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不適(不適)  拼音:bù shì
不舒服、不舒暢。唐。李商隱 登樂游原詩:「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div>
《國語辭典》:不臻  拼音:bù zhēn
1.不至?!段倪x。左思。吳都賦》:「畢天下之至異,訖無索而不臻?!?br />2.不成功。《文選。賈誼。吊屈原文》:「彼人事之大造,夫何往而不臻?!?br />3.不周到、不周備?!段倪x。劉琨。答盧諶詩》:「之子之往,四美不臻。」元。王曄《桃花女》第三折:「那任二公的女兒性子,好生利害,倘或禮物有些不臻,打?qū)⑵饋?,我在后面好溜?!?/div>
《漢語大詞典》:不格
(1).不至。逸周書·和寤:“后降惠于民,民罔不格,惟風(fēng)?!?br />(2).不可相斗。逸周書·武稱:“窮寇不格。” 孔晁 注:“格,斗也?!?朱右曾 校釋:“格謂相拒捍也?!?span id="tnj4o9z" class="book">《史記·張儀列傳》:“且夫為從者,無以異於驅(qū)群羊而攻猛虎,虎之與羊不格明矣?!?/div>
《漢語大詞典》:不暨
(1).不與。書·盤庚中:“曷不暨朕幼孫有比,故有爽德?!?蔡沉 集傳:“汝何不與朕幼小之孫同遷乎?故汝有失德?!?br />(2).不至。國語·周語中:“若七德離判,民乃攜貳,各以利退,上求不暨,是其外利也?!?韋昭 注:“暨,至也?!?/div>
分類:不與不至
《國語辭典》:不周  拼音:bù zhōu
1.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名。參見「不周山」條?!冻o。屈原。離騷》:「路不周以左轉(zhuǎn)兮,指西海以為期?!?jié)h。王逸。注:「不周,山名,在昆崙西北轉(zhuǎn)行也?!?br />2.西北風(fēng)?!段倪x。揚雄。羽獵賦》:「帝將惟田于靈之囿,開北垠受不周之制?!固啤@钌?。注:「西北為不周風(fēng),謂冬時也。」
3.不合。《楚辭。屈原。離騷》:「雖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遺則?!埂段倪x。班固。典引》:「司馬相如洿行無節(jié),但有浮華之辭,不周于用。」
4.不至。《文選。班固。幽通賦》:「道脩長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唐。李善。注:「曹大家曰:『夐,遠(yuǎn)渺也。周,至也。』」《文選。曹植。贈王粲詩》:「重陰潤萬物,何懼澤不周。」
5.疏忽、不周全?!都t樓夢》第四五回:「接待不周,禮數(shù)粗忽?!?/div>
《國語辭典》:不周風(fēng)(不周風(fēng))  拼音:bù zhōu fēng
西北風(fēng)。傳說中西北有不周山,因山缺壞不周,風(fēng)自此山出,故以山命名?!妒酚洝>矶?。律書》:「不周風(fēng)居西北,主殺生?!?/div>
《國語辭典》:不周山  拼音:bù zhōu shān
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據(jù)聞在上古時代,共工與顓頊為爭奪帝位,一怒之下,擊壞天柱,致此山缺壞不周,故稱為「不周山」?!痘茨献?。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崇岳之山?!?/div>
《國語辭典》:不造  拼音:bù zào
1.不善、不淑。《詩經(jīng)。周頌。閔予小子》:「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谷龂?。曹植〈王仲宣誄〉:「皇家不造,京室隕顛。」
2.不往,不至。唐。韓愈〈送高閒上人序〉:「不造其堂,不嚌其胾?!?/div>
分類:不幸不至
《國語辭典》:采綠(采綠)  拼音:cǎi lù
《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采綠,刺怨曠也?!够蛑竸谟谑氯苏叨柬姟J渍露錇椋骸附K朝采綠,不盈一匊?!?/div>
《漢語大詞典》:無跌(無跌)
不至失誤。 三國 魏 嵇康 《難〈宅無吉兇攝生論〉》:“子徒知此為賢于安須臾,與求乞胡;而不知制賊病于無形,事功幽而無跌也?!?/div>
分類:不至失誤
《國語辭典》:小懲大誡(小懲大誡)  拼音:xiǎo chéng dà jiè
語本《易經(jīng)。系辭下》:「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挂庵^受到小懲罰,而有大警誡的作用,可免將來再重犯過錯?!段簳?。卷九七。島夷桓玄傳》:「猶冀玄當(dāng)洗濯胸腑,小懲大誡,而狼心弗革,悖慢愈甚,割據(jù)江湘,擅威荊郢?!挂沧鳌感痛蠼洹?。
《漢語大詞典》:愆懸(愆懸)
謂失期不至。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四年:“若糧廩愆懸,情見勢屈,必不戰(zhàn)自敗。”
分類:失期不至
《漢語大詞典》:警跡人(警跡人)
元 制,凡犯盜竊或強(qiáng)盜初犯、罪不至死者,在其項、臂刺字,列入特殊戶籍,加以監(jiān)督,稱之為“警跡人”。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二折:“那里有刺了臂的 王仲宣 ,黥了額的 司馬遷 ,那里有警跡人 賈生 、 子建 ?!?span id="zzujcvz" class="book">《元史·刑法志二》:“諸有司承告被盜,輒將警跡人,非理枉勘身死,卻獲正賊者,正問官笞五十七,解職?!币嗍》Q“ 警跡 ”。 元 黃溍 《青陽縣尹徐君墓志銘》:“有僧某者,通民婦,為其夫所擊毆而銜之。適有遭劫殺者,賊弗得,僧為飛書誣其夫及有他怨隙者七人,故以書墮邏卒家。七人中或以罪黥,卒得之曰:‘此警跡也?!虿吨尾灰?。君察其寃?!眳㈤?span id="sxml0tf" class="book">《元史·刑法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