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余本(共 2 首) 七律 1五絕 1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2—1529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子華,號南湖。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以權奸迭興,請出為儒學官。當道難之,乃擢為廣東提學副使,以正風俗、作人才為己任。官至南京右通政。于文牒不問細大,必一一審閱,決其可否,卒于官。有《南湖文錄》等。
甬上耆舊詩·卷十二
字子華,號南湖。少不治制舉文字,常終日正席讀五經及史傳諸家言,以至天文、地理、鐘律、象數諸書,盡能通其義解,早思夜索,若有神授之者。里中諸生多執(zhí)經其門,人俱以余夫子稱之。先生雖名高,未嘗為有司所物色。至年三十,學使者楊旦試以僻事,大異之,謂余生當名冠天下。是歲舉于鄉(xiāng),次年廷對,擢第二,授翰林編修。時逆珰亂政,史官職久廢,無所事。公愾然具疏請尚經學,舉史職,指切無所忌,至再上不報,遂乞補近地儒學官,便祿養(yǎng)。當事難之,乃出為副使,督廣東學校。先生至,力以釐正士俗為已任,振策風勵。性骯臟,視同官有作卑陬呫囁狀,避之若腐臭。語有不合,輒義形于色,時面折不少容。與巡按毛鳳積不平,劾其不法數事,毛亦肆詆誣。未幾,毛坐落職,先生亦遂家居,閉門益撰述數年。前后所著有讀易備忘、禮記拾遺、春秋傳疑、孝經刊誤、周禮考誤、家禮考異、綱目備忘、律呂新書解、皇極釋義、正蒙集解諸書。嘉靖改元,起督山東學政,得士最盛。遷南右通政,先生于文牒事無大小,一一訊辨,務擇可否罷行之。曰:此官所以遏讒說,距殄行,非若是,即曠官也。時先生名益重。為通政二年,卒于官,年僅四十有八。先生性篤孝友,初娶,遭母喪,終其制不入私寢。從兄弟早孤,以父命撫之,為置室,且給之田。家居食貧,親族有急叩門,輒傾橐,中使持去?;蚍Q貸與之,自為償。生平負正氣,逴厲。常讀史,見古人奇?zhèn)ナ?,意踴躍,期必為之。至奸臣傳,輒拍幾唾詈不釋口。其臨義必赴于死生,禍福得喪一不置于懷。故能無所瞻顧,若鷹攫瀾趨,莫可牽掣。然先生平生學識所得,于師友甚多,與相死生。少在倪畏庵先生之門,盡傳其學。侍御張公炳介操絕俗,先生時奉教在左右。及張公垂歿,張目謂先生曰:善努力,方今人才肯自重者少,若能樹立一日,即為國家扶正氣一日也。先生以此益自勵。初為郡學生,嘗詣文廟候有司,諸生多相聚談,箕踞,中惟兩生各正襟默坐。先生異之,因就問姓名,一為聞莊簡公淵,一為中丞汪先生玉,三人遂相定交。及先生執(zhí)喪至哀聞,公時就讀其廬,與臥起,具述其事。晚年,復與張文定公邦奇、中丞王先生應鵬友善。王嘗曰:吾每有舉措意,尚沈吟,思子華之風,即沛然矣。在南都,一日過張文定公署,適人傳汪中丞訃至,先生嗟悼流涕,為追敘雷峰行事。亹亹,忽頭目暈眩,體僵喘,啜啜漸絕。張公扶其首,哭呼不應,竟卒于客座。
維基
余本(1480年—1529年),字子華,號南湖,浙江鄞縣人,明朝榜眼、政治人物。正德五年(1510年),浙江鄉(xiāng)試中舉。次年聯捷一甲第二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因彈劾時政被貶為廣東提學副使,任期內彈劾巡按御史毛風不法事,毛風誣陷余本,兩人因此被免。嘉靖六年(1527年),起用為山東督學,升南京通政司通政。嘉靖八年(1529年)去世。
七言律詩
白鶴峰謁蘇文忠 明 · 余本
七言律詩
宋玉招魂傷暮春,何人猶自說埋輪。
湖中矮塔碑成蘚,云外高齋句尚新。
病倚鶴峰悲楚客,年占雞骨賽江神。
嗅花豈謂瀟湘遠,漫采江蘺寄美人。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白鶴峰部

五言絕句
題張仲明先生高齋 明 · 余本
五言絕句
齋居何肅肅,門掩秋風里。
誰拂床上塵,為拜顏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