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4詞典 1分類詞匯 33
《漢語大詞典》:艱棘(艱棘)
(1).指親喪。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范縝》:“ 縝 丁罹艱棘,曾不呼門,墨縗景附,頗同先覺?!?唐 趙璘 因話錄·商下:“余嘗聞外族長老説, 林甫 聞功曹名,欲見之,知在艱棘;后聞禫制已畢,令功曹所厚之人導意,請於 蕭君 所居側(cè)僧舍一見,遂許之?!?br />(2).困苦,危難。 唐 劉知幾 史通·疑古:“歷觀自古人君廢逐,若 夏桀 放於 南巢 , 趙嘉 遷於 房陵 ……語其艱棘,未有如斯之甚也?!?br />(3).猶艱詰?;逎邸?明 屠隆 《與王元美先生書》:“惟 揚子云 好奇,言言艱棘,后世而下,論者為何?”
《國語辭典》:苦澀(苦澀)  拼音:kǔ sè
1.又苦又澀的味道。
2.形容內(nèi)心很痛苦。如:「他臉上盡是苦澀的表情。」
《國語辭典》:艱澀(艱澀)  拼音:jiān sè
1.艱深?!端问?。卷三八○。勾龍如淵傳》:「文章平易者多淺近,淵深者多艱澀?!?br />2.阻滯難行?!度龂?。卷二四。魏書。高柔傳》:「時道路艱澀,兵寇縱橫?!埂段饔斡洝返诙鸹兀骸附?jīng)非難取,只是道中艱澀難行?!?br />3.味澀難入口。元。郝經(jīng)〈橄欖〉詩:「齒牙噴艱澀,苦硬不可持?!?br />4.文思遲鈍?!端问贰>矶帕?。韓丕傳》:「丕屬思艱澀,及典書命,傷于稽緩?!?/div>
《國語辭典》:明快  拼音:míng kuài
1.開朗直爽?!吨熳诱Z類輯略。卷四。李延年》:「張敬夫為人明快,每與學者說話,一切顛倒說出?!?br />2.明白通暢、不晦澀呆板。如:「他的文章自然明快?!?/div>
《國語辭典》:枯澀(枯澀)  拼音:kū sè
枯燥生澀。《?;萑珪?。卷二四。典禮部。賓興考試》:「勿出枯澀,以阻遏少年文機?!?/div>
《漢語大詞典》:昏晦
(1).指光線昏暗。 漢 應劭 《風俗通·窮通序》:“稱‘懸象著明,莫大乎於日月’,然時有昏晦;美‘滔滔 江 漢 ,南北之紀’,然時有壅滯?!?唐 薛用弱 集異記·韋宥:“纔及中流,風浪皆皆,蒸云走雷,咫尺昏晦?!?元 馬臻 《德清夜泊》詩:“遠色變昏晦,卸帆依淺沙?!?清 鄭還古 《蘇四郎傳》:“風雨驟來, 遵言 與僕等隱大樹下,於時昏晦,默亡所覩。”
(2).指行文混亂而晦澀。 金 王若虛 《〈史記〉辨惑十一》:“語意重迭昏晦甚矣?!?明 歸有光 《與吳三泉書》之八:“病中遣辭昏晦,終不足以盡意,乞亮之?!?/div>
《漢語大詞典》:黯黕
(1).晦澀,不鮮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瘠字累句,則纖疏而行劣;肥字積文,則黯黕而篇闇?!?br />(2).昏暗不明。 明 劉基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陰氣黯黕天地閉,仰面不見扶桑鴉。” 清 黃景仁 《蔣二良卿齋頭掘地得桐棺丈馀發(fā)之乃古宮嬪妝顏色尚如生也作詩記之且調(diào)良卿》:“玉顏黯黕閉蒼苔,鈿合珠襦冷刼灰。”
(3).混而統(tǒng)之,不分明。 章炳麟 《訄書·哀清史》:“夫瘢夷者惡燧鏡,傴曲者惡綆繩,將奄其咎,必憎其表,事之理矣。卒使一家之史,捇焉以斬,遺美往惡,黯黕而同盡,亦無筭也哉!”
《漢語大詞典》:晦塞
晦澀不暢。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隱秀:“或有晦塞為深,雖奧非隱,雕削取巧,雖美非秀矣!”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艱詰晦塞以為含蓄,野俚輳積以為典厚,豈惟謬乎諸義,亦併其俊語亮節(jié)悉失之矣?!?/div>
分類:晦澀不暢
《漢語大詞典》:軋茁(軋茁)
曲曲折折地出生。喻詰屈聱牙,晦澀難通。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以 昌黎 毛穎之筆,而馳驟古人,奚患其不史也。而《順宗録》有取舍之譏,《曹王碑》多軋茁之調(diào)?!?清 趙翼 《戲題魁星像》詩:“似此險怪尚操鑒,寧免軋茁災詞章?!?/div>
《國語辭典》:拙澀(拙澀)  拼音:zhuó sè
拙劣晦澀,不順暢?!赌淆R書。卷五二。文學傳。王智深傳》:「少從陳郡謝超宗學屬文。好飲酒,拙澀,乏風儀。」
分類:遲鈍晦澀
《漢語大詞典》:奇澀(奇澀)
奇特晦澀。新唐書·封敖傳:“ 敖 屬辭贍敏,不為奇澀,語切而理勝?!?元 劉祁 歸潛志卷四:“﹝ 馮延登 ﹞為文苦思,尚奇澀。詩亦新巧可稱?!?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 段成式 所作,效 韓 之題,反 揚 之意,雖流於奇澀,而不失典雅?!?/div>
分類:奇特晦澀
《國語辭典》:晦暗  拼音:huì àn
天色昏暗、陰沉?!逗鬂h書。卷七。孝桓帝紀》:「閒者,日食毀缺,陽光晦暗,朕祇懼潛思,匪遑啟處?!?/div>
《漢語大詞典》:僻澀
亦作“ 僻澀 ”。 冷僻晦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 李洞 詩﹞時人但誚其僻澁,而不能貴其奇峭,唯 吳子華 深知。”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卷六:“ 樵 之文實牽強僻澁,氣象絶不類 韓 作,而過自稱許。”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六長:“麄鹵求筆,一也。僻澀求才,二也。細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無墨求染,五也。平畫求長,六也?!?清 沈德潛 說詩晬語卷下:“一變?yōu)?袁中郎 兄弟之詼諧,再變?yōu)?鐘伯敬 譚友夏 之僻澀,三變?yōu)?陳仲醇 程孟陽 之纖佻?!?鄧方 《論詩》詩:“愿言嗣 玉谿 ,自知乃自憐,流易與僻澁,兩兩俱失焉?!?/div>
分類:冷僻晦澀
《漢語大詞典》:疑互
謂文辭晦澀錯亂。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宋大中祥符元年:“手札疑互凡十九事,令五使參議釐正而行之。”
《漢語大詞典》:蔽晦
(1).猶蒙蔽。戰(zhàn)國策·趙策二:“ 奉陽君 相,專權(quán)擅勢,蔽晦先王,獨制官事?!?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19' target='_blank'>《楚辭·九章·惜往日》:“蔽晦君之聰明兮,虛惑誤又以欺。”
(2).謂受蒙蔽而昏暗。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管仲 既死, 桓 德日衰,天戒若曰,伯道將廢…… 桓公 不寤,天子蔽晦。” 顏師古 注:“被掩蔽而暗也?!?br />(3).隱覆晦澀。 清 方苞 《書〈陳氏集說補正〉后》:“余少治《戴記》,見 陳氏 《集説》,於《記》之本指,時有未達而反以蔽晦之者,及得 徐司寇 所刻《集説補正》,而惑之解者過半?!?清 邵懿辰 《贈陳藝叔序》:“方 乾隆 中,俗學橫流,其聰明杰魁之士,相劘而為考證行末之務,名治經(jīng)而經(jīng)日以蔽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