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牛羊眼
【佛學(xué)大辭典】
(譬喻)牛羊之眼,以譬見之劣。智度論八十二曰:「肉眼所見,與牛羊無異?!怪褂^一下曰:「如牛羊眼不解方隅?!剐x二上曰:「不可以牛羊眼觀視眾生,不可以凡夫心評(píng)量眾生?!?/div>
牛羊心眼
【佛學(xué)大辭典】
(譬喻)與牛羊眼同。金光明玄義上曰:「不解此意如牛羊心眼不足論道也?!?/div>
羊僧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啞羊僧也。四種僧之一。(參見:四種僧)
羊毛塵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梵語Aviraja,止于羊毛尖之小塵也。俱舍論十二曰:「積七兔毛塵為一羊毛塵量。」
羊石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羯磨之略字。
羊車
【佛學(xué)大辭典】
(譬喻)三車之一,譬聲聞乘。(參見:三車)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三車之一。(參見:三車)
【三藏法數(shù)】
羊車者,以羊挽車,故名羊車。喻聲聞之人,修四諦行,求出三界,但欲自度,不顧他人。如羊之奔逸,竟不回顧后群,故以羊車喻之。經(jīng)云: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于火宅。是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三藏法數(shù)】
謂聲聞之人,以析空觀,觀于生滅四諦,破見、思煩惱,證真諦理,得離三界生死;如乘羊車,出于火宅。故法華經(jīng)云:為求羊車,出于火宅。是也。(析空觀者,謂于五陰等法,觀察分析,離其著心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羊角
【佛學(xué)大辭典】
(譬喻)即羚羊角。以譬煩惱也。金剛至堅(jiān),喻佛性。羚羊角能壞之。即煩惱能壞佛性也。傳心法要下曰:「你若道是有是無,非有非無,總成羊角。羊角者,即你求覓者也。」又云:「設(shè)你有者,皆名羊角。」六祖金剛經(jīng)序曰:「金剛喻佛性,羚羊角喻煩惱。金雖堅(jiān)剛,羚羊角能碎。佛性雖堅(jiān),煩惱能亂?!?/div>
羊乘
【佛學(xué)大辭典】
(譬喻)與羊車同。
羊鹿牛車
【佛學(xué)大辭典】
(譬喻)法華經(jīng)所說之三車也,以譬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參見:三車)
【佛學(xué)常見辭匯】
羊車、鹿車、牛車。羊車是喻聲聞乘,鹿車是喻緣覺乘,牛車是喻菩薩乘。這種譬喻是以羊鹿牛車所能運(yùn)載數(shù)量的多寡來比喻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利世成果。
山羊角碎金剛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智度論三十一曰:「不知破金剛因緣,故以為牢因,若知著龜背上以山羊角打破,則知不牢固?!?/div>
異生羝羊心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十住心之一。凡夫之愚,譬之羝羊。羝羊?yàn)槟笛?,只念食欲與淫欲者。見秘藏寶鑰上。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十住心之一。凡夫的愚癡,好像羝羊,羝羊即牡羊,終日只知思念食欲和淫欲。
啞羊
【佛學(xué)大辭典】
(譬喻)羊之啞者,譬至愚之人也。梵Ed!amu%ka。
啞羊外道
【佛學(xué)大辭典】
(流派)天竺有外道,如啞羊不語,以為勝行。見行事鈔資持記下三之二。
啞羊僧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四種僧之一。(參見:僧)
【三藏法數(shù)】
謂愚癡魯鈍,不能了知根本等罪犯與不犯,及于微小之罪,不能發(fā)露懺悔,是名啞羊僧。(根本等罪,即殺盜淫妄也。)
【三藏法數(shù)】
謂于三藏教無所了達(dá),譬如啞羊,無辯說用,是名啞羊僧。(三藏教者,經(jīng)藏、律藏、論藏也。)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僧伽Sam%gha之略。譯曰和或眾。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為眾。新譯家以為三人已上。智度論三曰:「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股强擅蝗酥?。寄歸傳三曰:「凡有書疏往還,題云求寂某乙、小苾芻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眾,寧容一己輒道四人,西方無此法也?!闺m然,僧之一分,則言僧亦無害。僧史略下曰:「若單曰僧,則四人已上方得稱之。今謂分稱為僧,理亦無爽。如萬二千五百人為軍,或單己一人亦稱軍也,僧亦同之。」大乘義章十曰:「僧者外國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譯名和合,眾行德不乖名之為和,和者非人目之為眾?!剐惺骡n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辦得前事名之為僧。僧以和合為義,言和合者有二義:一理和謂證擇滅故。二事和。此別有六義:一戒和同修,二見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養(yǎng)之利),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見利三名體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后名理和,所證同故。內(nèi)凡以還名事和,即六和也。」義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體也,從多論議故。彼國之法:一名為一,二名為身,自三已上皆名為多。如辦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聽,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豈能白者而自白耶?欲顯和合從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數(shù),得為羯磨之最少限僧?dāng)?shù)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僧伽的簡稱,于義為眾。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稱僧。(參見:僧伽)
【俗語佛源】
全稱為僧伽Sangha音譯「合」、「眾」、「和和眾」、「法眾」,即僧團(tuán),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稱為「僧伽」。普通稱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為「出家四眾」(四僧伽);廣義上也包括在家男女居士,稱「七眾」(七僧伽。包括式叉摩羅尼,即學(xué)法女)。據(jù)《南山鈔》,構(gòu)成僧伽有兩個(gè)條件:一、「理和」:遵循佛教教義,以涅槃解脫為目的;二、「事和」,有六個(gè)方面: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無諍、義和同悅、利和同均。僧為弘揚(yáng)、住持佛教者,故被尊為「三寶」(佛、法、僧)之一,謂之「僧寶」。與僧相關(guān)聯(lián)之詞語甚多,如與僧人住處相關(guān)者有僧寺、僧房、僧坊、僧宇、僧戶、僧籍、僧庵、僧廬、僧院、僧舍、僧窗;與僧人服侍相關(guān)者有僧衣、僧袍、僧巾、僧鞋、僧帽;與僧人職位相關(guān)者有僧官、僧正、僧統(tǒng)、僧綱、僧主、僧王;與僧人稱呼相關(guān)者有僧徒、僧侶、僧眾、僧衲、僧家、貧僧??梢娚殉蔀榉鸾坛黾胰私y(tǒng)稱。各別的僧人亦稱為僧。有時(shí)為了與女性出家人相區(qū)別,俗稱比丘、沙彌為僧或大僧,比丘尼、沙彌尼為尼或二僧。隨著「僧」詞的廣泛運(yùn)用,它也常被用來泛指宗教職業(yè)者。(常正)
屠所羊
【佛學(xué)大辭典】
(譬喻)以譬人之壽命,時(shí)時(shí)剋剋近于死也。涅槃經(jīng)三十八曰:「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敵所繞。(中略)亦如朝露勢(shì)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dòng)谕浪??!鼓υX摩耶經(jīng)上曰:「譬如旃陀羅,驅(qū)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疾于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