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梁成楠(共 73 首) 五律 15七律 27七絕 13五排 1古風 17 作品不分行

古風
① 此詩又載洪繻、《洪棄生先生遺書(三)。寄鶴齋詩集補遺》、《洪棄生先生遺書(四)?寄鶴齋詩話》、吳幅員《臺灣詩鈔》、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
閩越王,安在哉,我來訪古釣龍臺。
王與夫人寢殿開,寂廖常對古時梅。
南臺萬屋瓦鱗鱗,當時海水未揚塵。
王欲釣龍垂巨綸,誰緡之繩王夫人。
釣龍囚在釣臺井,井水千年碧逾冷。
鐵索鎖龍波瀾靜,虎骨投龍雷雨猛。
南越趙佗自椎髻,漢賢我賢爭較計。
翻然高筑朝漢臺,臺成左纛猶稱帝。
此臺無事且百年,歌舞歡娛漢六世。
嗚呼,楚漢斗智斗力時,王為功狗出偏師。
高天鳥盡兔走死,王有材力將何施。
釣龍一事蓋兒戲,馴獅伏象王能為。
方今瀛海長蛟螭(洪繻注:「謂孫文輩?!梗?/span>,奪我南溟作飲池。
奮鬣欲入王階墀,王能磔死抉其皮。
如王真是奇男兒,王與夫人知不知。
⑴ 編者按:「廖」,《洪棄生先生遺書(三)。寄鶴齋詩集補遺》作「寞」。
⑵ 編者按:「瀛」,《洪棄生先生遺書(三)?寄鶴齋詩話》、《洪棄生先生遺書(四)?寄鶴齋詩話》均作「東」。
⑶ 編者按:「?」,《洪棄生先生遺書(三)?寄鶴齋詩話》、《洪棄生先生遺書(四)?寄鶴齋詩話》均作「抉」。

① 此詩又載館森子漸、宇野秋皋《竹風蘭雨集》、吳幅員《臺灣詩鈔》、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編者按:《竹風蘭雨集》題作〈校栗林〉。
肩輿入深菁,蓬蒿四圍合。
盡日不逢人,山風驚颯颯。
崖危猿跳嘯,林密鳥呼答。
佃屋半傾欹,逃亡兩三臘。
⑴ 編者按:「菁」,《竹風蘭雨集》誤作「青」。
⑵ 編者按:「危」,《竹風蘭雨集》誤作「傾」。

客行慘澹無顏色,十年枉用開山力。
巨蛇不拔山不摧,山瘴如煙山樹黑。
五六月間蒸暑濕,大湖痞鬼家家入。
饑鼠清宵繞案行,怪梟白晝當門立。
瘴癘猶可,生番殺我。
民為彼獸,山為彼囿。
既擇其肥,亦食其瘦。
肥男瘦男為彼噬,鬼必搏膺訴天帝。
壞門陷廁為大厲,不然或在彼膏肓,彼無醫(yī)和那得制。
豈知帶血挾人頭,況使骨肉成寇仇。
鬼不仇番仇骨肉,骨肉吞聲惟暗哭。
鬼家不敢招魂祭,或恐魂引兇番至。
生為肉兮死為倀,聞所未聞真駭異。
民視番,猛于官,官奉番,驕于子。
番屠民,如屠豕,官聞知,惟充耳。
山水毒淫乃如彼,豺虎縱橫復如此。
居民皇皇走折趾,先生入山可已矣。

鳥嘴尖山何崿崿,白龍兩縷排空落。
捲盡泥沙入海波,?迤盈眸石珞珞。
千年水石恣擊搏,水飛石立相為虐。
有時水強挾石走,風雨聲中猛虎作。
有時石強水波怒,龍蛇拗觸勢尤惡。
有時敵石潛師退,分道并侵爭奪掠。
飛沫怒流震萬霆,巧乎有道難容腳。
昔年乙酉初臨淵,九十月交水始涸。
舟人捩柁舟如駛,急睨岸人拋纜索。
岸人齊力身手好,一聲邪許無前卻。
水推之行人力挽,不爾船同魚縱壑。
勞生何啻百經(jīng)過,今日孤云竟何托。
藤縣中丞真好事,駐軍大甲為籌度。
謬謂投鞭足斷流,豈知鑄鐵空成錯。
人謀不遂鬼謀空,徒峙神祠稱鎖鑰。
今年丁酉我重游,日本工師事繩削。
積木高齊火燄山,一溪一溪成略彴。
真從枕席過鮮水,差擬復道縈劍閣。
萬事始知難見巧,馀生所見今非昨。
寄書南北兩飛鴻,行路雖艱艱亦樂。
⑴ 作者注:「山名從俗稱?!?/div>
⑵ 編者按:乙酉,即光緒十一年(1885)。
⑶ 編者按:丁酉,即明治三十年(1897)。

先生學書兼學劍,左手鉤鐔右鉛槧。
先生學劍且學詩,哦詩驚起帳下兒。
學書學劍皆無用,惟有詩篇常諷誦。
誦詩滿腹不療貧,肘后青囊足活人。
葫蘆墩市氣落落,口自吟詩身賣藥。
詩味清新藥味惡,置炭以冰燃不著。
近市中田有故廬,賣藥歸來又讀書。
心氛世垢靜掃除,白日晶晶照太虛。
昔者韓康賣藥為沈冥,徒有女子知姓名。
今君賣藥價不二,女子學詩求執(zhí)贄。
嵚崎歷落不逢時,華發(fā)蕭蕭紅粉師。
男不封侯女不嫁,英雄末路足悲吒。

正月播嘉種,初苗鋪冪歷。
分秧二月間,水深泥滑汩。
三月蓐田草,妻兒共筋力。
野人豈知書,莫辨陰陽歷。
計日不自閒,荷鋤欣有適。
新茶又出市,入郭探時值。
寄聲謝鄰老,社酒不遑吃。

牛衣曝前檐,雞柵樹后圃。
菜花如雪白,漚田成沃土。
田功少寬暇,人事又勞苦。
輸租入富家,輸稅入官府。
聞有孟家女,力足支門戶。
夭桃枝正繁,媒妁憑鄰姥。
燕燕亦歸來,雙飛入衡宇。

東鄰常閉門,遠作殊方客。
西鄰為盜取,束縛求金帛。
春陽有偏照,不得事阡陌。
禾黍十畝田,桑榆一區(qū)宅。
刺桐吐花紅,新竹苞粉白。
嬌女馬頭蠶,小兒牛背笛。
客來具雞黍,濁酒娛今夕。

過此春風節(jié),徙家及雞狗。
我田非筐篋,胡可挈而走。
播穫自高曾,小人敢不守。
清明告諸墓,易世能知否。
身是晉陶潛,宅邊仍五柳。
今春較陰寒,豐歉卜鄰叟。
盤饤落花生,壽以蕃薯酒。

風塵已足傷,況滯非吾土。
儒衣干酒肉,去入誰家宇。
越人貴文身,始悔用章甫。
曰歸歸未得,不歸殆猶愈。
潢池跳蛙黽,堂戶守豺虎。
薄命值時危,我生何泰苦。
溺人且將笑,與子試論古。
起喜迄倚那,世已千秋數(shù)。
爾時操觚家,當有著韻譜。
不然周女士,歌詞振宮羽。
廟朝十五風,曾無一踰矩。
或云是天籟,天籟固為主。
軍容有步伐,持戟不失伍。
舞行有綴兆,秉翟不失武。
大義炳毛鄭,遺文見齊魯。
自從四聲作,束縛音低窳。
我欲識元音,悵如無相瞽。
說文論形義,箋傳詳訓詁。
精心事考索,十中或得五。
有時口去鉗,倔強得媚嫵。
格格或在喉,不茹先且吐。
以詩娛日夜,遂忘貧且窶。
赤手入太倉,覬能分斗庾。
時命安足計,狂者自進取。
聊布區(qū)區(qū)懷,以報洪興祖。
⑴ 編者按:「悵」,《臺灣詩鈔》誤作「倀」。

木盤三尺誰所斲,其制不雕復不琢。
老髯好事作盤銘,銘字中央周四角。
刳木為舟長尺咫,黑白二文皆兩已。
土簋土型分始見,混沌胚胎拙無比。
老髯摩挲向予語,南溟之南番所處。
火燒嶼與紅頭嶼,有如東西列兩序。
火燒嶼有漢人至,舶來或載漳泉器。
紅嶼諸夷但閉關,漢人不入昆明地。
葡萄酒,淡芭菰。
大瀛人,以為娛,口腹同嗜彼獨無。
干戈揖讓何多事,結繩制字胡為乎。
寄譯象鞮皆不用,指天捫腹聲嗚嗚。
我聞有虞制器始用漆,日本漆師稱第一。
舟楫之用濟不通,火輪奇妙逾神工。
汝定哥窯紛制作,洋瓷縷采黃金錯。
金車玉輅本椎輪,茹毛得飽思猩唇。
玉杯象箸莫太息,卻怪先為火化人。
髯乎莫笑紅嶼器樸拙,太樸不完生詭譎。
弧矢收威震炮車,九州四海皆流血。
何如民物尚得古人意,規(guī)矩高曾良不啻。
反本復始當有時,愿君寶此勿輕棄。

詩騷出自秦火馀,毋乃古文奇字書。
漢造魏制五言盛,八分小篆當無殊。
七言歌行勢奔放,何異草書誇雄壯。
六朝初唐束聲律,干祿字書下愈況。
能者不隨俗點畫,寧費黃金買斷石。
要令體勢入古妙,斯邕雖死神不隔。
詩家操翰尚摹擬,康樂文通頗屈指。
譬如歐褚寫蘭亭,縱未奪真亦得似。
興酣落筆聲摩空,我與古人何必同。
天馬飛馳脫羈靮,豈外初時行步工。
工倕旋指棄規(guī)矩,蛇珠荊玉群相詡。
祇知紫色眩兒童,試問宗門誰父祖。
筆縱字大我猶笑,臨池水黑人稱妙。
愧余白首志不衰,況汝黑頭年尚少。
王郎詩思卓不群,弄筆頗知書八分。
投我四香樓近集,欲令迂拙張其軍。
我不知詩僅識字,筆勢詞源法不二。
頌不忘規(guī)學贈言,古來良醫(yī)三折臂。

新婦隔朝便梳飾,曉來鏡里青螺色。
昨夜催妝吾有詩,老興清狂饒筆力。
海日初醺十丈紅,江波遠浸千尋碧。
山川明媚入朝暉,作意來娛萬里客。
客行萬里無交親,以爾青山作主人。
海外逢迎無俗態(tài),客中攬結得情真。
交情白日與皓月,山容青青我華發(fā)。
但恨舟壑無久淹,轉眼即為胡與粵。
爾來先我二千歲,應見秦人來避世。
安期游說本恢奇,徐福神仙多詭計。
后來方士何荒唐,謬說迎仙需候氣。
倏云有地卻可望,又患旋風難得至。
山耶渺在白云鄉(xiāng),誤死秦皇與漢皇。
今我一揮東海袖,茲山盡入小奚囊。
囊詩盛付中原去,化作霏霏五色霧。
故人迢遞隔塵中,不見倚舟臨海題詩處。

① (此詩又載洪繻《洪棄生先生遺書(四)。寄鶴齋詩話》。編者按:《洪棄生先生遺書(四)。寄鶴齋詩話》題作〈題日本陶朱公像〉)。(二首之二)
富者與仙者,兩者爾何樂。
愿作陶朱公,不作東方朔。
東方先生名神仙,日求二百四十錢。
一囊之粟不得飽,大官分肉流饞涎。
今觀倭制陶朱像,肉食之貌誰為傳。
廣額豐頤笑開口,兩耳如聃垂至肩。
左肩肩巨囊,其中何止百萬錢。
左手撮囊口,實恐錢刀落地化為泉。
右手擎一鼓,有柄當中穿。
想是左提右挈雄心在,昔操軍柄今利權。
其下金繩捆載三巨橐,兩腳蹴踏兩橐堅。
一橐且復以臀坐,如畏探囊胠篋然。
不脫軍中金鎖甲,懔如大敵當彼前。
智盡能索始獲富,既富情狀何可憐。
如斯富者鄙且吝,曷怪愛子中途捐。
吁嗟世上守財翁,枉見戲侮日本東。
愿為饑死東方朔,不愿為富者陶朱公。
⑴ 編者按:「軍」,《洪棄生先生遺書(四)。寄鶴齋詩話》作「兵」。

① 此詩又載鄭鵬云《師友風義錄》、連橫《臺灣詩乘》、陳漢光《臺灣詩錄》。
烈山焚長茅,漫天焚老木。
老木中焚空,葺茅以為屋。
茅根可伐,樹根難斸。
輪囷離奇不受犁,枉用驅來繭栗犢。
春初種煙,夏初種谷。
五月綠云收,八月黃云熟。
深冬百昌盡,猶見蔓菁綠。
山肥稍縮,樹根稍禿。
水工開浚,上引飛瀑。
高高下下成良田,盡種黍稷與穜稑。
山高水深,水不上陸。
蔗園茶隴,足供饘粥。
君不見塞翁之馬有得失,耀德之陂旋反覆。
耕山成敗人豈知,知者天邊兩黃鵠。
吁嗟乎,老農耕田不果腹,不耕村田耕山谷。
山中豺虎食人肉,今日吞聲向山哭。
⑴ 編者按:「耀德」,《師友風義錄》作「翟氏」。

① 此詩又載鄭鵬云《師友風義錄》、連橫《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醇》、陳漢光《臺灣詩錄》、王建竹《臺中詩乘》。
日色無光光亦薄,瘴煙入鼻微聞惡。
行人畏近隘頭行,守隘隘丁晝擊柝。
柝上響停,行人膽驚。
伏莽之戎,草木皆兵。
柝聲不絕,尋聲出穴。
為彼發(fā)蹤,磨牙吮血。
行人不敢經(jīng),饑吻饞涎腥。
乘機伺利便,跳踉殺隘丁。
挾刃猶敢侮,民間厲禁挾弓弩。
利器兇兵遺彼虜,飛而食肉山中虎。
⑴ 編者按:「弓」,底本誤作「弓」,據(jù)《師友風義錄》、《臺灣詩乘》改。

① 此詩又載鄭鵬云《師友風義錄》、林欽賜《瀛洲詩集》、館森子漸、宇野秋皋《竹風蘭雨集》、賴子清《臺灣詩醇》、吳幅員《臺灣詩鈔》、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編者按:《師友風義錄》題作〈由苗栗至罩蘭經(jīng)大湖八分林畏途也〉;《瀛洲詩集》題作〈由苗栗至罩蘭經(jīng)大湖八分林〉;《竹風蘭雨集》題作〈由苗栗至太湖〉。
溪行有深湍,山行無寸土。
當暑踐炎石,似魚游熱釜。
對嶺見深林,林深防猛虎。
殺人飲其血,手把髑髏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