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撰造
(1).創(chuàng)作;編制。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引:“昭代綦隆,鉅儒輩出;諸所撰造,比跡 黃虞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五節(jié):“ 西晉 時佛教譯書不過千卷,佛徒還沒有撰造專門目錄。”
(2).臆造;捏造。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臭’者,氣之總名,從‘自’從‘犬’……從‘犬’者,謂犬能尋臭而知其路,后人依違撰造,遂從‘自’下作‘死’,實非稽古之制也?!?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三:“至是既訟寃於朝,又撰造 君謨 《乞不立厚陵為皇子疏》。”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六:“‘沮溺’或自是姓名未可知; 楚狂 姓 陸 名 通 ,或出后人撰造?!?span id="rjb4dsl"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此多是其家門生故吏一黨之人,撰造出來,以掩其生平過惡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誠:“ 訥 死二日,豁然竟甦,悉述所遇,謂 誠 不死。母以為撰造之誣,反詬駡之?!?何垠 注:“撰造,謂疑其捏造也。”
《國語辭典》:指揮(指揮)  拼音:zhǐ huī
1.發(fā)號施令,指示別人行動?!堆θ寿F征遼事略》:「薛仁貴指揮士卒,欲立云梯。」《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吾水陸并進,若蜀兵大至,只看吾指揮而擊之?!挂沧鳌钢各狻?。
2.發(fā)令調度的人。如:「樂團指揮」、「交通指揮」。
3.職官名。由唐至明有都指揮使等,明清京城有兵馬司指揮?!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杆枪芗叶际清\衣衛(wèi)指揮五品的前程,到我下處來了幾次,我只得到他家盤桓了幾天?!?/div>
《國語辭典》:一道  拼音:yī dào
1.唯一的方法?!秴问洗呵?。開春論。愛類》:「利民豈一道哉?當其時而已矣!」《商君書。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br />2.一條通路?!侗笔?。卷九七。西域傳。序》:「自玉門度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車師,為一道。」唐。儲光羲〈終南幽居獻蘇侍郎三首時拜太祝未上〉詩之二:「深林開一道,青嶂成四鄰?!?br />3.一起、一并。唐。李白 秋浦歌一七首之一三:「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xié)狀元。第四出》:「且打交你塵簌簌,一道與男女揣個骨看?!挂沧鳌敢坏纼骸埂?br />4.量詞。如:「一道菜」、「一道公文」、「一道彩虹」。
《國語辭典》:比鄰(比鄰)  拼音:bì lín
1.近鄰?!段倪x。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固?。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相鄰近。如:「比鄰星」、「這兩棟比鄰的房屋格局和價碼都差不多。」
《漢語大詞典》:保甲
(1). 宋 代的一種鄉(xiāng)兵制度。 熙寧 初, 王安石 變募兵而為保甲。其法是:十家為一保,有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有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有正副都保正。家有兩丁以上者,選一人做保丁,組成保甲,授以弓弩,教之戰(zhàn)陣。參閱宋史·兵志六、文獻通考·兵考五·兵制。
(2).舊時統(tǒng)治人民的戶籍編制。 清 代保甲之法,十戶為牌,設一牌頭,十牌為甲,設一甲頭;十甲為保,設一保長。戶給印牌,書其姓名丁口,出則注其所往,入則稽其所來。解放前,保甲之編組以戶為單位,戶設戶長;十戶為甲,甲設甲長;十甲為保,保設保長;實行各戶互相監(jiān)視和互相告發(fā)的連坐法,以及各項強迫勞役辦法。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七日,國民黨政府宣布在它統(tǒng)治的各省市一律推行這種戶籍制度。參閱《清朝文獻通考·戶口考一》《職役考一》、《毛澤東選集·論聯(lián)合政府》注釋。
《國語辭典》:部曲  拼音:bù qū
1.古代軍隊編制的單位。《文選。張衡。西京賦》:「結部曲,整行伍?!估钌谱⒁抉R彪《續(xù)漢書》曰:「大將軍營五部,部有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br />2.泛指軍隊。南朝宋。鮑照〈東武吟〉:「將軍既下世,部曲亦罕存?!埂度龂萘x》第二回:「今公兄弟部曲將吏,皆英俊之士,若使盡力,事在掌握?!?/div>
《國語辭典》:大方  拼音:dà fāng
1.有名的大家。如:「他如此的謬解文意,真是貽笑大方。」《花月痕》第一○回:「款書『荷生題贈采秋女史』八字,寫畢,說道:『貽笑大方!』」
2.大地?!痘茨献印m真》:「是故能戴大員者履大方,鏡太清者視大明?!?/div>
《國語辭典》:大方  拼音:dà fang
1.為人不吝嗇。《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便是門下從不曾見過像杜少爺這大方舉動的人?!?br />2.態(tài)度自然不拘束。《紅樓夢》第六七回:「怨不得別人都說那寶丫頭好,會做人,很大方?!埂段拿餍∈贰返谒摹鸹兀骸钢凰麄冏叱鰜恚碜佣际峭χ?,沒有羞羞縮縮的樣子,我就覺著他比守舊的女子大方得多?!?br />3.不俗氣?!都t樓夢》第三七回:「賦景詠物兩關住,又新鮮,又大方?!?/div>
《國語辭典》:師旅(師旅)  拼音:shī lǚ
古時軍隊的編制,以二千五百人為一師,五百人為一旅。后因以泛稱軍隊?!墩撜Z。先進》:「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埂稌x。陸機〈五等論〉:「師旅無先定之班,君臣無相保之志?!?/div>
《國語辭典》:小隊(小隊)  拼音:xiǎo duì
隊伍的編制單位。其人數(shù)不多,便于管理。
《國語辭典》:裁成  拼音:cái chéng
成就。《漢書。卷二一。律歷志上》:「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div>
《國語辭典》:分數(shù)(分數(shù))  拼音:fēn shù
1.成績。
2.不足單位的數(shù)。如2/3引申為:分子除以分母,商數(shù)未算清者。
3.部分,一定的比例數(shù)。
《國語辭典》:一團(一團)  拼音:yī tuán
1.一堆。《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忽見女人與那瘦長條子一言不合,早已扭作一團。」
2.一股?!都t樓夢》第三回:「賈母見雪雁甚小,一團孩氣?!?/div>
《漢語大詞典》:五家
(1).五戶。古代以為戶籍編制的基層單位。 周 代以五家為一比, 春秋 時 齊國 管仲 以五家為一軌。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span id="2zqlypd" class="book">《管子·小匡》:“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六軌為邑。”
(2).指 黃帝 、 高陽 、 高辛 、 唐堯 、 虞舜 五帝。史記·天官書論:“自初生民以來,世主曷嘗不歷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紹而明之?!?張守節(jié) 正義:“五家, 黃帝 、 高陽 、 高辛 、 唐 虞 、 堯 舜 也。”
(3).指 黃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五代的歷法。史記·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異,維 太初 之元論?!?張守節(jié) 正義:“五家謂 黃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之歷?!?br />(4).指傳春秋的 左氏 、 公羊氏 、 穀梁氏 、 鄒氏 、 夾氏 五人。 何休 《〈公羊傳〉序》“傳春秋者非一” 唐 徐彥 疏:“舊云,傳春秋者非一者,謂本出 孔子 ,而《傳》五家。”參閱 唐 陸德明 經(jīng)典釋文卷一。
(5).指治春秋穀梁傳的 尹更始 、 劉向 、 周慶 、 丁姓 、 王彥 五人。后漢書·賈逵傳:“雖為古學,兼通五家《穀梁》之説。” 李賢 注:“五家,謂 尹更始 、 劉向 、 周慶 、 丁姓 、 王彥 等,皆為《穀梁》?!?br />(6).謂五行家。后漢書·桓郁傳:“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李賢 注:“此言‘五家’,即謂五行之家也。”
(7).指 北周 、 北齊 、 南朝 梁 、 南朝 陳 、 隋 五朝。新唐書·令狐德棻傳:“議者以 魏 有 魏收 , 魏澹 二家,書為已詳,惟五家史當立。 德棻 更與秘書郎 岑文本 、殿中侍御史 崔仁師 次 周 史,中書舍人 李百藥 次 齊 史,著作郎 姚思廉 次 梁 、 陳 二史,秘書監(jiān) 魏徵 次 隋 史,左僕射 房玄齡 總監(jiān)。脩撰之原,自 德棻 發(fā)之。”
(8).今文經(jīng)學家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五代。 清 劉書年 《周時書分四代》:“三科之條,五家之教。三科,謂 虞 、 夏 一科, 商 一科, 周 一科也。古文家説也。五家,謂 唐 一家, 虞 一家, 夏 一家, 殷 一家, 周 一家也。今文家説也?!?章炳麟 《訄書·正名雜義》:“夫三科五家,文質各異。”
《國語辭典》:蓽門(蓽門)  拼音:bì mén
用荊竹樹枝編制的門。比喻貧寒人家。也作「篳門」。
《國語辭典》:四部  拼音:sì bù
晉時荀勖作新簿,將群書分類為四部:甲部,記六藝、小學;乙部為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數(shù);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冢書。見《隋書。卷三二。經(jīng)籍志一》。唐玄宗于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jīng)、史、子、集四庫。見《舊唐書。卷四六。經(jīng)籍志上》。后分類群書多沿唐例,以經(jīng)、史、子、集為四部。
《漢語大詞典》:四部書(四部書)
中國 古代書籍統(tǒng)分為四大類,故稱。 晉 荀勗 將群書分為四部:六藝、小學為甲部;諸子、兵書、術數(shù)為乙部;歷史記載和雜著為丙部;詩賦、圖贊、《汲冢書》為丁部。 東晉 李充 加以調整,以五經(jīng)為甲部,歷史記載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種分法,稱為經(jīng)、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書。 宋 劉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閣晝寢》詩:“食有萬錢膳,架多四部書?!眳㈤?span id="z7pgwof" class="book">《隋書·經(jīng)籍志一》。
《漢語大詞典》:四部眾(四部衆(zhòng))
佛教語。指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梁書·武帝紀下:“﹝ 中大通 三年十月﹞行幸 同泰寺 , 高祖 升法座為四部眾説《大般若涅盤經(jīng)》義。”法苑珠林卷十九:“三世諸佛法,皆有四部眾?!币嗍》Q“ 四部 ”、“ 四眾 ”。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四部皆集,悲同白車?!?唐 海順 《三不為篇》:“四眾瞻仰,三槐附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