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1詞典 7分類詞匯 34
《國語辭典》:音韻(音韻)  拼音:yīn yùn
由聲母、韻母和聲調(diào)構(gòu)成的漢字字音。也稱為「聲韻」。
《國語辭典》:疊韻(疊韻)  拼音:dié yùn
兩個字的韻母相同,稱為「疊韻」。如逍遙、徜徉、盤桓。
《漢語大詞典》:外言
(1).男子所說有關(guān)公務(wù)之言。禮記·曲禮上:“外言不入於梱,內(nèi)言不出於梱?!?鄭玄 注:“外言、內(nèi)言,男女之職也。不出入者,不以相問也。”新唐書·魏元忠傳:“令出入禁掖,使內(nèi)言必出,外言必入,固將弄君之法,縱而不禁,非所以重宗廟、固國家?!敝袊焚Y料叢刊《太平天囯·天命詔旨書》:“咨爾臣工,當(dāng)別男女,男理外事,內(nèi)非所宜聞;女理內(nèi)事,外非所宜聞。朕故特詔,繼自今,外言永不準(zhǔn)入,內(nèi)言永不準(zhǔn)出?!?br />(2).譬況字音用語。指韻母的細(xì)音。與“內(nèi)言”相對。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加以內(nèi)言外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卑?,“外言”指語音幽細(xì)。參閱 周祖謨 《問學(xué)集·顏氏家訓(xùn)音辭篇注補(bǔ)》
《漢語大詞典》:無韻(無韻)
不押韻。指詩文句子末一字不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清 顧炎武 日知錄·五經(jīng)中多有用韻:“古人之文化工也。自然而合於音,則雖無韻之文而往往有韻?!?清 江藩 《漢學(xué)師承記·錢大昕》:“ 顧亭林 泥於一字祇有一音,遂謂詩有無韻之句,是不然矣?!?/div>
《國語辭典》:用韻(用韻)  拼音:yòng yùn
押韻。宋。歐陽修《六一居士詩話》:「退之筆力,無施不可……而予獨(dú)愛其工于用韻也。」
《國語辭典》:押韻(押韻)  拼音:yā yùn
詩詞歌賦中,某些句子的末字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diào)和諧優(yōu)美,稱為「押韻」。
《國語辭典》:陽聲(陽聲)  拼音:yáng shēng
1.音律中的黃鐘、大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六種,稱為「陽聲」。見《周禮。春官。大師》。也稱為「陽律」。
2.清越的聲音?!吨芏Y。冬官。考工記。弓人》:「凡相干,欲赤黑而陽聲,赤黑則鄉(xiāng)心,陽聲則遠(yuǎn)根?!?/div>
《國語辭典》:韻類(韻類)  拼音:yùn lèi
將韻書中的韻經(jīng)系聯(lián)后,分出開、齊、合、撮的類別。
《漢語大詞典》:壓韻(壓韻)
詩詞曲賦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diào)和諧優(yōu)美。梁書·王筠傳:“ 筠 為文能壓強(qiáng)韻,每公宴并作,辭必妍美?!?宋 許顗 彥周詩話:“又 魯直 ( 黃庭堅(jiān) )作詩,用事壓韻,皆超妙出人意表?!?/div>
《國語辭典》:陰聲(陰聲)  拼音:yīn shēng
1.古代樂律上屬陰聲之音,即大呂、應(yīng)鐘、南呂、函鐘、小呂、夾鐘?!吨芏Y。春官。大師》:「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陽聲:黃鐘、大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聲:大呂、應(yīng)鐘、南呂、函鐘、小呂、夾鐘。皆文之五聲──宮、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br />2.聲韻學(xué)上指無鼻音韻尾的韻母。參見「陰聲韻」條。
《國語辭典》:四呼  拼音:sì hū
音韻學(xué)家分韻母為開口、齊齒、合口、撮口四種,合稱為「四呼」。
《國語辭典》:旁紐(旁紐)  拼音:páng niǔ
發(fā)音部位相同而音值不同的聲紐。如幫、滂、并、明皆屬重唇音,而音值不同,互稱為旁紐聲紐。
《漢語大詞典》:正紐(正紐)
(1).指四聲相承的同聲母字。如壬、衽、任、入。見 唐 神珙 《四聲五音九弄反紐圖》。
(2).謂格律詩八病之一。如壬、衽、任、入四字為一紐,一句之中,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字。見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卷一。
《國語辭典》:八病  拼音:bā bìng
詩文聲律上的八種弊病,為南朝梁沈約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詩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等八種缺失。
《國語辭典》:韻頭(韻頭)  拼音:yùn tóu
韻母的介音部分。參見「介音」條。
《國語辭典》:韻母(韻母)  拼音:yùn mǔ
漢語字音中,除去聲母、聲調(diào)后所剩的部分,可分成韻頭(介音)、韻腹和韻尾三部分。如歡(huan),u為介音,a為韻腹,n為韻尾,凡韻母必有韻腹,至于介音、韻尾則可有可無。如攀(pan),無介音,脫(tuo)則無韻尾?;騿畏Q為「韻」。
《國語辭典》:陰韻(陰韻)  拼音:yīn yùn
1.稱元代陰時夫所訂的韻部。宋以前韻書皆沿襲切韻,分二百六部。平水人劉淵重刊禮韻略,歸并為一百七韻,元時陰時夫兄弟作《韻府群玉》,始并為一百六韻。
2.聲韻學(xué)上指無鼻音韻尾的韻母。參見「陰聲韻」條。
《國語辭典》:韻尾(韻尾)  拼音:yùn wěi
韻母的收尾部分。如韻母ai、ei的i,韻母an的n。
《國語辭典》:韻母(韻母)  拼音:yùn mǔ
漢語字音中,除去聲母、聲調(diào)后所剩的部分,可分成韻頭(介音)、韻腹和韻尾三部分。如歡(huan),u為介音,a為韻腹,n為韻尾,凡韻母必有韻腹,至于介音、韻尾則可有可無。如攀(pan),無介音,脫(tuo)則無韻尾?;騿畏Q為「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