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狐不偕 朝代:西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西周時賢人。一說堯時賢者,堯讓位不受,投河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637 【介紹】: 春秋時晉國人,字伯行。大夫。晉文公重耳之外祖父。晉懷公立,突之二子毛、偃隨從重耳出奔在秦。懷公怒,囚狐突,令其召二子歸,突不肯,遂為所殺。
佚之狐 朝代:春秋鄭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春秋時鄭國人。文公時大夫。鄭文公四十三年晉秦圍鄭,報公子重耳出亡時文公不禮之仇。進燭之武于鄭文公,使見秦穆公,秦與鄭盟,鄭圍乃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即咎犯。春秋時晉國人,字子犯。狐突子,晉文公重耳之舅。又稱舅犯。為大夫,隨從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周襄王十六年,助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貒笕紊宪娭?。后文公平定周王室內亂,稱霸諸侯,多出狐偃之謀。城濮之戰(zhàn),與兄狐毛以上軍擊潰楚左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即狐射姑。春秋時晉國人,一說本狄人。晉襄公時為中軍帥,陽處父改為中軍佐。怨而使其族人續(xù)鞫居襲殺陽處父。晉人殺續(xù)鞫居,季奔狄。晉襄公卒時,靈公尚在襁褓中,趙盾立公子雍,季欲立公子樂,公子樂為趙盾所殺。郤缺稱賈季好為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春秋時晉國人。晉靈公史官。周人辛有后裔,世襲太史,亦稱史狐。靈公十四年,公欲殺正卿趙盾,盾出奔未越境,盾族弟趙穿襲殺靈公,迎盾還。狐書于史策曰:“趙盾弒其君?!币允居诔6懿灰詾槿?。狐以盾身為正卿,出走未越境,歸不討賊,殺君者非盾而誰。孔子聞之,稱其為古之良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570 【介紹】: 春秋時晉國人。晉悼公三年,中軍尉祁奚請告老,悼公問誰可接替,祁奚薦其仇人解狐。悼公聘請解狐,狐適去世。
《國語辭典》:三德  拼音:sān dé
1.三種品德?!稌?。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埂吨芏Y。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br />2.具有至德、敏德、孝德的三長老?!洞蟠鞫Y記。曾子本孝》:「任善不敢臣三德。」?jié)h。戴德。注:「三德,三老也。」
《漢語大詞典》:成陽公(成陽公)
傳說為狐的自稱。 晉 葛洪 抱樸子·登涉:“戌日稱人姓字者,犬也;稱成陽公者,狐也?!?/div>
分類:自稱
五百生野狐
【佛學大辭典】
(傳說)誤一轉語而墮于五百生野狐身。(參見:百丈)
百丈
【佛學大辭典】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禪師懷海,馬祖道一禪師之法嗣也。師始創(chuàng)禪門之規(guī)式,所謂百丈清規(guī)是也。見傳燈錄六,會元三。
【佛學常見辭匯】
指唐時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他始創(chuàng)禪門的規(guī)式,即百丈清規(guī)是。
百丈野狐
【佛學大辭典】
(公案)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聽法,隨眾散去。一日不去,丈乃問立于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于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有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無?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某甲下一轉語,使脫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禮拜曰:某甲既脫野狐身,遂住在山后,依亡僧之事例。師使維那白槌告眾曰:食后送亡僧。大眾言議,一眾皆安,涅槃堂亦無病人,何故如是。食后只見師領眾至山后巖下,以拄杖指出一死狐,依法火葬之。師至晚上堂,舉前因緣。黃檗便問古人錯對一轉語,五百生墮野狐身。欲轉轉不錯,作個什么?師曰近前來,與你道。檗遂近前,師與一掌。師打手笑曰:將謂胡須赤,更有赤須胡。見會元三,大智章,從容錄八則,無門關二則。
【佛學常見辭匯】
有一老人,在百丈禪師處聽法,對百丈說:昔我住此山,有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答他:「不落因果」,以此錯誤,五百世墮野狐身,請和尚為我下一轉語,師說:你問吧,老人便問,師答:「不昧因果」,老人大悟說:今我已脫野狐身,明日在山后,乞依亡僧之例焚化我身。
【佛學大辭典】
(動物)昔有一人在山中誦剎利書,有一野狐住其傍,專心聽誦書,有所解。謂我解此書,足為諸獸中之王矣。于是游行而遇瘦狐,威嚇之使之服從,展轉伏一切之狐,伏一切之象,伏一切之虎,伏一切之獅子,遂得為獸中之王。乃作此念我今為獸中之王,應得王女而婚,乘白象,率群獸,圍迦夷城。城中智臣白王言:王與獸期戰(zhàn)日,且索彼一愿,愿使獅子先戰(zhàn)后吼,彼必謂我畏獅子,使獅子先吼后戰(zhàn)。野狐果使獅子先吼,野狐聞之心破,由象上墜地死。于是群獸一時散走。見五分律,法苑珠林五十四。【又】智度論十四,說野干詐死,雖截其耳尾,亦忍之,及斷命,乃驚走?!居帧坑幸昂{子所乞食,每得殘馀。適值獅子饑,便呼野狐取吞之。未死,于咽中呼言大家活我,獅子心念養(yǎng)汝使肥大,以備今日耳,汝復云何?見經律異相四十七。
野狐身
【佛學大辭典】
(傳說)古人誤一轉語,五百世為野狐身。(參見:百丈)
【佛學常見辭匯】
(參見:百丈野狐)
百丈
【佛學大辭典】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禪師懷海,馬祖道一禪師之法嗣也。師始創(chuàng)禪門之規(guī)式,所謂百丈清規(guī)是也。見傳燈錄六,會元三。
【佛學常見辭匯】
指唐時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他始創(chuàng)禪門的規(guī)式,即百丈清規(guī)是。
百丈野狐
【佛學大辭典】
(公案)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聽法,隨眾散去。一日不去,丈乃問立于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于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有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無?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某甲下一轉語,使脫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禮拜曰:某甲既脫野狐身,遂住在山后,依亡僧之事例。師使維那白槌告眾曰:食后送亡僧。大眾言議,一眾皆安,涅槃堂亦無病人,何故如是。食后只見師領眾至山后巖下,以拄杖指出一死狐,依法火葬之。師至晚上堂,舉前因緣。黃檗便問古人錯對一轉語,五百生墮野狐身。欲轉轉不錯,作個什么?師曰近前來,與你道。檗遂近前,師與一掌。師打手笑曰:將謂胡須赤,更有赤須胡。見會元三,大智章,從容錄八則,無門關二則。
【佛學常見辭匯】
有一老人,在百丈禪師處聽法,對百丈說:昔我住此山,有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答他:「不落因果」,以此錯誤,五百世墮野狐身,請和尚為我下一轉語,師說:你問吧,老人便問,師答:「不昧因果」,老人大悟說:今我已脫野狐身,明日在山后,乞依亡僧之例焚化我身。
野狐精
【佛學大辭典】
(雜名)野狐之精靈,變幻誑人者。傳燈錄十二(潭空章)曰:「有尼欲開堂,師曰:尼女家不用開堂。尼曰:龍女八歲成佛。師曰:龍女有十八變。汝試一變。尼曰:變了也,野狐精?!?/div>
野狐禪
【佛學大辭典】
(雜語)禪家以外道為野狐禪。傳燈錄曰:「有老人參百丈禪師云:昔住此山,因錯對一語,五百生墮野狐身。」四家玄錄曰:「百丈大智禪師,一老人聽法,曰僧住此山,有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遂對曰:不落因果,墮在野狐禪。請和尚代一轉語。師曰:汝但問。老人便問。師曰:不昧因果。老人大悟曰:今已免老狐身,只在山后住,乞依亡僧例焚燒,巖中果見一死狐,積薪化之?!?br />【俗語佛源】
學道而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稱開悟,禪家一概斥之為「野狐禪」。這里有一件著名的公案:昔有一老人,因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答曰:「不落因果?!菇Y果五百生為野狐身。后承百丈懷海禪師代下一轉語:「不昧因果?!估先怂烀撊ヒ昂?。(見《五燈會元》卷三)原來,佛教的修因證果,正是因果律的體現(xiàn)。老人以為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見,屬于「大妄語」,結果受了「野狐身」之報。又有個瑞巖和尚,整日價自喚「主人公」,復自應諾。宋·慧開批評他誤把「識神」認為「真心」,是「野狐見解」。(《無門關》)后以「野狐禪」泛指歪門邪道。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什么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李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