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豁然  拼音:huò rán
1.開闊的樣子。唐。劉長卿〈登東海龍興寺高頂望海簡演公詩:「豁然萬里馀,獨為百川雄?!?br />2.覺悟的樣子?!稌x書。卷四三。樂廣傳》:「客豁然意解,沉痾頓愈。」
3.暢達的樣子。如:「豁然貫穿」。
《國語辭典》:豁然貫通(豁然貫通)  拼音:huò rán guàn tōng
將事理前后貫串,全盤了解。明。無名氏《孟母三移》第三折:「你兒在學數(shù)年,未明性理,若文章顯耀,一旦豁然貫通,你兒自此之后,朝夕勤學,母親且恕其過也?!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四回:「把札文反復細看,看了十來遍,忽然豁然貫通,竟悟出一個道理來。」
分類:頓時曉悟
《國語辭典》:豁然開朗(豁然開朗)  拼音:huò rán kāi lǎng
1.形容開闊明亮。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br />2.形容領悟了解。如:「這題數(shù)學想了很久,豁然開朗,馬上就算出答案了?!挂沧鳌富砣淮笪颉?。
《國語辭典》:豁然開悟(豁然開悟)  拼音:huò rán kāi wù
一下子開通領悟了某種道理?!渡徤绺哔t傳?;圻h法師》:「初聞安師講《般若經(jīng)》,豁然開悟,嘆曰:『九流異議,皆糠秕耳?!弧挂沧鳌富砣淮笪颉埂?/div>
《漢語大詞典》:豁然確斯(豁然確斯)
明白透徹。莊子·齊物論“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 晉 郭象 注:“此都忘其知也。爾乃俄然始了無耳。了無,則天地萬物彼我是非豁然確斯也?!?章炳麟 《與劉光漢書》:“今君復能實證古文,則真豁然確斯,持之有故矣。” 徐復 《洪誠〈訓詁學〉序》:“夫講訓詁而不通語法,則不能融會全文,而多捍格,讀君論文,乃能豁然確斯也?!?/div>
分類:明白透徹
《國語辭典》:豁然省悟  拼音:huò rán xǐng wù
一下子開通領悟了某種道理?!段鍩魰?。卷一。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馬鳴豁然省悟,稽首皈依,遂求剃度?!挂沧鳌富砣淮笪颉?。
《漢語大詞典》:豁然頓悟(豁然頓悟)
同“ 豁然大悟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賈奉雉:“ 賈 豁然頓悟,曰:‘翁不知 賈奉雉 即某是也。’翁大駭,走報其家?!?/div>
《國語辭典》:豁然大悟  拼音:huò rán dà wù
一下子開通領悟了某種道理。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一九。李昌遐誦消災經(jīng)驗》:「昌遐既覺,豁然大悟,因知自前侵虐我者,未有無禍殃咎,蓋誦經(jīng)之所驗也?!挂沧鳌富砣婚_朗」、「豁然開悟」、「豁然省悟」。
分類:徹底曉悟
《國語辭典》:超然  拼音:chāo rán
1.超脫的樣子?!冻o。屈原。卜居》:「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栗斯、喔咿嚅唲,以事婦人乎?」《漢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溉耸苊谔欤坛划愑谌荷?。?br />2.公正客觀。如:「處理事情應該保持超然的態(tài)度?!?br />3.失意的樣子。《莊子。徐無鬼》:「徐無鬼曰:『……我將勞君,君有何勞于我?』武候超然不對?!?/div>
《國語辭典》:劃然(劃然)  拼音:huá rán
形容皮、肉撕裂開來?!读凝S志異。卷一。畫皮》:「嫗仆,人皮劃然而脫,化為厲鬼?!?/div>
《國語辭典》:爽然  拼音:shuǎng rán
1.失意茫然的樣子?!妒酚?。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太史公曰》:「讀服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2.清爽的樣子。唐。李白 游秋浦白笴陂詩二首之二:「白笴夜長嘯,爽然溪谷寒?!埂冻蹩膛捏@奇》卷二○:「李克讓看見湖山佳勝,宛然神仙境界,不覺心中爽然?!?br />3.豁然開悟的樣子?!读凝S志異。卷一一。晚霞》:「端始爽然自悟;然恐晚霞惡其非人,囑毋勿復言?!?/div>
《國語辭典》:爽然若失  拼音:shuǎng rán ruò shī
失意茫然,不知所從。如:「原本到手的勝利又飛了,大家不覺爽然若失?!挂沧鳌杆蛔允А?。
《國語辭典》:曠然(曠然)  拼音:kuàng rán
1.曠達無累?!痘茨献印L┳濉罚骸敢娙赵鹿?,曠然而樂?!埂段倪x。嵇康。養(yǎng)生論》:「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br />2.豁然通曉?!逗鬂h書。卷二九。申屠剛傳》:「此天所以遣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曠然覺悟。」
3.廣大開闊?!段倪x。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五》:「朝入譙郡界,曠然消人憂。」
《國語辭典》:大悟  拼音:dà wù
澈底醒悟?!度龂萘x》第九九回:「睿大悟曰:『卿言是也。』自此愈加敬重?!?/div>
《漢語大詞典》:一宿覺(一宿覺)
佛家語,謂一個晚上就豁然而悟。 唐 玄覺禪師 初謁六祖 慧能 ,問答投契,頓時得悟,因留住一宿,時謂一宿覺。見景德傳燈錄·溫州永嘉玄覺禪師。后因以指神悟、頓悟。二程遺書卷十八:“問釋氏有一宿覺、言下覺之説如何?曰……古人云‘共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若於言下即悟,何啻讀十年書?” 宋 蘇軾 《三朵花》詩:“歸來且看一宿覺,未暇遠尋三朵花?!?/div>
《國語辭典》:曠若發(fā)蒙(曠若發(fā)蒙)  拼音:kuàng ruò fā méng
比喻人從昏蒙的狀態(tài)而豁然通曉。參見「曠若發(fā)矇」條。宋。蘇軾〈與佛印禪師書〉:「忽奉手筆,曠若發(fā)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