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詞典 1分類詞匯 18
《漢語大詞典》:人風(人風)
民風,民情。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說》:“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説,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清 方苞 《原人》下:“則其時政事必少修明焉,人風必少淳實焉?!?/div>
《國語辭典》:風人(風人)  拼音:fēng rén
1.詩人。《晉書。卷九二。文苑傳。李充傳》:「風人司箴,敬貽君子?!固?。白居易〈與元九書〉:「雖義類不具,猶得風人之什二三焉?!?br />2.瘋?cè)恕?/div>
《漢語大詞典》:風人體(風人體)
古代民歌的一種體裁。 清 翟灝 通俗編·識馀:“ 六朝 樂府《子夜》、《讀曲》等歌,語多雙關(guān)借意, 唐 人謂之風人體,以本風俗之言也。”亦省稱“ 風人 ”。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論雜體則有風人?!?郭紹虞 校釋:“‘風人’云者,謂其體從民歌中來?!?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八:“其詞微而顯,得風人之體?!?/div>
分類:民歌體裁
《漢語大詞典》:觀民(觀民)
(1).觀察民風。《易·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shè)教?!?br />(2).檢閱民力。國語·魯語上:“夫 齊 棄 太公 之法而觀民於社,君為是舉而往觀之,非故業(yè)也,何以訓民?”
(3).顯示于民。韓非子·難三:“君子尊賢以崇德,舉善以觀民。” 陳奇猷 集釋引 顧廣圻 曰:“觀,示也?!?/div>
《漢語大詞典》:險薄(險?。?/div>
(1).輕薄無行。北齊書·任延敬傳:“ 房子遠 、 鄭仲禮 等并險薄無賴。”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剛正》:“ 張易之 、 昌宗 ,方貴寵用事,潛相者言其當王,險薄者多附會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史·王疇傳》:“浮華險薄之徒,往來諫官、御史家,掎摭人罪,寖以成俗,請出詔戒勵?!?清 沈葆楨 《察看福州海口船塢大概情形疏》:“且浮澆險薄之子,必無持久之功?!?br />(2).謂時世衰亂,命運不佳。 晉 陸云 《九愍·感逝》:“哀時命之險薄,懷斯類以結(jié)憂?!?br />(3).謂民風澆薄,地方偏狹。《梁書·袁昂傳》:“ 三吳 險薄, 五湖 交通,屢起 田儋 之變,每懼 殷通 之禍?!?/div>
《國語辭典》:省風(省風)  拼音:xǐng fēng
視察民情風俗。《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天子省風以作樂,器以鐘之,輿以行之?!固?。陳鴻《長恨傳》:「時省風九州,泥金五岳,驪山雪夜?!?/div>
分類:視察民風
《漢語大詞典》:醇釀(醇釀)
(1).美酒。 明 沈鯨《雙珠記·月下相逢》:“人生可信萍浮浪,此夕形神如酣醇釀?!?br />(2).喻民風的淳厚。 唐 皮日休 《九諷系述·正俗》:“吾欲以正訐之道兮,進忠賢而退奸豎。吾欲以醇釀之化兮,反當今而為往古?!?/div>
《漢語大詞典》:詩官(詩官)
古代專事采集詩歌和民風的樂官。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匹夫庶婦,謳吟土風。詩官採言,樂盲被律,志感絲篁,氣變金石。” 宋 劉攽 《為人以文章與知己書》:“世無詩官,畏陷誹謗之罪,故不敢露已,時就閒僻,竊寄拊撲而已?!?/div>
《國語辭典》:巡風(巡風)  拼音:xún fēng
在外來回偵伺?!陡;萑珪?。卷十四。刑名部。人命上》:「仍著皂隸二人巡風,驅(qū)逐閑人?!?/div>
《漢語大詞典》:巡風會(巡風會)
蘇州 民俗。 蘇州 虎丘 山塘 清明節(jié)廟會的活動項目之一。挑選長相端好衣著鮮麗的孩童,或騎馬,或赤腳站立人肩,在廟會上巡行兜風,以夸示風采。 清 顧祿 清嘉錄·山塘看會:“選小兒女之端好者,結(jié)束鮮華,赤腳站立人肩,或置馬背,號為巡風會?!?/div>
《漢語大詞典》:寧俗(寧俗)
謂使民風寧靜和睦。《晉書·華譚傳》:“臣聞五帝殊禮,三王異教,故或禪讓以光政,或干戈以攻取。至於興禮樂以和人,流清風以寧俗,其歸一也?!?/div>
《漢語大詞典》:繇俗
歌謠風俗。繇,通“ 謡 ”。猶言民風。漢書·李尋傳:“揆山川變動,參人民繇俗?!?顏師古 注:“繇,讀如謡同,繇俗者,謂若童謡及輿人之誦?!?/div>
《漢語大詞典》:舉謠言(舉謡言)
漢 代,朝臣為了解民風民意而搜集民間謠諺等返奏朝廷,謂之:“舉謡言”。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三公聽採長史臧否,人所疾苦。還,條奏之,是為舉謡言也?!?span id="l91jd7f" class="book">《后漢書·黨錮傳·范滂》:“后詔三府掾?qū)倥e謡言, 滂 奏刺史、二千石權(quán)豪之黨二十餘人?!?/div>
《國語辭典》:抱素懷樸(抱素懷樸)  拼音:bào sù huái pú
比喻民風淳樸,人心安定。如:「現(xiàn)今社會人人勾心斗角,用盡心機,不禁令人想念往昔抱素懷樸的日子。」《樂府詩集。卷一。郊廟歌辭一。漢郊祀歌。玄冥》:「易亂除邪,革正異俗,兆民反本,抱素懷樸?!?/div>
《國語辭典》:敦風厲俗(敦風厲俗)  拼音:dūn fēng lì sú
使民風純樸敦厚?!段簳?。卷六四。郭祚傳》:「是以先王沿物之情,為之軌法,故八刑備于昔典,奸律炳于來制,皆所以謀其始跡,訪厥成罪,敦風厲俗,永資世范者也。」《梁書。卷四七。孝行傳。甄恬傳》:「恬既孝行殊異,聲著邦壤,敦風厲俗,弘益茲多?!挂沧鳌付厥绤査住埂?/div>
《漢語大詞典》:不識不知(不識不知)
(1).謂不識古今。形容古代民風淳樸。《詩·大雅·皇矣》:“帝謂 文王 ,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span id="rtfxp7f" class="book">《列子·仲尼》:“ 堯 乃微服游於康衢,聞兒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br />(2).猶不知不覺。 靜嘨齋主人 《〈西游補〉答問》:“情之魔人,無形無聲,不識不知,或從悲慘而入;或從逸樂而入;或一念疑搖而入;或從所見聞而入?!?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支日記》:“然而通讀全篇,較之攻擊 日本 人,倒是不識不知地將 支那 留學生的不品行,特地費了力招供出來的地方更多。”
《國語辭典》:道不拾遺(道不拾遺)  拼音:dào bù shí yí
財物遺失在路上,無人會據(jù)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良好,人民安居樂業(yè)?!俄n非子。內(nèi)儲說下》:「仲尼為政于魯,道不拾遺,齊景公患之?!埂顿Y治通鑒。卷二。周紀二。顯王十四年》:「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挂沧鳌嘎凡皇斑z」、「路無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