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伏水  拼音:fú shuǐ
游泳?!独m(xù)資治通鑒。卷二一三。元紀(jì)三一。元順帝至正十六年》:「戰(zhàn)于冬瓜堰,大破之,斬首萬千級,俘者數(shù)千,張士信以伏水遁遇。」
《國語辭典》:地宮(地宮)  拼音:dì gōng
地下的宮殿。特指帝王后妃的墓穴?!都t樓夢》第五八回:「這陵離都來往得十來日之功,如今請靈至此,還要停放數(shù)日,方入地宮,故得一月光景?!?/div>
《國語辭典》:地牢  拼音:dì láo
建造在地下的監(jiān)獄。《魏書。卷五八。楊播傳》:「洛周脫津衣服,置地牢下,數(shù)日,欲將烹之,諸賊還相諫止,遂得免害?!?/div>
《國語辭典》:水井  拼音:shuǐ jǐng
往地下打鑿用以取水的深洞。
《漢語大詞典》:沈井
亦作“沉井”。
(1).沉入井中。指 宋 遺民 鄭思肖 將所著《心史》貯以鐵函,置于井中。 思肖 ,號 所南 。 清 黃宗羲 《陳葦庵年伯詩序》:“ 所南 沉井之時,年四十三歲,至七十八歲而卒。沉井以后三十五年,豈其斷手絶筆,乃竟無一篇傳者?”參閱 清 顧炎武 《井中〈心史〉歌》
(2).深基礎(chǔ)或地下結(jié)構(gòu)物的一種型式。先在地面上筑好一段(或全部)井身,放置施工位置,挖去井內(nèi)的土,使它逐漸下沉。以后逐段接長井身,直至沉到預(yù)定深度為止。也做地下的水泵房或水池。或用混凝土填實(shí),作為大型橋梁、重型建筑物的基礎(chǔ)。
《國語辭典》:人孔  拼音:rén kǒng
在蒸汽鍋爐、船的雙層底、下水道、地下管線等,為便于人員出入檢查、維護(hù)與清理的孔道,稱為「人孔」。
《漢語大詞典》:窟泉
地下的泉水。 晉 郭璞 《客傲》:“且夫窟泉之潛,不思云翬;熙冰之采,不羨旭晞?!?/div>
分類:地下泉水
《國語辭典》:香附  拼音:xiāng fù
莎草科「莎草」的地下塊莖。也稱為「香附子」。參見「莎草」條。
《漢語大詞典》:香莎
即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根塊叫香附子,供藥用。 唐 皮日休 《太湖詩·孤園寺》:“香莎滿院落,風(fēng)汎金靃靡?!?元 謝宗可 《漁蓑》詩:“翠結(jié)香莎付釣舟,一竿風(fēng)雨不須愁?!?/div>
《漢語大詞典》:蟄地(蟄地)
謂潛藏在地下。 明 吳承恩 《瑞龍歌》:“神奇自古驚流傳,蟄地飛天總成瑞?!?/div>
分類:潛藏地下
《國語辭典》:暗溝(暗溝)  拼音:àn gōu
安設(shè)地中疏通穢水的溝道。
《漢語大詞典》:掘蠱(掘蠱)
漢武帝 患病, 江充 說是巫蠱為祟,并預(yù)埋桐木人于太子宮地下,然后掘起,以誣陷 戾太子 。見漢書·江充傳。后以“掘蠱”為誣陷帝位繼承人的典故。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褒賜》:“ 天后 致投杼之疑, 中宗 憂掘蠱之變?!?span id="qfn8tav" class="book">《舊唐書·則天皇后紀(jì)》:“ 隋 尚書令 楊素 ,昔在本朝,早荷殊遇……搖動冢嫡,寧唯掘蠱之禍;誘扇后主,卒成請蹯之釁。”
《漢語大詞典》:積泉(積泉)
指埋藏在地下的錢幣。泉,古代錢幣的名稱。漢書·天文志:“大水處,敗軍場,破國之虛,下有積泉,金寳上,皆有氣,不可不察。”
《國語辭典》:投體(投體)  拼音:tóu tǐ
身體伏下禮拜。唐。梁肅〈藥師琉璃光如來畫像贊〉:「自外入者,或疑亂怖,投體膜拜,而不知其粉繪也?!?/div>
《漢語大詞典》:潛演(潛演)
謂水在地下流動。文選·郭璞〈江賦〉:“潛演之所汩淈,奔溜之所磢錯。” 李善 注:“説文曰:‘潛,藏也?!衷唬骸?,水脈行地中。’” 南朝 宋 鮑照 《登大雷岸與妹書》:“北則陂池潛演,湖脈通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