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句因包含“武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武侯
第 14 句因包含“渭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渭濱
第 17 句因包含“旰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旰食
第 24 句因包含“將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將星
第 29 句因包含“尚父”,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尚父
第 30 句因包含“阿衡”,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阿衡
第 32 句因包含“蕭張”,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蕭張
第 44 句因包含“甘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甘棠
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 中唐 · 裴度
四言詩 出處: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八
度嘗讀舊史。詳求往哲?;?span id="ki5xz0f" class='bold'>秉事君之節(jié)。無開國之才。得立身之道。無治人之術。四者備矣。兼而行之。則丞相諸葛公其人也。公本系在策。大名蓋天地。不復以云。當漢祚衰陵。人心競逐。取威定霸者。求賢不及。藏器在身者。擇主而后動。公是時也。躬耕南陽。自比。我未從虎。時稱臥龍。詩曰。潛雖伏矣。亦孔之炤。故州平心元直神交。洎乎三顧而許以驅馳。一言而定機勢。繇是翼扶劉氏。纘承舊服。結吳抗魏。擁蜀稱漢。刑政達于荒外。道化行乎域中。誰謂阻深。殷為強國。誰謂遳脆。勵為勁兵。則知地無常形。人無常性。自我而作。若金在镕。故九州之地。魏有其七。我無其一。由僻陋而啟雄圖。出封疆以延大敵財用足而不曰浚我以生。干戈動而不曰殘人以逞。其厎定南方也。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震謺諸夏也。不敢角其勝負。而止候其存亡。法加于人也。雖死徙而無怨。德及于人也。雖奕葉見思。此所謂精義入神。自誠而明者矣。若其人存。其政舉。則四海可平。五服可傾。而陳壽之評。未極能事。崔浩之說。又詰其成功。此皆以變詐之略。論節(jié)制之師。以進取之方。語化成之道。不其謬歟。夫委棄荊州。不能遂有三郡。此乃務增德以吞宇宙。不黷武以爭尋常。及出斜谷。據(jù)武功分兵屯田。為久駐之計。與敵對壘。待可勝之期。雜乎居人。如適虛邑。彼則喪氣。我方養(yǎng)威。若天假之年。則繼大漢之祀。成先主之志。不難矣。且權一國。聲震八纮而上無異詞。始終無愧色茍非運膺五百。道冠生知。曷以臻于此乎。故元德知人之明者。倚杖曰魚之有水。仲達奸人之雄者。嗟稱天下奇才。度每跡其行事。度其遠心。愿奮短札。以排偫議。而文字?(山蟲)鄙。志愿未果。元和二年冬十月圣上西南奧區(qū)。寇亂馀孽。罷氓未息。污俗未清。輟我股肱。為之父母。乃詔相國臨淮公。由秉鈞之重。乘推轂之寄。戎軒乃降藩服乃理。將明帝道。陬落綏懷溥暢仁風。閭閻滋殖。府中無留事。宇下棄才。人知向方。我有馀地。則諸葛公在昔之治。與相國當今之政。異代同塵矣。度謬以庸薄。獲參管記。隨旌旄爰止望祠宇而修謁。有儀可象。以赫厥靈。雖徽烈不忘。而碑表未立。古者拳拳一善。或師長一城。尚流斯文。以示來裔。況如仁之嘆。終古不絕。其可闕乎。乃刻貞石。庶此都之人。存必拜之感云爾。銘曰。
昔在先主。
思啟疆宇。
擾攘靡依。
英雄無輔。
爰得武侯。
先定蜀土。
道德城池。
禮義干櫓
煦物如春。
化人如神。
勞而不怨。
用之有倫。
柔服蠻落。
鋪敦渭濱。
攝跡畏威。
雜居懷仁
中原旰食。
不測不克。
以待可勝。
允臻其極。
天未悔禍。
公命不果。
漢祚其亡。
將星中墮。
反旗鳴鼓。
猶走司馬。
死而可作。
小天下。
尚父作周。
阿衡佐商。
兼齊管晏。
總漢。
易代而生。
易地而理。
遭遇豐約。
皆然矣。
嗚呼
奇謀奮發(fā)。
美志夭遏
吁嗟嚴立。
咸受謫罰。
聞之痛之。
或泣或絕。
甘棠勿剪
駢邑斯奪。
繇是而言。
殊途共轍。
本于忠恕。
孰不感悅
茍非誠愨。
徒云固結。
古柏森森。
遺廟沈沈。
不殄禋祀。
以迄于今
靡不駿奔。
若有照臨。
蜀國之風。
人之心。
錦江清波。
玉壘峻岑。
入海際天。
如公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