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黃衣
(1).黃色的衣服。古代帝王、道士均穿黃色衣服。唐代宦官也穿黃服。禮記·郊特牲:“黃衣黃冠而祭?!眳⒁姟?黃冠 ”。禮記·玉藻:“﹝君子﹞狐裘,黃衣以裼之。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犬羊之裘不裼?!?span id="auq7svk" class="book">《論語·鄉(xiāng)黨》:“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 楊伯峻 注:“這三句表示衣服里外的顏色應該相稱。古代穿皮衣,毛向外,因之外面一定要用罩衣,這罩衣就叫裼衣。這里的‘緇衣’、‘素衣’、‘黃衣’的衣指的正是裼衣。” 晉 王嘉 拾遺記·后漢:“ 劉向 於 成帝 之末,校書 天祿閣 ,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登閣而進…… 向 請問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聞金卯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 唐 韓愈 《華山女》詩:“黃衣道士亦講説,座下寥落如明星?!?唐 白居易 《賣炭翁》詩:“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span id="x72gdd7"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元年》:“初, 太宗 定制,內(nèi)侍省不置三品官,黃衣廩食,守門傳命而已?!?span id="fwg77wp" class="book">《宋史·太祖紀一》:“諸校露刃列于庭,曰:‘諸軍無主,愿策太尉為天子?!醇皩?,有以黃衣加 太祖 身?!眳⒁姟?黃袍 ”。
(2).借指僧道或宦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兇:“ 咸通 中降圣之辰,二教論議,而黃衣屢奔。上小不懌,宣下令后輩新入內(nèi)道場,有能折衝浮圖者,許以自薦?!?span id="7oc9tlz" class="book">《資治通鑒·后周世宗顯德四年》“冬,十月,戊午,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經(jīng)學優(yōu)深可為師法、詳閑吏理達於教化等科” 元 胡三省 注:“此所謂制舉也。時詔應天下諸色人中,不限前資、見任職官,黃衣草澤,并許應詔。”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食貨:“ 中宗 時,黃衣乃二千員,外置千員?!?br />(3).用以釀酒和制醬用的蒸熟的淀粉制品在發(fā)酵過程中表面所生的霉塵。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作醬法:“《食經(jīng)》‘作麥醬法’:小麥一石,漬一宿,炊。臥之,令生黃衣?!?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穀四·黃蒸﹝集解﹞引 蘇恭 曰:“黃蒸,磨小麥粉拌水和成餅,麻葉裹,待上黃衣,取曬?!?/div>
《國語辭典》:黃袍(黃袍)  拼音:huáng páo
1.黃色的長衣,隋以后為天子服。如:「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埂读凝S志異。卷二。九山王》:「高臥山巢,公然自負,以為黃袍之加,指日可俟矣?!?br />2.僧服。為職位較高者,做佛事時所披的黃色僧袍。
3.指黃鶯。唐。貫休 晚春寄張侍郎詩:「鳥聽黃袍小,城臨白帝寒?!?/div>
《國語辭典》:出籠(出籠)  拼音:chū lóng
1.從蒸籠里取出。如:「這是剛出籠的燒賣,還熱騰騰的?!?br />2.脫離籠子。如:「出籠鳥」。《紅樓夢》第五八回:「當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鳥出籠,每日園中游戲?!?br />3.顯露。如:「他耍寶、模仿的本領出籠后,立刻博得滿堂喝采?!?/div>
《漢語大詞典》:蒸豚
蒸熟的小豬。孟子·滕文公下:“ 陽貨 矙 孔子 之亡也,而饋 孔子 蒸豚?!?/div>
分類:蒸熟
《漢語大詞典》:花卷
一種蒸熟吃的面食。多卷成螺旋狀。
《國語辭典》:蒸食  拼音:zhēng shí
1.將食物蒸熟食用。《說文解字。草部》:「堇:草也。根如薺,葉如細柳,蒸食之甘?!贡饼R。賈思協(xié)《齊民要術。卷三。蔓菁》:「甘而蒸食,既甜且美,自可籍口,何必饑饉?」
2.用蒸的方法來烹調(diào)的食物。如饅頭、包子、蒸餃等?!都t樓夢》第四一回:「這盒內(nèi)是兩樣蒸食:一樣是藕粉桂花糖糕,一樣是松瓤鵝油捲。」
《國語辭典》:花捲  拼音:huā juǎn
一種蒸熟的面食,多捲成螺旋狀。
《國語辭典》:年糕  拼音:nián gāo
用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過舊歷年的應節(jié)食品。
《漢語大詞典》:烝壺(烝壺)
蒸熟的葫蘆瓜。 宋 蘇軾 《岐亭》詩之二:“不見 盧懷慎 ,烝壺似烝鴨。”參見“ 烝胡盧 ”。
分類:蒸熟葫蘆
《漢語大詞典》:烝胡盧(烝胡盧)
蒸熟的葫蘆瓜。 宋 蘇轍 《外孫文九伏中入村》詩:“孫歸何用慰勤苦,烹雞亦有烝胡盧。”自注:“﹝ 唐 相 盧懷慎 ﹞設席待客,勑庖夫凈去毛,勿拗折其項??拖?,為食當烝鵝鴨。食至,乃烝胡盧耳?!?/div>
分類:蒸熟葫蘆
《漢語大詞典》:裹蒸
(1).食品名。一說即粽子。南齊書·明帝紀:“太官進御食,有裹蒸。”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今之裹蒸,以餹和糯米,入香藥、松子、胡桃仁等物,以竹籜裹而蒸之?!?唐 孫元晏 《詠史詩·齊明帝裹蒸》:“惜得裹蒸無用處,不如安霸取江山?!?明 王志堅 《表異錄·飲食》:“南史‘大官進裹蒸’,今之角黍也。”
(2).包裹而蒸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蒸缹:“裹蒸生魚,方七寸準,又云五寸準。豉汁煮秫米如蒸熊。生薑、橘皮、胡芹、小蒜、鹽,細切,熬糝,膏油涂箬,十字裹之。糝在上,復以糝屈牖篸之?!?/div>
《漢語大詞典》:藜蒸
亦作“ 藜烝 ”。 采藜的嫩葉蒸熟為食。多指粗劣之食。 漢 王符 潛夫論·實貢:“夫説粱飯食肉,有好於面目,而不若糲粢藜烝之可食於口也?!?span id="hcqqxea" class="book">《梁書·處士傳·諸葛璩》:“事親有啜菽之窶,就養(yǎng)寡藜蒸之給?!?/div>
《國語辭典》:壽司(壽司)  拼音:shòu sī
一種日本料理。為日語すし的音譯。在剛蒸熟的飯中,放入醋、糖、鹽等調(diào)味料,攪拌均勻,使之冷卻。在細竹簾上先鋪上一層海苔皮,再鋪上一層飯,然后再鋪上生魚片、漬菜、蛋等食品,最后再壓緊成長筒狀,切成小塊食用。
《國語辭典》:柴魚(柴魚)  拼音:chái yú
將除去內(nèi)臟的鮮魚蒸熟,以慢火烘烤成堅硬薰黃的魚乾,再刨成薄片。因形狀顏色似柴,故稱為「柴魚」。
《漢語大詞典》:轑飯(轑飯)
米飯的一種。做法是先將米煮一煮,撈出來放到蒸籠里蒸熟即成。 宋 陸游 《雜感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之八:“鬴中有轑飯,一飽吾何求?”自注:“ 吳 人謂飯不炊者為轑飯。轑,音勞?!?/div>
《漢語大詞典》:熟草
指蒸熟的燈心草莖的中心部分。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燈心草﹝集解﹞引 寇宗奭 曰:“蒸熟待乾,折取中心白穰燃燈者,是謂熟草?!?/div>
《漢語大詞典》:烝胡盧(烝胡盧)
蒸熟的葫蘆瓜。 宋 蘇轍 《外孫文九伏中入村》詩:“孫歸何用慰勤苦,烹雞亦有烝胡盧?!弊宰ⅲ骸癌z 唐 相 盧懷慎 ﹞設席待客,勑庖夫凈去毛,勿拗折其項??拖?,為食當烝鵝鴨。食至,乃烝胡盧耳。”
分類:蒸熟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