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六行
(1).六個行列。《春秋·隱公五年》“初獻六羽” 唐 孔穎達 疏:“六羽,謂六行之人秉羽舞也?!?br />(2).指 唐 代尚書省下屬的吏、禮、戶、工、刑、兵六部。泛指朝廷官吏。 唐 張籍 《寄梅處士》詩:“擾擾人間是與非,官閑自覺省心機;六行班里身常下,九列符中事亦稀。”
《漢語大詞典》:六行
(1).六種善行。周禮·地官·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婣、任、恤?!?晉 陸云 《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誄》:“六言六行,匪君不肅。” 唐 陳子昂 《申州司馬王府君墓志》:“君三德允章,六行既穆?!?清 錢謙益 《刑科給事中薛大中父約贈徵仕郎刑科給事中制》:“敦六行以重任恤,既以仁厚起家。”
(2).謂水氣運行。管子·幼官:“六行時節(jié),君服黑色,味咸味,聽徵聲,治陰氣,用六數(shù)?!?尹知章 注:“水成數(shù)六,水氣行,君則順時節(jié)而布政也?!?/div>
《分類字錦》:光崇六行
見上注
分類:德范
《國語辭典》:三十六行  拼音:sān shí liù háng
泛指各種行業(yè)。清。徐珂《清稗類鈔。農(nóng)商類。三十六行》:「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yè)也。就其分工而約計之,曰三十六行。」
《國語辭典》:三教  拼音:sān jiào
1.夏代教忠,商代教敬,周代教文,稱為「三教」。見漢。班固《白虎通。卷七。三教》。
2.佛、儒、道三教的合稱。
《漢語大詞典》:三物
(1).猶三事。指六德、六行、六藝。《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xiāng)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圣、義、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鄭玄 注:“物猶事也?!?span id="1pc6cdu" class="book">《左傳·襄公三年》:“ 解狐 得舉, 祁午 得位, 伯華 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夫!” 明 宋濂 《送鄧貫道還云陽序》:“《周官》之制以鄉(xiāng)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所謂三物,若六德、六行、六藝是也?!?清 曾國藩 《送江小帆同年視學湖北序》:“承平既久,法意寖失,郡縣有司不知三物為何事,而教民之任,獨以責之學政與校官?!?br />(2).三種物類。指豕、犬、雞。《詩·小雅·何人斯》:“出此三物,以詛爾斯?!?毛 傳:“三物,豕、犬、鷄也?!?清 錢謙益 《吳德輿次東坡獄中寄子由韻,作丁丑紀聞詩,感而和之》:“孤身豈合投豺虎,三物何當詛犬鷄?!?br />(3).三種。墨子·公孟:“ 公孟子 謂 子墨子 曰:‘君子恭己以待,問焉則言,不問焉則止,譬若鐘然,扣則鳴,不扣則不鳴。’ 子墨子 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耳也?!?/div>
《漢語大詞典》:六等
(1).六個等級。(1)謂爵位有六級。孟子·萬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2)謂國君任用官吏分六等級。 漢 賈誼 新書·官人:“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師,二曰友,三曰大臣,四曰左右,五曰侍御,六曰廝役?!?3)謂人之品行有善、信、美、大、圣、神六等。孟子·盡心下“ 樂正子 二之中四之下也” 漢 趙岐 注:“人有是六等, 樂正子 能善能信,在二者之中、四者之下也。”
(2).指圭上所畫的色彩為六行。禮記·雜記下:“《贊大行》曰:圭,公九寸,侯、伯七寸,子、男五寸。博三寸,厚半寸,剡上左右各寸半,玉也,藻三采六等?!?孔穎達 疏:“三采,朱、白、蒼也。六等,六行也。謂畫上三色,每色為二行,是三采六等?!?/div>
《國語辭典》:裴岑紀功碑(裴岑紀功碑)  拼音:péi cén jì gōng bēi
古隸書,筆勢雄勁生辣,六行,行十字,全稱為「漢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碑為東漢永和二年所立,舊址在新疆巴爾庫爾城西五十里,清雍正年間移置城西北三里關帝廟前。
十六行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四諦之十六行相。略云十六行,又云十六諦觀??喾ㄖ侨痰仁^法也,(參見:道)
【佛學常見辭匯】
四諦的十六行相,簡稱十六行,又叫做十六諦觀,即苦法智忍等十六種觀法。(參見:八忍八智)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由四諦各有四行,則為十六行。法界次第云:「次四諦而辯十六行者,還離四諦開為十六行也。但教門既有總別之殊,故諦有離合之異。欲使修觀之者,取理無謬,故須于四諦之下,各以四行分別,則審實之義。意乃逾明?!雇右孕忻?,行以往趣為義,修此十六觀法,能趣四實之理,故名行也?;驎r從理得名,即十六諦也。
【佛學大辭典】
(術語)能通之義。大要有三種:一有漏道,善業(yè)通人使至善處,惡業(yè)通人使趣惡處,故善惡二業(yè)謂之道。所至所趣之處亦名為道,如地獄等之六道是也。凈土論注上曰:「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為道。」大乘義章八末曰:「所言道者,從因名也。善惡兩業(yè),通因至果,名之為道。地獄等報,為道所詣,故名為道?!苟o漏道,七覺八正等法,能通行人使至涅槃,故謂之道。又行體虛融無礙,故為通之義。以通故,名為道。如道諦,道品,聲聞道,佛道等。梵言菩提是也。大乘義章十六曰:「諸行同體,虛融無礙。名之為通。通故名道?!谷撔x曰:「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咕闵嵴摱逶唬骸傅懒x云何,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華嚴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谷鶚勚w,排除一切障礙,無礙自在,謂之道。涅槃無名論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箖敉琳撟⑾略唬骸傅勒?,無礙道也?!勾蟪肆x章曰:「末伽?!筂a%rga梵語雜名曰:「末哩識?!?br />【佛學常見辭匯】
1。能通的道路。2。真理的意思。3。即梵語所說的菩提或涅槃。4。修行的方法。
八忍八智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此系入于見道觀四圣諦而生,無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識宗謂十六心悉為見道,俱舍宗謂前十五心為見道,后一心為修道,八忍八智者,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集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是也。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十六心,是修四圣諦初生無漏智照見真諦理之位。一、苦法忍,即斷欲界苦諦下見惑之智。二、苦法智,即斷苦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三、集法忍,即斷欲界集諦下見惑之智;四、集法智,即斷集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五、滅法忍,即斷欲界滅諦下見惑之智;六、滅法智,即斷滅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七、道法忍,即斷欲界滅諦下見惑之智;八、道法智,即斷道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九、苦類智忍,即斷上二界(色界和無色界)苦諦下見惑之智;十、苦類忍,即斷苦惑已,而正證理之智;十一、集類忍,即斷上二界集諦下見惑之智;十二、集類智,即斷集惑已,而正證理之智;十三、滅類忍,即斷上二界滅諦下見惑之智;十四、滅類智,即斷滅惑已,而正證理之智;十五、道類智忍,即斷上二界道諦下見惑之智;十六、道類智,即斷道惑已,而正證理之智。此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是見道,最后道類智一心,是攝于修道。信難信之理而不惑叫做忍,施于所觀之法而忍許叫法忍,依此忍許而離惑明理之智叫法智。
十六行相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略云十六行。亦云二八行。(參見:道)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于苦集滅道之四諦各浮四種影像于心而解了之也。見俱舍論二十六,法界次第中之下。
【佛學常見辭匯】
簡稱十六行。(參見:十六行)
【佛學大辭典】
(術語)能通之義。大要有三種:一有漏道,善業(yè)通人使至善處,惡業(yè)通人使趣惡處,故善惡二業(yè)謂之道。所至所趣之處亦名為道,如地獄等之六道是也。凈土論注上曰:「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為道?!勾蟪肆x章八末曰:「所言道者,從因名也。善惡兩業(yè),通因至果,名之為道。地獄等報,為道所詣,故名為道?!苟o漏道,七覺八正等法,能通行人使至涅槃,故謂之道。又行體虛融無礙,故為通之義。以通故,名為道。如道諦,道品,聲聞道,佛道等。梵言菩提是也。大乘義章十六曰:「諸行同體,虛融無礙。名之為通。通故名道。」三論玄義曰:「至妙虛通,目之為道。」俱舍論二十五曰:「道義云何,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谷A嚴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谷鶚勚w,排除一切障礙,無礙自在,謂之道。涅槃無名論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凈土論注下曰:「道者,無礙道也?!勾蟪肆x章曰:「末伽?!筂a%rga梵語雜名曰:「末哩識?!?br />【佛學常見辭匯】
1。能通的道路。2。真理的意思。3。即梵語所說的菩提或涅槃。4。修行的方法。
十六行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四諦之十六行相。略云十六行,又云十六諦觀。苦法智忍等十六之觀法也,(參見:道)
【佛學常見辭匯】
四諦的十六行相,簡稱十六行,又叫做十六諦觀,即苦法智忍等十六種觀法。(參見:八忍八智)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由四諦各有四行,則為十六行。法界次第云:「次四諦而辯十六行者,還離四諦開為十六行也。但教門既有總別之殊,故諦有離合之異。欲使修觀之者,取理無謬,故須于四諦之下,各以四行分別,則審實之義。意乃逾明?!雇右孕忻撸幸酝榱x,修此十六觀法,能趣四實之理,故名行也?;驎r從理得名,即十六諦也。
六行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有佛之六行與外道之六行。佛之六行,六度之行也。金剛?cè)两?jīng)曰:「大力菩薩言:云何六行?愿為說之。佛言:一者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回向行,五者十地行,六者等覺行。」性靈集八曰:「牟尼善逝,開六行于娑婆?!雇獾乐校阂蛔责I外道,二投淵外道,三赴火外道,四自坐外道,五寂默外道,六牛狗外道也。見涅槃經(jīng)十六,智度論五,三藏法數(shù)二十七。又,外道之六行觀也。
【佛學常見辭匯】
1。指佛之六行,即十信行、十住行、十行行、十回向行、十地行、等覺行。2。外道之六行是:自餓外道、投淵外道、赴火外道、自坐外道、寂默外道、牛狗外道。
六行觀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以有漏智次第斷下地之惑之法也。蓋三界分為九地,比較下地與上地,下地者粗也,苦也,障也,觀而厭之。上地者靜也,妙也,離也,觀而欣之。依此厭欣之力,次第斷下地之惑也。故亦謂之厭欣觀。但依如此上下對望之厭欣力,不能斷第九有頂?shù)刂螅员藶楦藢Ρ戎系毓室?,斷有頂?shù)刂?,必依觀四諦之無漏智。外道以此六行觀斷下地之修惑,乃至生有頂?shù)兀ㄒ娀蠓潜酥鶖?,又非受生之因)。佛在菩提樹下,以無漏道,斷有頂?shù)刂娦薅螅耙嘞纫源肆杏^斷下八地之見修二惑也。是之謂五部合斷(五部者,分見惑于四諦而為四部,修惑為一部)。俱舍論二十四曰:「世俗無間及解脫道,如次能緣下地上地,為粗苦障及靜妙離?!馆o行六曰:「言世智者,依于世禪六行厭欣。」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云六行觀:謂厭下苦粗障,欣上勝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觀。
一、厭苦觀 謂思惟身中所起心數(shù),緣于貪欲,不能出離,是為因。若復思欲界報身,饑渴寒熱,病痛刀杖等種種所逼,是為果。此苦因苦果,皆須厭惡也。
二、厭粗觀 謂思惟欲界五塵,能起眾惡,是為因粗。復思此身為三十六物之所成就,是為果粗。粗因粗果,皆須厭惡也。
三、厭障觀 謂思惟煩惱障覆真性,不能顯發(fā),是為因障。復思此身質(zhì)礙,不得自在,是為果障。因障果障,皆須厭惡也。
四、忻勝觀 謂既厭欲界下劣貪欲之苦,即忻初禪上勝禪定之樂,是為因勝。復厭欲界饑渴等苦,即忻初禪禪味之樂,是為果勝。得樂勝苦,皆須忻喜也。
五、忻妙觀 謂既厭欲界貪欲五塵之樂,心亂馳動為粗,即忻初禪禪定之樂,心定不動,是為因妙。復厭欲界臭穢之身,如鏡中像,雖有形色,無有質(zhì)礙,是為果妙。得妙勝粗,皆須忻喜也。
六、忻出觀 謂既厭欲界煩惱蓋障,即忻初禪心得出離,是為因出。復厭欲界之身,質(zhì)礙不得自在,即忻初禪獲得五通之身,自在無礙,是為果出。得出勝障,皆須忻喜也。
【三藏法數(shù)】
(出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謂厭下苦粗障,欣上勝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觀。
〔一、厭苦觀〕,謂思惟身中所起心數(shù),緣于貪欲,不能出離,是為因苦。復思欲界報身,饑渴寒熱,病痛刀杖等種種所逼,是為果苦??嘁?、苦果,皆須厭惡也。(心數(shù)者,受、想、行也。)
〔二、厭粗觀〕,謂思惟欲界五塵,能起眾惡,是為因粗,復思此身為三十六物屎尿臭穢之所成就,是為果粗。粗因、粗果,皆須厭惡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三十六物者,外相十二,謂發(fā)、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也。身器十二,謂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也。內(nèi)含十二,謂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
〔三、厭障觀〕,謂思惟煩惱障覆真性,不能顯發(fā),是為因障。復思此身質(zhì)礙,不得自在,是為果障。因障、果障、皆須厭惡也。
〔四、忻勝觀〕,謂既厭欲界下劣貪欲之苦,即忻初禪上勝禪定之樂,是為因勝。復厭欲界饑渴等苦,即忻初禪禪味之樂,是為果勝。得樂勝苦,皆須忻喜也。
〔五、忻妙觀〕,謂既厭欲界貪欲五塵之樂,心亂馳動為粗,即忻初禪禪定之樂,心定不動,是為因妙。復厭欲界臭穢之身為粗,即忻受得初禪之身,如鏡中像,雖有形色,無有質(zhì)礙,是為果妙。得妙勝粗,皆須忻喜也。
〔六、忻出觀〕,謂既厭欲界煩惱蓋障,即忻初禪心得出離,是為因出。復厭欲界之身質(zhì)礙不得自在,即忻初禪獲得五通之身自在無礙,是為果出。得出勝障,皆須忻喜也。(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也。)
四諦十六行相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觀四諦一諦各有四種之行相,合為十六行相。(參見:十六行相)
【佛學常見辭匯】
小乘行者修三賢至四善根的煖位,已徹見四諦真理,更進而達頂位,須觀四諦十六行相,每一諦皆有四種行相,要一一觀之分明方可。
┌苦:(觀此身是苦)
│空:(觀因緣所生故空。)
┌苦 諦─┤無常:(觀因緣假成,故生滅無常。)
│    └無我:(觀因緣假成,故無我體。)
│    ┌集:(觀招集苦果。)
四 │    │因:(觀苦果之因。)
諦 │集 諦─┤生:(觀苦果生,相繼存在。)
十 │    └緣:(觀諸緣成就苦果。)
六─┤    ┌滅:(觀諸漏已盡,生死斷滅。)
行 │    │靜:(觀三毒皆無,此心不亂,有明照作用,故靜。)
相 │滅 諦─┤妙:(觀出離三界,無諸憂患,故妙。)
│    └離:(觀一切災害,皆已遠離。)
│    ┌道:(觀八正道,可至涅槃。)
│    │如:(道契正理,故如。)
└道 諦─┤行:(由此萬行,以趣涅槃。)
└出:(由此圣道,以出生死。)
十六行相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略云十六行。亦云二八行。(參見:道)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于苦集滅道之四諦各浮四種影像于心而解了之也。見俱舍論二十六,法界次第中之下。
【佛學常見辭匯】
簡稱十六行。(參見:十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