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8典故 2詞典 5其它 41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沈佺期
 
宋之問


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陰何尚清省,沈宋歘聯(lián)翩。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偓佺


舊題漢·劉向《列仙傳》卷上《偓佺》
偓佺者,槐山采藥父也。好食松實。形體生毛,長數(shù)寸。兩目更方。能飛行逐走馬。以松子遺堯,堯不暇服也。松者,簡松也。時受服者,皆至二三百歲焉。

例句

本自依迦葉,何曾藉偓佺。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偓佺 朝代:遠(yuǎn)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遠(yuǎn)古帝堯時人。槐山采藥者。食松實,體生毛,能飛行逐奔馬。曾以松子贈堯,堯不暇食,時人食之者,皆壽二三百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99 【介紹】: 東晉弘農(nóng)華陰人。沉勇果勁,少仕軍府。成帝咸康中,先后擊走前秦苻堅將潘猛、竇沖,悉降其眾。自湖城入潼關(guān),累戰(zhàn)皆捷,進(jìn)號龍驤將軍。荊州刺史殷仲堪引為司馬。官至雍州刺史。朝廷離間仲堪、佺期與桓玄,加玄都督荊州四郡。安帝隆安三年,玄先攻仲堪,佺期馳軍援之,力戰(zhàn)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2 【介紹】: 唐汝州郟城人,字麟德。累官主客員外郎。睿宗延和初,為左羽林大將軍、幽州都督,封會稽公。征奚時戰(zhàn)敗被殺。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麟德,汝州郟城(今河南郟縣)人。歷官主客員外郎。睿宗延和初(712),為左羽林大將軍、幽州都督。封會稽公。征奚時戰(zhàn)敗被殺。事跡散見《新唐書·孫處約傳》附與《宰相世系表三下》、《唐詩紀(jì)事》卷一二、《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二六?!?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景佺。唐冀州武邑人,初名元方,后改現(xiàn)名。舉明經(jīng)第。累擢司刑丞,與徐有功、來俊臣、侯思止專治詔獄,時稱遇徐、杜者生,遇來、侯者死。武周延載元年,以檢校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則天嘗季秋出梨花示宰相,以為祥,眾賀之,景儉獨以為草木黃落,而木復(fù)花,是瀆陰陽,則天稱其為真宰相。以事貶秦州刺史。圣歷元年,復(fù)拜相。尋罷為秋官尚書,出為并州長史,道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3? 【介紹】: 唐相州內(nèi)黃人,字云卿。高宗上元二年進(jìn)士。武則天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yù)修《三教珠英》。由協(xié)律郎累除給事中、考功員外郎。中宗神龍初,坐贓配流嶺表。后召授起居郎,加修文館直學(xué)士,常侍宴宮中。歷中書舍人、太子詹事。工詩,尤長七言,始定七律體制。詩與宋之問齊名,時號“沈宋”。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56—715 字云卿,排行三,相州內(nèi)黃(今河南內(nèi)黃)人。官終太子少詹事,世稱沈詹事。高宗上元二年(675)進(jìn)士及第,任協(xié)律郎。武周時為通事舍人,曾與修《三教珠英》。大足元年(701)遷考功員外郎,次年,復(fù)遷給事中。四年坐賄入獄,旋獲釋。次年,中宗復(fù)辟,坐阿附張易之流驩州,越明年,遇赦北返。景龍中,以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xué)士,歷中書舍人,終太子少詹事,約當(dāng)玄宗開元初。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唐才子傳》卷一。佺期與宋之問齊名,并稱沈宋。于律體定型,其功尤偉,時稱“蘇(味道)李(嶠)居前,沈宋比肩”(《新唐書·宋之問傳》),而佺期之與七律形成較之問作用更大,為王維前唐代七律創(chuàng)作成就最著者。其所作,雖多奉和應(yīng)制,而每能心與境會,自鑄秀句。五律如《游少林寺》、《銅雀臺》,或清麗警秀,或吞吐含芳;七律如《興慶池侍宴應(yīng)制》、《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均攬景闊遠(yuǎn),詞氣飛動。凡此均承上官儀而轉(zhuǎn)變,初見開宕起伏之工。又七律《龍池篇》、《獨不見》,一氣盤旋,含秀俊于古雅,最能見出七律由駢儷化歌行蛻出之步武。南貶中所作,更承四杰之緒,題材擴大,洗削鉛華,如五律《過七盤嶺》、《嶺表逢寒食》,七律《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等,均通篇沉摯,清麗中見凄惋抑郁,下啟張說,得盛唐先聲。此外七古《入少密溪》整麗雖不脫初唐體格,而盡去浮詞膚言,由即目之秀景,婉轉(zhuǎn)以見清遠(yuǎn)之意,為當(dāng)時僅見,預(yù)示王維《桃源行》一路格調(diào)。張說稱:“沈三兄詩,直須還他第一”(《隋唐嘉話》卷下),可見當(dāng)時聲望之高。原集10卷,久佚,明王廷相輯為《沈詹事詩集》7卷。明以來各本多作2卷。宋人又著錄5卷本,有抄本傳世。注本有今人陶敏《沈佺期集校注》。《全唐詩》編其詩為3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2首,斷句4聯(lián)。
唐詩匯評
沈佺期(656?-714),字云卿,相州內(nèi)黃(今屬河南)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進(jìn)士第。武后荃歷中累遷通事舍人,轉(zhuǎn)考功員外郎,授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中宗景龍間,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xué)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佺期工詩,尤長于律體,與宋之問并稱“沈宋”。有《沈佺期集》十卷,已佚。今存清抄本《洸云卿文集》五卷。又有《沈詹事詩集》七卷,乃明人所輯。《全唐詩》編詩三卷。
詞學(xué)圖錄
沈佺期(656-714) 字云卿。相州內(nèi)黃(今屬河南)人。上元二年進(jìn)士及第。由協(xié)律郎累遷考功員外郎。曾因受賄入獄,后復(fù)職,遷給事中。中宗即位,因諂附張易之,被流放。神龍三年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xué)士,常侍宮中。后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與宋之問齊名,并稱"沈宋",史論以為律詩體制定型代表詩家。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輯有《沈佺期集》。曾作《回波樂》詞。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五
佺期。相州內(nèi)黃人。第進(jìn)士。神龍中歷官太子詹事。開元初卒。

作品評論

《唐詩品》
云卿詩,其命意周委,如雪舞巖林,隨形宛轉(zhuǎn),無象不得,其??詞麗則,如春在瑤池,氣色照映,自含華態(tài),可謂意象縱橫、同鋒姿媚者也。其拙語如田家,而殊深俊朗;其形器如木石,而更被華要。仰承貞觀,彌見周留:俯待開元,先咀意旨。曠代高之,無以為過。置之往哲之中,豈但叔源失步,明遠(yuǎn)變色者耶!
《沈詩評》
沈詩五言宛麗,迥出一時。
《藝苑卮言》
五言至沈、宋,始可稱律。律為音律、法律,天下無嚴(yán)于是者,知虛實平仄不得任情而度,明矣。二君正是敵手,排律用韻穩(wěn)妥,事不傍引,情無牽合,當(dāng)為最勝。摩詰似之,而才小不逮。少陵強力宏蓄,開合排蕩,然不無利鈍。馀子紛紛,未易悉數(shù)也。
詩鏡總論
沈佺期吞吐含芳,安詳合度,亭亭整整,喁喁叮叮,覺其句自能言,字自能語,品之所以為美。蘇、李法有馀閑,材之不逮遠(yuǎn)矣。
《詩源辨體》
初唐七言古,自王、盧、駱再進(jìn)而為沈、宋二公,宋、沈調(diào)雖漸純,語雖漸暢,而舊習(xí)未除。……然析而論之,沈氣為促,宋實勝之。
《詩源辨體》
七言古,沈如“水晶簾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銀漢回”、“燕姬彩帳芙蓉色,秦子金爐蘭麝香”、“燈華灼燦九衢映、香氣氤氳百和然”、“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讓鏡臺”、“玳瑁筵中別作春,瑯玕窗里翻成晝”等句,偶偭極工,語皆富麗,與王、盧、駱相類者也。
《詩源辨體》
五言自王、楊、盧、駱,又進(jìn)而為沈、宋二公,沈、宋才力既大,造詣始純,故其體盡整栗,語多雄麗,而氣象風(fēng)格大備,為律詩正宗?;騿枺阂匀脘浻^沈宋五言律,制作實工,而后人獨推盛唐,何耶?曰:盛唐五言律入圣者,雖人止數(shù)篇,然化機流行,在在而是。沈宋制作雖工,而化機尚淺,此升堂、入室之分也。
《唐律消夏錄》
沈、宋工力悉敵,確是對手。其高妙不及射洪,遒密不及必簡,然閑情別緒,句剪字裁,已極文人之致。若沈雖沉切處時有軒豁,宋雖顯露處更覺粘滯,此則兩人心地中事也。
《載酒園詩話又編》
古稱沈為靡麗,今觀之,乃見樸厚耳?!粯愫褡允浅跆骑L(fēng)氣,不足矜,當(dāng)取其厚中帶動,樸而特警者。如《芳樹》、《和趙麟臺元志春情》、《嘆獄中無燕》、《和元萬頃臨池玩月》,最其振拔。
《載酒園詩話又編》
長律至沈而工,較杜、宋實為嚴(yán)整。然唯“盧家少婦”篇首尾溫麗,馀亦中聯(lián)警耳。結(jié)語多平熟,易開人淺率一路,若從此入手,恐不高。
圍爐詩話
沈、宋諸公七律之高華典重,以應(yīng)制故,然非諸詩皆然,而可立為初唐之體也?
《唐詩英華》
七律肇自唐初,工于沈、宋,浸淫漸盛,率務(wù)高華。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陳德公先生曰:沈、宋上接六代,下開盛唐,進(jìn)綺麗而益工,運便妍而極秀。音韻吐含,溫婉不迫;姿態(tài)流媚,生溢行間。王、岑由此準(zhǔn)繩,錢、劉亦共嗣續(xù)。唐代正音,端在是爾。濟南止拔華亮,不錄尖新,所謂崇雅味于生致者歟?
《石州詩話》
沈、宋律句勻整,格自不高。杼山目以“射雕手”,當(dāng)指字句精巧勝人耳。
《石州詩話》
沈、宋應(yīng)制諸作,精麗不待言,而尤在運以流宕之氣。此元自六朝風(fēng)度變來,所以非后來試帖所能幾及也。
三唐詩品
其源亦出謝、沈,植骨清隱,舒芬華秀,在考功之亞,名并當(dāng)時。律體特取風(fēng)神,開盛唐之派。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76—958 【介紹】: 五代時僧。銅臺永濟人。九歲于臨清王舍城寺出家。受戒后,往滑州明福寺,從彥暉學(xué),為一門之冠。尋住汴京萬歲百法院,化行河淮間,前后飯僧三十萬。晚住魏府觀音院。魏帥陳思讓篤志歸依,表薦賜紫,署號歸政。晚年頗學(xué)歐王書體。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三)
張姓。鄴之永濟人。九歲獲事師于臨清王舍城寺。暨受具戒??饲诜鹗隆Ub經(jīng)之暇。禮拜旋繞。必晝?nèi)谷?。不少廢。已而本師遣從滑臺明福寺暉公。聽習(xí)未期月。頓領(lǐng)玄要。暉公之門。疇昔號為杰然者。數(shù)十輩。皆出其下。于是徇睢陽之請。法澤霶霈矣。久之汴都信士舍宅。筑萬歲百法院致居之。隨赴諸檀。所得襯施。前后齋僧三十萬。天雄軍戴張郭三氏。以觀音院召。抑其衰莫疲薾之時乎。佺于百法尤淹貫。登座辯給。初不臨文。每覽大藏。以輔知見。諷誦誠愨。當(dāng)深夜無人聲?;蚵剳敉狻椫纲潎@者。魏帥陳君思讓篤志歸向。表薦得紫衣歸政大師號。顯德五年。年八十有三矣。忽命弟子奉晏等。造木輿曰。必以西方禮。阇維我。其年十一月十一日。奄爾而逝。塔其遺骨焉。
宋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篇第二之四
釋智佺。姓張氏。銅臺永濟人也。九歲于鄴都臨清王舍城寺事師。暨受具戒身器挺然八尺面色玉如。行步若舒雁。言音如扣鐘。人望之凜然。僉曰。美丈夫也。恒誦諸經(jīng)晝?nèi)谷Y佛無闕。本師知其法器。遣往滑臺。抵明福寺就暉師講肆。期月頓見諸法體用。喜不自任。時暉之門生炮勇炰干者數(shù)十員。皆出佺之下。徇睢陽人請講。未久又今東京。遇信士舍宅為萬歲百法院。由此洛京陳許徐宿維青琴臺咸樂請其敷演。自鳩聚檀嚫。前后飯僧三十萬。天雄軍戴張郭三家。同建觀音院命居之。佺敏利之性天資。初終講百法論可百許遍。登法座多不臨文。懸述辯給。后三過覽大藏經(jīng)以輔見知。其誦諷經(jīng)咒也。嘗聞戶外闃然有彈指聲者。感鬼神贊嘆歟。魏帥陳君思讓。篤志歸依。表薦紫衣師號曰歸政。殆臨八十一而剋意學(xué)歐王書體。僅入能妙?;騿栔?。曰吾習(xí)來生字耳。顯德五年年八十三。呼弟子奉晏等囑累令造木輿一所歛送阇維。至其年十一月十一日奄終。奉木塔舉高三丈馀??v燎時有白鶴哀鳴紫云旋覆。收拾舍利建塔緘焉。
崔偓佺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8—1006 【介紹】: 宋開封封丘人。勵精強學(xué),博通經(jīng)義。與兄崔頤正同舉進(jìn)士。太宗淳化中歷福州連江尉,判國子監(jiān)李至奏為直講。與頤正及孫奭等重校二《傳》、二《》、《孝經(jīng)》、《論語》、《爾雅》七經(jīng)。真宗咸平二年,帝至國學(xué),召偓佺說《尚書》。景德后令講《道德經(jīng)》,日于崇文院侯對。著有《帝王手鑒》,注曹唐《大游仙詩》。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沈佺,與張玉娘為中表親,曾定婚約。未婚,感寒疾卒,年二十二。事見明王詔《張玉娘傳》。
《漢語大詞典》:偓佺
古傳說中的仙人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偓佺 之倫暴於南榮?!?司馬貞 索隱引 韋昭 曰:“古仙人,姓 偓 。” 漢 劉向 列仙傳·偓佺:“ 偓佺 者, 槐山 採藥父也,好食松實,形體生毛,長數(shù)寸,兩目更方,能飛行逐走馬?!?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本自依 迦葉 ,何曾藉 偓佺 ?!?宋 蘇軾 《山坡陁行》:“仙人 偓佺 自言其居瑤之圃,一日一夜飛相往來不可數(shù)。” 清 孫枝蔚 《贈林茂之》詩之一:“好與 偓佺 為伴侶,不須更謁 信陵君 。”
分類:偓佺仙人
《漢語大詞典》:佺喬(佺喬)
偓佺 與 王子喬 的合稱。皆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明 屠隆 《綵毫記·游玩月宮》:“蛻盡炎囂,颯爾神超,煞強似濯魄冰壺,換骨 佺 喬 ?!?/div>
分類:偓佺仙人
《國語辭典》:沈佺期  拼音:shěn quán qí
人名。字云卿,生年不詳,約卒于玄宗開元初。唐相州內(nèi)黃人(今河南?。?,高宗上元間進(jìn)士,武后時任修文館學(xué)士,工五言詩,辭情靡麗,與宋之問齊名,時號「沈宋」。有文集十卷傳于世。
《漢語大詞典》:期佺
傳說中仙人 安期 、 偓佺 的并稱。 宋 程俱 《到官兩月四走山野》詩:“我今正坐五斗米,悔不辟粒從 期佺 。”參見“ 安期 ”、“ 偓佺 ”。
《分類字錦》:偓佺食和
王儉和蕭子良高松賦偓佺食和而輔性墨翟昌言于宋圍
分類:
《漢語大詞典》:沈宋
唐 詩人 沈佺期 、 宋之問 的并稱。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 陰 何 尚清省, 沈 宋 歘聯(lián)翩?!?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詩體:“《風(fēng)》、《雅》、《頌》既亡,一變而為《離騷》,再變而為 西漢 五言,三變而為歌行,四變而為 沈 宋 ?!?清 趙翼 甌北詩話·七言律:“ 唐 初 沈 宋 諸人益講求聲病,於是五七律遂成一定格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