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分類詞匯 4
《國語辭典》:盤中詩(盤中詩)  拼音:pán zhōng shī
相傳東漢蘇伯玉出使蜀不歸,其妻居長安,思念伯玉而作詩于盤中,因可回環(huán)盤旋的讀,故稱為「盤中詩」。詩中多傷離怨別之辭。共二十七韻,四十九句。
《漢語大詞典》:轆轤體(轆轤體)
雜體詩名。律詩為八句五韻,作此體者須作五言或七言律詩五首,將第一首起韻的第一句全句,分別置于其他四首押韻的四個位置中,在第二首為第二句,在第三首為第四句,第四首為第六句,第五首為末句。即第一首首句與第五首末句相同。絕句為四句,作此體者須作四首,將第一首起韻的第一句全句,分別置于其他三首的第二句、第三句和末句的位置上。則第一首首句與第四首末句相同。這幾首詩的韻節(jié)如轆轤旋轉(zhuǎn)而下,故名。 宋 楊萬里 有《城上野步用轆轤體》詩。 周瘦鵑 《蘇州游蹤·雙洞江南第一奇》:“這七個字(一片飛云掩洞門)倒是現(xiàn)成的詩句,我們四個老頭兒何不借它來合作一首轆轤體詩,倒是怪好玩的。”一說,指聯(lián)句的一格。 宋 無名氏 《詩談》:“凡聯(lián)句兩句四句,亦有對一句出一句者,謂之轆轤體焉?!?/div>
《國語辭典》:寶塔詩(寶塔詩)  拼音:bǎo tǎ shī
詩體名。從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韻。因字?jǐn)?shù)依次遞增,狀如寶塔,故稱為「寶塔詩」。后代也有延長到八、九字句者,其形制實源自唐代的一七令。
《國語辭典》:離合詩(離合詩)  拼音:lí hé shī
雜體詩名。體法有數(shù)種,為一種文字游戲。特點(diǎn)是逐字相拆合,以成詩文,漢、魏、六朝時最盛。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明詩》:「至于三六雜言,則出自篇什;離合之發(fā),則明于圖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