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5詞典 7分類詞匯 108
《國語辭典》:商議(商議)  拼音:shāng yì
商量議論。唐。白居易〈與茂昭詔〉:「如或乖違,續(xù)有商議?!埂洞笏涡瓦z事。利集》:「貫欲逃歸,計(jì)請?zhí)瓗洀埿⒓兩套h?!?/div>
《國語辭典》:提綱(提綱)  拼音:tí gāng
1.舉網(wǎng)。唐。杜甫〈又觀打魚〉詩:「蒼江魚子清晨集,設(shè)網(wǎng)提綱萬魚急?!?br />2.唐宋委官運(yùn)送貨物及賦稅于京師,稱為「綱」,如茶綱、馬綱、花石綱之類。管領(lǐng)其事稱為「提綱」。唐。方干 送婺州許錄事詩:「曙星沒盡提綱去,暝角吹殘鎖印歸?!?br />3.提舉內(nèi)容綱要。如:「提綱挈領(lǐng)」。
4.文章或說話內(nèi)容的大要。如:「討論提綱」。
《漢語大詞典》:論天(論天)
(1).討論天象。梁書·儒林傳·崔靈恩:“先是儒者論天,互執(zhí)渾、蓋二義,論蓋不合於渾,論渾不合於蓋?!?br />(2).相傳 孔子 東游,見兩小兒辯論。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shí)去人近,而日中時(shí)遠(yuǎn)也。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shí)近也?!彪p方各持其理,連 孔子 也不能決斷。事見列子·湯問。后遂用為典故,以“論天”形容兒童聰敏。 北周 庾信 《傷王司徒褒》詩:“青衿已對日,童子即論天?!?/div>
《國語辭典》:共識(共識)  拼音:gòng shì
共同體認(rèn)的觀念、想法。如:「大家經(jīng)過不斷地開會溝通,最后終于達(dá)成共識。」
《國語辭典》:問政(問政)  拼音:wèn zhèng
1.咨詢?yōu)檎??!妒酚?。卷四七??鬃邮兰摇罚骸杆沼謴?fù)問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節(jié)財(cái)?!弧?br />2.從事政治事務(wù)。如:「他在政壇問政多年,對地方貢獻(xiàn)良多?!?/div>
《漢語大詞典》:具論(具論)
詳細(xì)討論。 唐 孔穎達(dá) 《周易論·論誰加經(jīng)字》:“但緯文鄙偽不可全信。其八卦方位之所,六爻上下之次,七八九六之?dāng)?shù),內(nèi)外承乘之象,入經(jīng)別釋,此未具論也?!?宋 秦觀 《寄題傅欽之草堂》詩:“出處士所重,其微難具論?!?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文具於前而略於后例:“荀子此文,傳寫舊有錯(cuò)誤,余作諸子平議已訂正之,茲不具論。”
《漢語大詞典》:論及
專門討論和闡述。例如:論及一個(gè)重要問題的講話。
《漢語大詞典》:論治(論治)
討論研究治國之道。說郛卷九九引 宋 戴埴 鼠璞·封章:“本朝於章奏,凡論治大體及有關(guān)於圣躬者,往往留中不出?!?/div>
《漢語大詞典》:議法(議法)
斟酌法度;討論法制。 宋 胡宿 《乞楊開充大理少卿狀》:“觀其議法詳平,正而有守,臣等今保舉堪充權(quán)大理少卿公事。” 宋 周行己 《上皇帝書》:“然而天下之民,猶有不得盡被陛下之澤,而經(jīng)國之術(shù),猶有不得盡如陛下之意者,豈非有司議法之過,官吏行法之弊乎?” 明 張居正 《辛未會試程策》之二:“法之不行也,人不力也,不議人而議法,何益?”
《國語辭典》:咨謀(諮謀)  拼音:zī móu
商議。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議對》:「周爰咨謀,是謂為議。議之言宜,審事宜也?!?/div>
分類:討論商酌
《國語辭典》:復(fù)議(複議)  拼音:fù yì
對已經(jīng)決定的事再提出來討論。如:「這個(gè)案子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有必要再提出復(fù)議。」
《國語辭典》:爭論(爭論)  拼音:zhēng lùn
1.爭相辯論,不肯退讓?!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四:「因耕自己田地,侵犯了鄰人墓道,鄰人與他爭論?!埂段拿餍∈贰返诙鸹兀骸肝喊褓t還要同他爭論,倒是賈子猷瞧著,恐怕被人家聽見不雅,勸他們不要鬧了,他二人方才住嘴?!?br />2.計(jì)較?!度辶滞馐贰返诙嘶兀骸高@個(gè)何必計(jì)較?三位老爺來住,請也請不至,隨便見惠些須香資,僧人那里好爭論?」
《漢語大詞典》:熟講(熟講)
經(jīng)常討論。 唐 柳宗元 《與楊京兆憑書》:“故公卿之大任,莫若索士。士不預(yù)備而熟講之,卒然君有問焉……其無以應(yīng)之?!?宋 陳亮 《論勵(lì)臣之道》:“無以小事塞責(zé),無以小謀亂大,相與熟講惟新之政,使內(nèi)外有序,則朕即安之日?!?/div>
《漢語大詞典》:講德(講德)
(1).討論、講求仁德。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於是文繹復(fù)集,乃始講德?!?唐 張說 《為人作祭弟文》:“每思與爾歸印 東都 ,懸輿故里,揚(yáng)名講德,居常待終?!?清 方履篯 《鄧漢中〈德政錄〉跋》:“每欲撰講德之論,頌 樊 惠 之渠,自愧小文,莫宣景行?!?br />(2).講求道德。 宋 劉敞 《右射騶虞賦》:“且夫射也,講德而繹志,序賓而考賢,內(nèi)可以教士,外可以事天。” 明 趙南星 《明通議大夫兵部右侍郎見泉魏公碑》:“數(shù)公者,多暇相過,登山觀水,講德論文,每聯(lián)鑣出游,望之者若列仙也?!?/div>
《漢語大詞典》:博議(博議)
全面詳盡地討論或評議。《漢書·溝洫志》:“且水勢各異,不博議利害而任一人,如使不及今冬成,來春桃華水盛,必羨溢,有填淤反壤之害。”南齊書·神武紀(jì)下:“ 神武 乃集在州僚佐,令其博議,還以表聞。” 宋 王得臣 麈史·國政:“議者以為祖宗時(shí),凡建一事,施一令,必下侍臣博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