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辭典》:河汾  拼音:hé fén
黃河與汾水的合稱。亦指兩河之間的區(qū)域,即今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妒酚?。卷三九。晉世家》:「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埂段倪x。陸機(jī)。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shī)》:「自彼河汾,奄齊七政。」
《漢語大詞典》:沮汾
沮水 與 汾水 的并稱。亦指 沮 汾 兩水之間的地區(qū)。國(guó)語·吳語:“三歲於 沮 汾 以服 吳 越 ?!?韋昭 注:“ 沮 汾 ,水名。 楚 東鄙 沮 汾 之閒 乾谿 也?!?/div>
《漢語大詞典》:汾陽(汾陽)
(1). 汾水 之北地區(qū)。 春秋 時(shí)屬 晉 。國(guó)語·晉語二:“中大夫 里克 與吾矣,吾命之以 汾陽 之田百萬。”
(2).猶 汾 射 。《晉成帝哀冊(cè)》:“韻隆 汾陽 ,道侔垂拱。”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黃屋實(shí)不殊於 汾陽 即事也。” 南朝 陳 徐陵 《丹陽上庸路碑》:“屈至道於 汾陽 ,勞疑神於 藐射 ?!?/div>
《漢語大詞典》:汾陰(汾陰)
地名。在今 山西省 萬榮縣 境內(nèi)。因在 汾水 之南而名。 漢武帝 時(shí)曾于此得寶鼎。 戰(zhàn)國(guó) 時(shí)屬 魏 , 漢 始建縣。 唐 開元 十年改名 寶鼎縣 , 宋 改 榮和縣 , 元 明 清 因之。竹書紀(jì)年卷下:“ 周威烈王 十七年 魏文侯 伐 秦 至 鄭 ,還筑 汾陰 、 郃陽 ?!?span id="v57rrtt" class="book">《史記·秦本紀(jì)》:“﹝ 惠文君 ﹞九年渡 河 ,取 汾陰 、 皮氏 ?!?/div>
《漢語大詞典》:橫汾
據(jù)漢武故事, 漢武帝 嘗巡幸 河?xùn)|郡 ,在 汾水 樓船上與群臣宴飲,自作《秋風(fēng)辭》,中有“泛樓舡兮濟(jì) 汾河 ,橫中流兮揚(yáng)素波”句。后因以“橫汾”為典,用以稱頌皇帝或其作品。 唐 張說 《奉和圣制暇日與兄弟同游興慶宮作應(yīng)制》:“ 漢武 橫 汾 日, 周王 宴 鎬 年?!?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guó)薦賢》:“燕 鎬 皇恩渥,橫 汾 圣藻雄。” 蔣士超 《秋日百花洲絕句》:“欲唱橫 汾 追 漢武 ,已無十萬水犀軍?!?/div>
《漢語大詞典》:汾晉(汾晉)
指 汾水 流域。亦特指 山西省 太原 地區(qū)。 唐 杜甫 《八哀詩(shī)·贈(zèng)司空王公思禮》:“千秋 汾 晉 間,事與云水白?!?金 元好問 《涌金亭示同游諸君》詩(shī):“我從 汾 晉 來,山之面目腹背皆經(jīng)過?!?明 梅鼎祚 《玉合記·悟真》:“寓身 汾 晉 之間,棲志 蓬 瑤 之上。”
《漢語大詞典》:汾曲
汾水 源出 山西省 寧武縣 管涔山 ,東南流經(jīng) 太原市 至 新絳縣 而西折入 黃河 。其西折處謂 汾 曲。詩(shī)·魏風(fēng)·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span id="zrbd75v" class="book">《魏書·安同傳》:“宜截 汾 曲為南北浮橋,乘西岸筑圍。西圍既固,賊至無所施其智力矣?!?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書·武帝紀(jì)下》:“往者軍下 宜陽 ,釁由彼始;兵興 汾 曲,事非我先?!?/div>
《漢語大詞典》:汾澮(汾澮)
汾水 與 澮水 。左傳·成公六年:“不如 新田 ,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 汾 澮 以流其惡,且民從教,十世之利也?!?/div>
分類:汾水
《漢語大詞典》:汾潞
亦作“ 汾露 ”。 汾水 與 潞水 。亦泛指二水流經(jīng)的地區(qū)。周禮·夏官·職方氏:“ 河 內(nèi)曰 冀州 ……其浸 汾 潞 ?!?鄭玄 注:“ 汾 出 汾陽 , 潞 出 歸德 。”逸周書·職方:“其浸 汾 露 ?!?孔晁 注:“露、潞古亦通用也?!?span id="7rj5xfj" class="book">《隋書·鮑宏傳》:“進(jìn)兵 汾 潞 ,直掩 晉陽 ?!?/div>
《漢語大詞典》:汾橋(汾橋)
古橋名。在 汾水 之上。故址在今 山西省 陽曲縣 東。相傳為 戰(zhàn)國(guó) 初期 晉 刺客 豫讓 為其主 智伯 報(bào)仇而謀刺 晉 大夫 趙襄子 處。 唐 王昌齡 《駕幸河?xùn)|》詩(shī):“ 晉水 千廬合, 汾橋 萬國(guó)從?!?/div>
《國(guó)語辭典》:洪洞縣(洪洞縣)  拼音:hóng tóng xiàn
縣名。位于山西省臨汾縣北,瀕汾水東岸。滲水、澗水流于南境,同蒲鐵路經(jīng)此,地肥民富,縣內(nèi)產(chǎn)無煙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