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先道
猶先導(dǎo)。周禮·夏官·職方氏:“及王之所行,先道,帥其屬而巡戒令?!?鄭玄 注:“先道,先由王所從道居前,行其前日所戒之令?!?賈公彥 疏:“此謂王將發(fā)行之時,即在王前巡行,前日所施戒令豫備之,等如前所施以不?!?span id="5843c3s" class="book">《左傳·哀公二十五年》:“夫見君之入也,將先道焉?!?杜預(yù) 注:“若見君有入勢,必道助之?!眳⒁姟?先導(dǎo) ”。
先世醫(yī)師。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陽慶 ﹞有古先道遺傳 黃帝 、 扁鵲 之脈書?!?/div>
《國語辭典》:先導(dǎo)(先導(dǎo))  拼音:xiān dǎo
1.本指在前引路。后泛指引領(lǐng)、指導(dǎo)。《楚辭。嚴(yán)忌。哀時命》:「使梟楊先導(dǎo)兮,白虎為之先后?!?jié)h。司馬相如〈大人賦〉:「使五帝先導(dǎo)兮,反大壹而從陵陽?!?br />2.率先引導(dǎo)群眾的人。如:「他是革命運動的先導(dǎo)?!?/div>
《國語辭典》:倡始  拼音:chàng shǐ
首先倡導(dǎo)。《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馀傳》:「陳王奮臂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響應(yīng)?!埂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又上書歸孝哀皇帝所益封邑,入錢獻田,殫盡舊業(yè),為眾倡始。」
《國語辭典》:引線(引線)  拼音:yǐn xiàn
1.縫衣針。
2.從中引導(dǎo)媒介的人?!段拿餍∈贰返诙换兀骸冈瓉砟鞠僧?dāng)過幾年闊幕友,很認(rèn)得幾省的督撫,清抱合官場來往,盡是他從中做引線的?!埂赌鹾;ā返诰呕兀骸附衤犚姇f中國語,這是絕好的引線了。」
3.替人拉攏、介紹。《醒世姻緣傳》第四回:「也還要晚生與他引引線,扯扯牽兒。」
4.內(nèi)線、眼線。《野叟曝言》第三六回:「若不是盜賊引線,就是撞鐘太歲,只嚴(yán)審他,便知端的?!?br />5.引火線、導(dǎo)火線。
《國語辭典》:先鋒(先鋒)  拼音:xiān fēng
1.戰(zhàn)時率先迎敵的人或部隊?!段宕菲皆挕L剖?。卷上》:「吐蕃凡有戰(zhàn)攻的事,必驅(qū)使沙陀軍向前,做著先鋒。」《三國演義》第五回:「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guān)挑戰(zhàn)?!?br />2.泛指一切事物的開創(chuàng)者或領(lǐng)先者。如:「這些設(shè)計師是領(lǐng)導(dǎo)流行的先鋒?!?/div>
《漢語大詞典》:識途(識途)
認(rèn)識道路。比喻富有經(jīng)驗,能為先導(dǎo)。 清 趙翼 《重赴鹿鳴宴恭記》詩之四:“智可識途推老馬,才慚橫海掉長鯨。” 李文元 《婚事》:“輕車熟路,不用人管,識途的老牛順著車道前進著?!眳⒁姟?識途老馬 ”。
《國語辭典》:識途老馬(識途老馬)  拼音:shì tú lǎo mǎ
稱經(jīng)驗豐富的人。參見「老馬識途」條?!秲号⑿蹅鳌返谝蝗兀骸讣瘸心阋晕覟樽R途老馬,我卻有無多的幾句話,恐你不信?!?/div>
《漢語大詞典》:曉聲(曉聲)
(1).指曉鼓之聲。 唐 李賀 《官街鼓》詩:“曉聲隆隆催轉(zhuǎn)日,暮聲隆隆呼月出。”
(2).喻先導(dǎo)者的聲音。 魯迅 《墳·科學(xué)史教篇》:“惟苓落既久,思想大荒,雖冀履前人之舊跡,亦不以猝得,故直近十七世紀(jì)中葉,人始誠聞夫曉聲?!?br />(3).懂得音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漢語大詞典》:福先
福的先導(dǎo)。指善。《莊子·刻意》:“不為福先,不為禍?zhǔn)迹卸髴?yīng)?!?成玄英 疏:“夫善為福先,惡為禍?zhǔn)肌!?三國 魏 曹植 《精微篇》:“備禮饗神祇,為君求福先?!?/div>
《漢語大詞典》:先行者
先遣者,先驅(qū)
前輩;先導(dǎo)者。例如:紀(jì)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國語辭典》:幢隊(幢隊)  拼音:chuáng duì
軍隊中掌旗作先導(dǎo)的隊伍?!赌鲜贰>砦迦?。梁武帝諸子傳。武陵王紀(jì)傳》:「便騎射,尤工舞槊。九日講武,躬領(lǐng)幢隊?!?/div>
《國語辭典》:導(dǎo)板(導(dǎo)板)  拼音:dǎo bǎn
一種戲曲唱腔中的特定板式。由散板或原板的上句演變而來,曲調(diào)高揚,節(jié)奏伸展。常在慢板前面,具有引子或叫板的性質(zhì),成為戲曲的先導(dǎo)部分,如平劇中的西皮導(dǎo)板和二黃導(dǎo)板。此外,尚用在不同板式的轉(zhuǎn)換,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功用,如晉劇的倒板、秦腔的二倒板。也作「倒板」。
《國語辭典》:老馬識途(老馬識途)  拼音:lǎo mǎ shì tú
春秋時齊相管仲,隨桓公出征,在回程時迷路,于是讓老馬走在前頭,其馀人馬跟隨在后,終于找到原路。典出《韓非子。說林上》。后稱經(jīng)歷豐富練達的人。也作「識途老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