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xiàng)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54—1341 【介紹】: 元僧。臨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稱寒拾里人,俗姓何。世為儒家。十一歲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賜號慧文正辯禪師,主中天竺,遷靈隱。后主徑山作大護(hù)持師二十年。工詩文。有《寒拾里人稿》。
元詩選
行端,字景元,一字元叟,臨海儒家何氏子。年十一,得度于馀杭之化城院。初參藏叟和尚于徑山,言下豁然頓悟,藏叟告寂,依凈慈鞏石林為記室。與陵虛谷、海東嶼、熙晦機(jī)、永東州、真竹閣為莫逆交。尋掛錫靈隱伏虎巖,住徑山。請居第一座,既而退處楞伽室。大德間,出世湖之資福,名聞京國。至大間,特旨賜號曰「慧文正辯」,行宣政院舉主中天竺,遷靈隱。延祐間,有旨設(shè)水陸大會于金山,命升坐說法,竣事入覲,加賜「佛日普照」之號。南歸養(yǎng)高于良渚之西庵,泰定間,降璽書命主徑山,作大護(hù)持者二十年。至正辛巳,終于丈室,世壽八十八,僧臘七十八。元叟以馀力施于篇翰,尤精絕古雅,自稱「寒拾里人」。嘗擬寒山子詩百馀篇,四方衲子多傳誦之。林石田隱居吳山,不與世接,獨(dú)遺以詩曰:「能吟天寶句,不廢嶺南禪?!蛊淙≈厍拜吶绱恕?/blockquote>
補(bǔ)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行端。字元叟。族臨海何氏。世為儒家。年十一。從叔父茂上人。得度于馀杭化城院。氣識淵邃??灰缘雷匀巍⒉刿爬隙U師于徑山。得旨。次至凈慈石林鞏公。處以記室。大德庚子。出世湖之資福。名聞京國。特旨賜慧文正辯禪師。行中書平章張公。舉師住中天竺。復(fù)遷靈隱。有旨。設(shè)水陸齋于金山。命師說法??⑹氯胗P。奏對稱旨。加賜佛日普炤之號。南歸即退。廬于良渚之西庵。至治壬戌。三宗四眾。相率白于行宣政院。請師補(bǔ)徑山。仍闔奏請降璽書護(hù)持。師至是凡三被金襕之賜。人以為榮。而師漠如也。主徑山席三十年。足不越閫。道隆德重。諸方仰之。間作詩文。清絕古雅。林石田前輩居吳山。閉門無接。于師特敬慕之。嘗贈(zèng)師以詩。有能吟天寶句不廢嶺南禪之句。石田知師。以詩猶知見重。況知師以道者乎。先虎巖住徑山時(shí)。師為第一座。每聞巖法座上。舉云。度宗為北兵攻急。命道士設(shè)大醮。奏章天廷。問國家重事。高公伏章。久不得報(bào)。既竣事問故。高公云。為定徑山四十八代住持。天門不開。故得報(bào)遲也。巖舉此謂。住持非茍然。至于四十八代住持。尚預(yù)定之天庭。師聞?lì)H心非之。及師繼席。適當(dāng)其次。至正辛巳。示寂。窆全身于寂炤院。八十八歲也。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
禪師名行端。號元叟。生臺之臨海何姓。何姓世以儒顯。端母王氏。博釋五經(jīng)章安子弟。咸宗之如漢之曹大家。南宋寶祐乙卯歲生端。端生不茹葷。襁褓中見沙門遂喜。甫六歲。母王氏授以論孟。端咿唔成誦。乃至經(jīng)子章句悉不可難。每遇紛華雜遝。端則莊坐如在定。母因奇之曰。吾家千里駒也。然恐不為世用。端叔父茂上人者。早歲為僧。住馀杭化城院。適歸省故里。端竟從之剃染。遍游叢林。謁徑山藏叟。臨機(jī)悟旨。藏叟悅之。一日藏叟問端曰。汝是臺州人那。對曰。臺州。叟便喝。端拜。叟又喝。端起叉手。叟曰。放汝三十棒。端喏。藏叟又曰。還知我泉南無僧否。端曰。和尚聻。叟便棒。端按住曰。莫道無僧好。叟大笑而起。端既罷參。乃徜徉西湖山水間。自稱寒拾里人。育王珙作偈招曰。夜半落霜花。日輪正卓午。寥寥天地間。只有寒山子。端不答。乃典凈慈書記。時(shí)凈慈石林鞏禪師居焉。吳山石田林處士。久隱不與世接。乍見端篇翰。獨(dú)以詩柬端。有能吟天寶句不廢嶺南禪之語。端又遠(yuǎn)訪雪巖欽于仰山。欽曰。駕發(fā)何處。端曰。兩浙。曰。因甚語音不同。端曰。合取口。曰。獺徑橋高。集云峰峻。未識阇黎在。端拍手曰。鴨吞螺螄。眼睛突出。欽顧侍者點(diǎn)好茶來。端曰。也不消得。于是以上禮賓之。元成宗大德初。為虎巖伏。分座于徑山。庚子。出住湖州翔鳳。乃曰。大慧祖師道。寧以此身代大地眾生。受地獄苦。終不將佛法作人情。徑山先師藏叟和尚。一生不肯四天下人。縱饒釋迦老子達(dá)磨祖師到來。也須退身有分。山僧在侍者寮兩年。弄盡機(jī)關(guān)。做盡伎倆。直是沒湊泊它處。所以知其為大慧嫡孫。今有炷香供養(yǎng)它。也要大家證明。甲辰。詔主中天竺。并賜慧日正辨師號?;蕬c壬子。遷靈隱。仁宗設(shè)無遮大會于金山。命端證之。又加號佛日。乃退居良渚西庵。英宗至治壬戌間。起端居徑山。端居徑山。人才之盛。不減妙喜。其楚石琦輩。時(shí)稱僧杰焉。虞公文靖以文獻(xiàn)宗時(shí)。兼游諸禪宿之門。自稱微笑居士。每方楊大年之為人。多剝啄諸家語錄。而讀端提唱。乃謂其子弟曰。元叟生平。諦理恢拓。廣說略說。莫不弘偉。然關(guān)要隱而不發(fā)。以待其人。大慧之流風(fēng)馀韻。猶有如此者。不謂老夫復(fù)相識耳。其提唱曰。寂靜中做工夫者。以寂靜為究竟。他且不是你寂靜中究竟底物。憒鬧中做主宰者。以憒鬧為得意。它且不是你憒鬧中得意底物。經(jīng)教中領(lǐng)覽者。以經(jīng)教為根本。它且不是你經(jīng)教中領(lǐng)覽得底物。師友中講磨者。以師友為淵源。他且不是你師友中講磨得底物。此無形段金剛大士。從塵點(diǎn)劫來。直至而今。如潛泉魚鼓波而自躍。你擬向東邊討它。它向西邊立地。你向南邊討它。它向北邊立地。教它與一切人安名立字即得。一切人與它安名立字即不得。一切處一切時(shí)。與你萬象為主。萬法為師。此其是也。自非上根利智具殺人不眨眼底手段。將第八識斷一刀。豈有成辦時(shí)節(jié)。又曰。自家根蒂下。積生累劫。多諸惡習(xí)。若也照燭不破。剔脫不行。日用間豈免觸途成滯。一切法中?;蛴兴傻?。即礙殺了你。一切法中?;蛴兴鶒鬯<囱蜌⒘四?。一切法中或有所瞋火。即燒殺了你。一切法中或有所喜風(fēng)。即飄殺了你。四者既是五蘊(yùn)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明暗色空。森羅萬象。到處粘作一團(tuán)。如黐膠相似。驅(qū)你入驢胎。使你入馬腹。總繇它在。千佛出世。亦無如之何矣。端開化四十二年。三受金襕。密秘之。不以披搭。所賜金帛悉賑貧乏。復(fù)多怒。老益甚。每據(jù)坐。竟日傳餐訶罵。及入寢室。或竊問其故。乃左右顧視。欲舉已忘。故道俗于怒罵中。得旨者甚多。順帝至正壬午秋。示微疾。問侍僧曰。呼之曾已休。吸之尚未舍。安同諸苦源。來者不來者。如何是來者不來者。僧無語。端良久曰。后五日看。至期更衣趺坐曰。本無生滅。焉有去來。冰河發(fā)??。鐵樹花開。垂一足而化。世年八十八。僧臘七十六。所剪爪發(fā)。舍利累然。閟全身于鵬摶峰北。謚曰普照。塔曰寂照。端退居良渚日。忽有梵僧。仗錫來徵般若樞要。端示以獅王奮迅三昧。其僧稽首蹈空而去。左右皆驚愕。端曰。掩鼻偷香。何足羨也。 贊曰。大慧四傳至端禪師。二百載矣。幾如勁弓之末。其勢不能穿魯縞。師崛出珍公之門。而道被三朝。德邁九洲。源厚流長。不亦宜乎。或謂。師之后大抵說法朝廷。豈其家化以金馬門為隱者耶。曰否。不離菩提樹下。而據(jù)吉祥座者。斯何人哉。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七
釋行端,字原叟,姓何氏,臨海人也。年十二,從叔父得度于馀杭化城??嗲蟠蠓ǎ镣鼘嬍?。而生有夙慧,文字不由師授,自能通曉。初參藏叟珍,珍問:“何處人?”答云:“臺州?!闭浔愫?,端展坐具。珍又喝,乃于言下豁然有省。珍既寂,復(fù)依凈慈石林鞏為記室,與虛谷、東嶼、晦機(jī)為莫逆交。大德庚子主湖之資福,遂以瓣香歸藏叟。居五載,學(xué)人奔湊,名聞京國,賜號“慧文正辯”。復(fù)遷中竺、靈隱、徑山諸剎,屢承恩寵,三錫金襕。延祐丙辰,有旨設(shè)水陸大會于金山,命端主其事。事訖入覲于便殿,從容奏對,深契圣衷,更賜“普照”之號。拂衣南旋,止于良渚西庵,二十年足不越閫,慕其道者鱗萃,幾無所容。至正辛巳八月四日,坐書偈云:“本無生死,焉有去來。冰河發(fā)燄,鐵樹花開?!蓖豆P垂一足而化,壽八十八,臘七十六,留龕七日,顏貌如生。塔于徑塢曰,寂照分爪發(fā),別建塔于化城。
共38,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五言律詩
名利是何物,人心不自灰。
榮來終有辱,樂去可無哀。
富冢草還出,貧門花亦開。
耕桑枉辛苦,須白鬢毛衰。

其四
五言律詩
偃仰千巖內(nèi),超然與世違。
采芝為口食,紉槲作身衣。
瀑水淋苔磴,湫云漬草扉。
閒吟竺仙偈,幾度歷斜輝。

其六
五言律詩
我住在峰頂,白云常不開。
窗扉沿薜荔,門徑疊莓苔。
山果猿偷去,巖花鹿獻(xiàn)來。
長年無一事,石上坐堆堆。

送方上人西蜀省親 元 · 行端
五言律詩
道本絕方所,隨緣觸處真。
家鄉(xiāng)元不遠(yuǎn),父子即非親。
徑蘚粘輕策,江華拂凈巾。
東吳與西蜀,曾不間纖塵。

寄晦機(jī)和尚 元 · 行端
五言律詩
流落似孤蓬,君西我在東。
二三千里外,一十五年中。
老去頭毛白,寒來樹葉紅。
所期盤石上,松月夜禪同。

寄希白藏主 元 · 行端
五言律詩
青杉高簇天,仁者此安禪。
雙澗水回合,四山云接連。
燈分紅燄遠(yuǎn),茶點(diǎn)白華圓。
別后為誰語,宗門玄又玄。

悼通靈仲 元 · 行端
五言律詩
古今人所共,如電閃青天。
一相不二相,千年還萬年。
院扃云塢竹,塔面石峰蓮。
因想游從舊,閒心亦悵然。

悼靈座主 元 · 行端
五言律詩
道不分年少,朝聞夕可亡。
講精文徹梵,吟好句諧唐。
托質(zhì)思他界,遺骸厭此方。
臺宗舊游在,名共白云香。

七言律詩
題飛鳴宿食雁圖 元 · 行端
七言律詩
年去年來無定年,中郎何處有書傳(一作帛書曾達(dá)茂陵前)
影橫(一作連)薊北月連(一作橫)塞,聲斷衡陽(一作江南)霜滿天。
雨暗荻(一作蘆)花愁晚(一作夜)渚,露香菰米落(一作下)秋田。
平生千里與(一作復(fù))萬里,塵世網(wǎng)羅空自纏。
⑴ 一作「年復(fù)」。一作「又一」。
⑵ 一作縣。此詩亦見薩天錫集。趙子昂家居,有以《飛鳴宿食四雁圖》求跋者,時(shí)詞客滿座,而端叟老禪亦與焉。子昂屬客賦詩,端公援筆立成,合座嘆異。作天錫詩,誤也。

北固山 元 · 行端
七言律詩
三面鯨濤連碧天,金湯形勢尚依然。
山花黯黯人吹笛,江柳青青客上船。
馬帶淮云東入浙,雁拖湘水北歸燕。
武侯一去孫劉死,原野幾人耕墓田。

山居二首 其一 元 · 行端
七言律詩
山木交柯莎滿庭,馬蹄且不污巖扃。
篝燈對雪坐吟偈,擁裓繞泉行課經(jīng)。
睡少每知茶有驗(yàn),病多常怪藥無靈。
金園一歲一牢落,誰似孤松長自青。

其二
七言律詩
小榻新營巖瀑西,白云無路草萋萋。
月明扃戶野猿嘯,日晏擁衾山鳥啼。
積世詩書空簡蠹,累朝墳?zāi)拱脘z犁。
邯鄲枕畔一炊黍,堪笑古今人自迷。

題飛鳴宿食四雁圖 元 · 行端
七言律詩
年去年來年復(fù)年,帛書曾達(dá)茂陵前。
影連薊北月橫塞,聲斷江南霜滿天。
雨暗蘆花愁夜渚,露香菰米下秋田。
平生千里與萬里,塵世網(wǎng)羅空自懸。
堯山堂外紀(jì):客有以飛鳴宿食四雁圖求子昂跋者,時(shí)翰林諸公在焉。釋端元叟亦與坐末,諸公咸命賦詩,元叟即援筆題詩云云。諸公稱賞,即以詩授客去。

五言絕句
一步一紛煩 元 · 行端
五言絕句
落日照江村,秋花艷欲燔(燔(fán):焚燒。)
芒鞋遙路客,一步一紛煩。

題水月猿圖 元 · 行端
五言絕句
水中明月輪,可玩不可覓。
狝猴徒自狂,觸破寒潭碧。

七言絕句
山房自述 元 · 行端
七言絕句
故園歸路隔天涯,絕頂閒房且寄家。
翻罷貝多山月上,一棚花影漾袈裟。

雪樵 元 · 行端
七言絕句
珠霰飄飄柴在肩,且謀燒火過殘年。
庭前此際無人立,爐內(nèi)憑誰續(xù)斷煙。

次韻答林首座 元 · 行端
七言絕句
一房閒寄長松下,殘喘誰留如病何。
為報(bào)南山舊玄侶,幻華光景已無多。

寄東嶼和尚 元 · 行端
七言絕句
相別于今八載馀,君匡徒眾我閒居。
白云流水乾坤外,終不相親枉寄書。

維故人別墅 元 · 行端
七言絕句
門徑無塵有綠苔,東風(fēng)落日舊曾來。
白頭道者今何在,一樹櫻桃花自(一作正)開。


共38,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