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人老簪花


《蘇軾詩集》卷七〈吉祥寺賞牡丹〉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yīng)羞上老人頭。醉歸扶路人應(yīng)笑,十里珠簾半上鉤。
典故

《昭明文選》卷四十三書下·北山移文〉~957~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biāo)。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乍回跡以心染?;蛳蓉懚簏t。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干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土。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學(xué)遁東魯。習(xí)隱南郭。偶吹草堂。濫巾北岳。誘我松桂。欺我云壑。雖假容于江皋。乃纓情于好爵。其始至也。將欲排巢父。拉許由。傲百氏。蔑王侯。風(fēng)情張日。霜?dú)鈾M秋?;驀@幽人長往?;蛟雇鯇O不游。談空空于釋部。覈玄玄于道流。務(wù)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及其鳴騶入谷。鶴書赴隴。形馳魄散。志變神動。爾乃眉軒席次。袂聳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風(fēng)云悽其帶憤。石泉咽而下愴。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至其紐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張英風(fēng)于海甸。馳妙譽(yù)于浙右。道帙長殯。法筵久埋。敲撲諠囂犯其慮。牒訴倥?裝其懷。琴歌既斷。酒賦無續(xù)。常綢繆于結(jié)課。每紛綸于折獄?;\張趙于往圖。架卓魯于前箓。希蹤三輔豪。馳聲九州牧。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獨(dú)舉。青松落陰。白云誰侶。?石摧絕無與歸。石徑荒涼徒延佇。至于還?入幕。寫霧出楹。蕙帳空兮夜鵠怨。山人去兮曉?驚。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于是南岳獻(xiàn)嘲。比壟騰笑。列壑爭譏。攢峰竦誚??巫又移?。悲無人以赴吊。故其林慚無盡。澗愧不歇。秋桂遺風(fēng)。春蘿罷月。騁西山之逸議。馳東皋之素謁。今又促裝下邑。浪拽上京。雖情投于魏闕?;蚣俨接谏届?。豈可使芳杜厚顏。薜荔無恥。碧嶺再辱。丹崖重滓。塵游躅于蕙路。污淥池以洗耳。宜扃岫幌。掩云關(guān)。斂輕霧。藏鳴湍。截來轅于谷口。杜妄轡于郊端。于是叢條瞋膽。疊穎怒魄?;蝻w柯以折輪。乍低枝而掃跡。請回俗士駕。為君謝逋客。唐·李善注引晉·摯虞《徵士胡昭贊》曰:「投簪卷帶,韜聲匿跡?!?/span>
典故
一簪華發(fā)


《蘇軾詩集》卷十八〈臺頭寺步月得人字〉
風(fēng)吹河漢掃微云,步屧中庭月趁人。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遙知金闕同清景,想見氈車輾暗塵?;厥着f游真是夢,一簪華發(fā)岸綸巾。
典故

《韓詩外傳》卷九~384~
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其音甚哀??鬃邮沟茏訂栄?,曰:「夫人何哭之哀?」婦人曰:「鄉(xiāng)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沟茏釉唬骸肛纵樾蕉鲚轸?,有何悲焉!」婦人曰:「非傷亡簪也,蓋不忘故也?!?/span>
《史記》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399~
威王大說,置酒后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zhí)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若親有嚴(yán)客,髡帣韝鞠●,待酒于前,時賜馀瀝,奉觴上壽,數(shù)起,飲不過二斗徑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見,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斗徑醉矣。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后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參。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dāng)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挂灾S諫焉。齊王曰:「善。」乃罷長夜之飲,以髡為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嘗在側(cè)。
典故
擁簪


《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2345~
是以騶子重于齊。適梁,惠王郊迎,執(zhí)賓主之禮。適趙,平原君側(cè)行撇席。如燕,昭王擁彗先驅(qū),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yè),筑碣石宮,身親往師之。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
后高祖朝,太公擁彗,迎門卻行。高祖大驚,下扶太公。

例句

詎知方擁彗,逢子敬惟桑。 崔善為 答王無功冬夜載酒鄉(xiāng)館

典故

晉·陸機(jī)《陸機(jī)集》卷十《晉平西將軍孝侯周處碑》
簪紱揚(yáng)名,臺閤摽著,風(fēng)化之美,奏諫為能。

例句

拋來簪紱都如夢,泥著杯香不為愁。 吳融 憲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之一

白衣謝簪紱,云臥重巖扃。 李群玉 廣州重別方處士之封川

典故
簪花帽


《云仙雜記》
《祥云志》:梁緒黎花時折花簪之,壓損帽檐,至頭不能舉。
典故

《南史》卷三十一《張裕傳》附《張充傳》
歷尚書殿中郎、武陵王友。時尚書令王儉當(dāng)朝用事,齊武帝皆取決焉。儉方聚親賓,充縠巾葛帔,至便求酒,言論放逸,一坐盡傾。及聞武帝欲以緒為尚書仆射,儉執(zhí)不可。充以為慍,與儉書曰:「……孤松獨(dú)秀者也。而茂陵之彥,望冠蓋而長懷,渭川之氓,佇簪裾而竦嘆,得無惜乎?!?/span>

例句

西園置酒地,日夕簪裾列。 劉駕 送李殷游邊

典故

南朝梁·蕭統(tǒng)《昭明太子文集》卷三《錦帶書十二月啟·姑洗三月》
龍門退水,望冠冕以何年?鹢路頹風(fēng),想簪纓于幾載?

例句

高鴻脫矰繳,達(dá)士去簪纓。 楊衡 送鄭丞之羅浮中習(xí)業(yè)

戟戶盡移天上去,里人空說舊簪纓。 韋莊 饒州馀干縣琵琶洲有故韓賓客宣城裴尚書脩行李侍郎舊居遺址猶存客有過之感舊因以和吟

《國語辭典》:簪纓(簪纓)  拼音:zān yīng
古代顯貴者的冠飾。比喻高官顯宦?!赌鲜?。卷二一。王弘傳。論曰》:「其所以簪纓不替,豈徒然也?」《三國演義》第六○回:「久聞公世代簪纓,何不立于廟堂?」
《國語辭典》:盍簪  拼音:hé zān
朋友相聚。語出《易經(jīng)。豫卦。九四》:「由豫大而有得,勿疑,朋盍簪?!谷龂?。王弼。注:「故勿疑,則朋合疾也。盍,合也。簪,疾也?!古箢留⒅概笥训木酆虾芸臁:笫 概蟆棺黝留?。唐。杜甫 杜位宅守歲詩:「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國語辭典》:簪花  拼音:zān huā
1.插花于冠?!端问贰>硪灰欢?。禮志十五》:「是日早,文武百僚并簪花,赴文德殿立班,聽宣慶壽赦。」
2.戴花。唐。杜牧為人題贈〉詩二首之二:「有恨簪花懶,無聊斗草稀?!?/div>
分類:插花書體
《漢語大詞典》:簪花格
張彥遠(yuǎn) 法書要錄卷二載 南朝 梁 袁昂 《古今書評》:“ 衛(wèi)恒 書如插花美女,舞笑鏡臺。”后稱書法娟秀工整者為簪花格。 明 王彥泓 《即事》詩之五:“含毫愛學(xué)簪花格,展畫慙看出浴圖?!?/div>
《國語辭典》:簪筆(簪筆)  拼音:zān bǐ
一種將毛裝在簪頭的冠飾。后指將筆插在頭上,以備隨時記事?!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shù)十年?!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32' target='_blank'>李嶠 〈皇帝上禮撫事述懷〉詩:「小臣濫簪筆,無以頌唐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簪白筆(簪白筆)
古時史官、諫官入朝,或近臣侍從,插筆于帽,以便隨時記錄、書寫。后插白筆,為官員冠飾之一。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簪白筆》:“簪白筆,古珥筆之遺象也。腰帶劍、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宋史·輿服志四:“立筆,古人臣簪筆之遺象。其制削竹為干,裹以緋羅,以黃絲為毫,拓以銀縷葉,插於冠后。舊令,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筆、武官則否,今文武皆簪焉?!?/div>
《國語辭典》:簪紱(簪紱)  拼音:zān fú
簪,冠簪。紱,纓紱,絲質(zhì)的帽帶。簪紱為仕宦者的禮服佩飾,比喻榮顯富貴。唐。王維韋侍郎山居〉詩:「良游盛簪紱,繼跡多夔龍?!固?。黃滔〈壺公山〉詩:「清吟思卻吟,簪紱奈縈牽。」
《國語辭典》:投簪  拼音:tóu zān
投,拋棄;簪,用于固定冠帽,借指官職?!竿遏ⅰ怪皋o去官職,不再從政。南朝齊。孔稚圭北山移文〉:「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五出:「二子之名既就,一生之愿已酬,當(dāng)投簪海岸,駕橇山林。」
《漢語大詞典》:遺簪(遺簪)
亦作“ 遺簮 ”。
(1).指失落的簪子。史記·滑稽列傳:“前有墮珥,后有遺簪?!?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88506' target='_blank'>《西湖游覽志馀·熙朝樂事》引 劉邦彥 《上元十五夜觀燈詩》:“歸遲不屬金吾禁,爭覓遺簪與墜鈿?!?清 錢謙益 《房??褪逃醵荣x長句十四韻為壽》:“去國味如初下第,掛冠情比舊遺簪?!?br />(2). 孔子 出游,遇一婦人失落簪子而哀哭。 孔子 弟子勸慰她。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笔乱?span id="q2uzslp" class="book">《韓詩外傳》卷九。后以“遺簪”比喻舊物或故情。 唐 李嶠 《答李清河書》:“兄仁及遺簮,禮縟追賻,千古之下,凜然而高?!?唐 朱放 《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詩:“不棄遺簮舊,寧辭落帽還。” 明 馮夢龍 《萬事足·刑廳叩信》:“豈不念遺簪,奈胭脂虎視眈,背生有子今無憾?!?清 王夫之 《雪賦》:“有似去國之臣,裴徊賜玦;下山之婦,悵惘遺簪?!眳⒁姟?遺簪墜屨 ”。
(3).卸去簪纓。謂掛冠辭官。 元 袁桷 《次韻雜詩》之五:“遺簪隱世德,忍垢躬灌園?!?/div>
《國語辭典》:遺簪墜屨(遺簪墜屨)  拼音:yí zān zhuì jù
遺落的簪和鞋。比喻不忘故舊?!侗笔?。卷六四。韋孝寬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之同歸。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挂沧鳌高z簪墮履」。
《漢語大詞典》:簪裾
古代顯貴者的服飾。借指顯貴。南史·張裕傳:“而 茂陵 之彥,望冠蓋而長懷; 渭川 之甿,佇簪裾而竦嘆?!?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二:“ 星橋 擁冠蓋, 錦水 照簪裾?!?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二:“絲竹揚(yáng)帝熏,簪裾奉宸慶?!?清 方文 《久不得子留消息》詩:“嗟爾有頑父,所志在簪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