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7詞典 1分類詞匯 26
《國語辭典》:病原  拼音:bìng yuán
1.生病的原因。也作「病源」。
2.病原菌的簡稱。參見「病原菌」條。
《漢語大詞典》:五情
(1).喜、怒、哀、樂、怨五種情感。文選·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形影相弔,五情愧赧?!?劉良 注:“五情:喜、怒、哀、樂、怨?!?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五情發(fā)而為辭章,神理之數(shù)也?!?br />(2).猶言五內(nèi)。 晉 劉琨 《勸進表》:“且悲且惋,五情無主。舉哀朔垂,上下泣血?!?唐 孟郊 《感懷》詩之一:“五情今已傷,安得能自老?!?br />(3).指五種致病因素。 清 唐甄 潛書·厚本:“人有五情:思、氣、味、飲、色也,過則為災?!?br />(4).星相家稱天干。 明 楊慎 《藝林伐山·五情六情》:“五情者,天干也。甲乙為本情,丙丁為合情,戊己為刑情,庚辛為沖情,壬癸為鉤情?!?br />(5).佛教謂眼、耳、口、鼻、身五根產(chǎn)生的情欲。大智度論卷四八:“眼等五情,名為內(nèi)身;色等五塵,名為外身?!?/div>
《漢語大詞典》:外邪
(1).謂可以傷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淮南子·主術(shù)訓》:“故中欲不出謂之扃,外邪不入謂之塞?!?宋 儲泳 《祛疑說》:“由內(nèi)不自正,故曰外邪。心無所主,故曰客氣?!?span id="dcjr4lt" class="book">《天雨花》第十三回:“夫人差矣!遇了外邪,方可如是;若在家庭亦然,便是一木人了?!?br />(2).中醫(yī)特指風、寒、暑、濕、燥、火和疫癘之氣等從外侵入人體的致病因素。
《漢語大詞典》:風淫(風淫)
(1).猶言群居淫亂。后漢書·樂成靖王黨傳:“﹝ 劉萇 ﹞出入顛覆,風淫于家,娉取人妻,饋遺婢妾。” 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風淫猶堋淫也。古文尚書曰:‘堋淫於家?!?許慎 曰:‘淫門內(nèi)?!L、堋音相近。一説牝牡相誘謂之風。風淫,周禮所謂鳥獸行也?!?br />(2).中醫(yī)學謂外感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左傳·昭公元年:“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jié)。過則為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br />(3).指由此致病因素而得的病。 宋 洪邁 《夷堅乙志·祖寺丞》:“又月餘,目頓愈,忽中風淫,手足遂廢?!?金 元好問 《九月初霖雨中感寒痺作》詩:“留飲工作祟,臂股半風淫?!眳⒁姟?六淫 ”。
《國語辭典》:六淫  拼音:liù yín
中醫(yī)上指風、寒、暑、燥、溫、火六種致病的邪氣。當此六氣太過、不及或不應時,即產(chǎn)生病邪,是屬于外感病的病因,不但影響人體對氣候變化的反應,并會助長病原體的繁殖。
《漢語大詞典》:風毒(風毒)
指與所居處潮濕低下有關(guān)的致病因素。 三國 魏 嵇康《難〈宅無吉兇攝生論〉》:“夫危邦不入,所以避亂政之害;重門擊柝,所以避狂暴之災;居必爽塏,所以遠風毒之患。”
《漢語大詞典》:積火(積火)
(1).積久焚燒的大火。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 封子 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唐 韓愈 孟郊 《贈劍客李園聯(lián)句》:“天地有靈術(shù),得之者惟君;筑爐地區(qū)外,積火燒氛氳?!?唐 杜牧 《杭州新造南亭子記》:“其尤怪者,獄廣大千百萬億里,積火燒之,一日凡千萬生死,窮億萬世無有間斷?!?br />(2).邪火內(nèi)積。中醫(yī)謂火為致病因素之一。 清 查慎行 《齒痛借用昌黎韻》:“寧知衰老候,疾苦不由己。積火壞陳齦,浮陽發(fā)頽骫。”
《漢語大詞典》:五勞(五勞)
(1).中醫(yī)學名詞。指久視、久臥、久坐、久立、久行五種過勞致病因素。《素問·宣明五氣篇》:“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漢 張仲景 金匱要略·臟腑經(jīng)絡先后病脈證:“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 顧炎武 《錢生肅潤之父出示所輯方書》詩:“五勞與七傷,大抵同所患。循方以治之,於事亦得半?!?br />(2).中醫(yī)學名詞。指志勞、思勞、心勞、憂勞和疲勞。 唐 徐凝 《長慶春》詩:“身上五勞仍病酒,天桃窗下背花眠。”云笈七籤卷三二:“《明醫(yī)論》云:疾之所起自生五勞……五勞者,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五曰疲勞?!?/div>
《漢語大詞典》:鬼打
迷信者稱不知病因的腫脹瘀血癥。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二·鐵椎柄:“﹝主治﹞鬼打,及強鬼排突人中惡者?!?/div>
《國語辭典》:鬼擊(鬼擊)  拼音:guǐ jí
中醫(yī)指人突中惡氣,不省人事。
《國語辭典》:發(fā)炎(發(fā)炎)  拼音:fā yán
全身或局部因感染而產(chǎn)生發(fā)紅、腫脹或疼痛等癥狀。如:「每回傷口發(fā)炎時,傷處總是隱隱作痛,令人難受?!?/div>
《漢語大詞典》:清邪
中醫(yī)學名詞。指風寒等致病因素。《醫(yī)宗金鑒·張仲景〈金匱要略·藏府經(jīng)絡先后病脈證〉》:“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弊ⅲ骸扒逍熬由?,謂霧邪本乎天也;濁邪居下,謂濕邪本乎地也。”
《漢語大詞典》:風瘵
指由致病因素“風”而引起的疾病。 唐 李白 《為吳王謝責赴行在遲滯表》:“然臣年過耳順,風瘵日加?!?/div>
《國語辭典》:祛痰  拼音:qū tán
去除痰液或生痰病因的方法?!度辶滞馐贰返谑换兀骸钢畏ó斚纫皂槡忪钐禐橹?。」
《國語辭典》:胎毒  拼音:tāi dú
妊娠期胎兒被母體的熱毒侵襲后,所引起的出生后發(fā)熱、瘡瘍等證候。
《國語辭典》:五勞七傷(五勞七傷)  拼音:wǔ láo qī shāng
中醫(yī)上指心、肝、脾、肺、腎等五臟勞損的疾病及陰寒、陰痿、里急、精漏、精少、精清、小便頻數(shù)等腎氣虧損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