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3詞典 10分類詞匯 13
《國語辭典》:權(quán)衡(權(quán)衡)  拼音:quán héng
1.秤量東西輕重的工具?!逗鬂h書。卷二五。魯恭傳》:「相讓則道不明,若規(guī)矩權(quán)衡之不可枉也。」宋。蘇軾〈徐州蓮華漏銘〉:「然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計(jì)者,必付之于度量與權(quán)衡?!?br />2.衡量、評估事物得失輕重。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镕裁》:「權(quán)衡損益,斟酌濃淡?!固啤⒂礤a〈祭韓吏部文〉:「權(quán)衡低昂,瞻我所在?!?br />3.權(quán)勢力量?!稌x書。卷五五。潘岳傳》:「雖居高位,饗重祿,執(zhí)權(quán)衡,握機(jī)秘?!?br />4.星座名。權(quán)星與衡星的合稱。見《史記。卷二七。天官書》。
《國語辭典》:校讎(校讎)  拼音:jiào chóu
校對書籍,以正誤謬。漢。劉向〈管子書錄〉:「護(hù)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言:所校讎中管子書三百八十九篇?!挂沧鳌感?薄埂?/div>
《國語辭典》:較量(較量)  拼音:jiào liàng
1.以競賽的方式來比較本領(lǐng)或?qū)嵙Φ母呦?。宋?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游廬山次韻章傳道詩:「出入巖巒千仞表,較量筋力十年初。」《薛仁貴征遼事略》:「搦善射者來日對陣,較量弓馬。」
2.計(jì)較。《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見別人家算計(jì)利息,較量出入,孳孳作家的,便道齷齪小人,不足指數(shù)的?!埂都t樓夢》第七一回:「這費(fèi)婆子倚老賣老,仗著邢夫人,常吃些酒,嘴里胡罵亂怨的出氣。這邊的人也不和他較量。」
《漢語大詞典》:比類(比類)
整理,按類排比。 清 章學(xué)誠 文史通義·禮教:“然終不免為策括者,以其無心得而但知比類以求備也。” 清 章學(xué)誠 文史通義·禮教:“禮家講求於纂輯比類,大抵於五典六儀之原多未詳析,總緣誤識以儀為禮耳?!?章炳麟 《〈新方言〉序》:“斯 戴君 轉(zhuǎn)語之所以貴,因以比類,慮得六例。” 謝覺哉 《不惑集·整理材料》:“‘比類’,拿現(xiàn)在話講,是‘調(diào)查研究’,是‘整理材料’?!?br />(1).仿效;效法。禮記·樂記:“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類以成其行?!?孔穎達(dá) 疏:“比謂比擬善類,以成己身之美行。”國語·周語下:“其后 伯禹 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于民,而度之于羣生?!?韋昭 注:“類,亦象也?!?br />(2).比照舊例。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乃命宰祝循行犧牲,視全具,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類;量大小,視長短,皆中度。五者備當(dāng),上帝其饗。” 孔穎達(dá) 疏:“已行故事曰比,品物相隨曰類?!?span id="t1l5djt" class="book">《漢書·文帝紀(jì)》:“它不在此令中者,皆以此令比類從事。”后漢書·范升傳:“《京氏》既立,《費(fèi)氏》怨望,《左氏春秋》復(fù)以比類,亦希置立?!?br />(3).比方,比喻。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贊:“及 三閭 《橘頌》,情采芬芳,比類寓意,又覃及細(xì)物矣?!?唐 蕭穎士 《江有歸舟三章》詩序:“文也者,非云尚形似,牽比類,以局夫儷偶,放於奇靡。” 明 王世貞 《〈何大復(fù)先生集〉序》:“其緣情即象,觸物比類,靡所不遂?!?br />(4).比擬;比較。 唐 方干 《送道人歸舊巖》詩:“若把古今相比類,姓 丁 仙鶴亦如斯?!?宋 王禹偁 《上太保侍中書》:“某因詣上閤,陳所見十事……其五事言內(nèi)修其德,且引 漢文帝 時事跡以為比類?!?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資治通鑒·唐德宗貞元十年》:“定估比類當(dāng)今時價(jià),加賤減貴,酌取其中,總計(jì)合稅之錢,折為布帛之?dāng)?shù)?!?br />(5).相類,相似。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繭有絲而繭非絲也,卵有雛而卵非雛也。比類率然,有何疑焉?” 晉 干寶 《〈搜神記〉序》:“ 衛(wèi)朔 失國,二《傳》互其所聞; 呂望 事 周 , 子長 存其兩説。若此比類,往往有焉?!?/div>
《國語辭典》:比量  拼音:bǐ liàng
1.比試較量。元。關(guān)漢卿《玉鏡臺》第一折:「他每都恃著口強(qiáng),便儀秦呵!怎敢比量!」
2.了解真理的三種方式之一。經(jīng)由推論而了解真理稱為「比量」。
分類:比量
《國語辭典》:比例  拼音:bǐ lì
1.比照、援例,拿以往的例子相比擬。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如此比例,觸類慎之,不可陷于輕脫。」《后漢書。卷三二。樊宏陰識列傳。陰識》:「故侍中衛(wèi)尉關(guān)內(nèi)侯興,典領(lǐng)禁兵,從平天下,當(dāng)以軍功顯受封爵,又諸舅比例,應(yīng)蒙恩澤,興皆固讓,安乎里巷?!?br />2.同類的二數(shù)量相除為比,此二數(shù)相比等于彼二數(shù)相比,則四數(shù)成為比例。如12:4=3:1。
3.比較同類數(shù)量的倍數(shù)關(guān)系,其中一數(shù)是另一數(shù)的幾倍或幾分之幾。如:「教師和學(xué)生的比例,已經(jīng)達(dá)到規(guī)定的標(biāo)準(zhǔn)?!?br />4.事物在整體中所占的分量。如:「我國的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
《漢語大詞典》:倫擬(倫擬)
比較;比并。 唐 元稹 《授韓皋尚書左仆射制》:“日者銓覈羣才,兼榮揆務(wù),頗煩倫擬,有異優(yōu)崇。”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其年三月中,宴於 曲江亭 ,供帳之盛,罕有倫擬?!?宋 岳珂 桯史·宣和御畫:“ 盧溪 、 與之 ,雖非可倫擬者,第詳玩詩語,似不若前作簡而有味云?!?/div>
分類:比較比并
《漢語大詞典》:比次
(1).排比。《禮記·經(jīng)解》“屬辭比事” 唐 孔穎達(dá) 疏:“比次褒貶之事,是比事也?!?清 方苞 《漢高帝論》:“自 漢高 以后,比次諸君,其性資可與復(fù)古者惟 光武 為近?!?br />(2).次第。 明 徐渭 《鞠賦》:“萼紺紫而不起,葉比次而下垂。”
考校;比較。周禮·天官·司書“以敘其財(cái)” 漢 鄭玄 注:“敘,猶比次也。謂鉤考其財(cái)幣所給及其餘見為之簿書?!?/div>
《國語辭典》:等量  拼音:děng liàng
分量或數(shù)量相等。如:「等量齊觀」。
《國語辭典》:等量齊觀(等量齊觀)  拼音:děng liàng qí guān
將不同的事物同等看待。如:「將貧賤、富貴等量齊觀,就不會有什么好憂愁掛懷的了!」
《國語辭典》:方比  拼音:fāng bǐ
比較、匹比。《后漢書。卷七九。儒林列傳上??踪摇罚骸赋伎钟兴咀淙灰姌?gòu),銜恨蒙枉,不得自敘,使后世論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寧可復(fù)使子孫追掩之乎?」唐。李白〈于闐采花〉詩:「乃知漢地多名姝,胡中無花可方比。」
分類:比較匹比
《國語辭典》:衡量  拼音:héng liáng
1.度量東西輕重長短的器具?!侗阕?。外篇。用刑》:「散府庫,毀符節(jié),撤關(guān)梁,掊衡量?!埂缎绿茣?。卷八○。太宗諸子列傳。曹王明》:「以物遺人,必自視衡量,庫帛皆印署,以杜吏謾?!?br />2.考慮、思量、斟酌。如:「請衡量此事的利弊,再做決定?!?/div>
《漢語大詞典》:辜較(辜較)
(1).搜刮聚斂。指對財(cái)利的把持。《后漢書·皇后紀(jì)下·孝仁董皇后》:“交通州郡,辜較在所珍寶貨賂,悉入西省?!?span id="tprdzdv" class="book">《后漢書·宦者傳·單超》:“兄弟姻戚皆宰州臨郡,辜較百姓,與盜賊無異?!?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官設(shè)工場,辜較其所成之直,四分之以為餼廩?!?br />(2).大略;大概。《孝經(jīng)·天子》“蓋天子之孝也” 邢昺 疏:“ 孔 傳云:‘蓋者,辜較之辭。’ 劉炫 云:‘辜較,猶梗概也?!?br />(3).比較。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隱》:“馳説者不暇鉤校,而空尊尚西方,或沾沾欲復(fù)《唐律》,此皆目録辜較之學(xué)?!?蔡元培 《對于教育方針之意見》:“上之所著,僅具辜較,神而明之,在心知其意者?!?br />(4).查對;計(jì)點(diǎn)。 章炳麟 《政聞社社員大會破壞狀》:“然以之清丈田畝,辜較粟米,雖有其術(shù),而不能行?!?/div>
《漢語大詞典》:角量
比較;審度。孫子·虛實(shí):“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唐 杜佑 注:“角量彼我軍馬之?dāng)?shù),則長短可知也?!?杜牧 注:“角,量也。言以我之有餘,角量敵人之有餘;以我之不足,角量敵人之不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