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師備(共 8 首) 七絕 17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36—908 【介紹】: 唐末五代時僧。閩人,俗姓謝。少憨黠好釣。唐懿宗咸通初,出家芙蓉山,后居福州玄沙院。王審知始有閩土,奏賜紫衣,號宗一大師。后梁太祖開平間示寂。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35—908 俗姓謝,福州閩縣(今福建福州)人。早年常垂釣于南臺江。懿宗咸通初投芙蓉山出家,后至豫章開元寺受戒。初與雪峰義存為同學,后以為師。住福州玄沙院,世稱玄沙和尚。王審知奄有閩土后,賜號宗一大師。從其受業(yè)者有700余人,其再傳弟子文益,開創(chuàng)法眼宗。《宋高僧傳》卷一三、《祖堂集》卷一〇、《景德傳燈錄》卷一八有傳,后二書錄其詩偈8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禪林僧寶傳·卷第四
禪師名師備。福州閩縣謝氏子。少漁于南臺江上。及壯忽棄舟。從芙蓉山靈訓禪師斷發(fā)。詣南昌開元道玄律師所。受具足戒。芒鞋布衲。食才接氣。宴坐終日。眾異之。兄視雪峰。而師承之。雪峰呼為頭陀。每見之曰。再來人也。何不遍參去。對曰。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雪峰然之。備結(jié)屋玄沙。眾相尋而至。遂成叢林。說法與契經(jīng)冥合。諸方有未明要義。皆從決之。備曰。佛道閑曠。無有涂程。無門為解脫之門。無見作道人之見。不在三際。豈有升沉。建立乖真。不屬造作。動即涉塵勞之境。靜則沉昏醉之鄉(xiāng)。動靜雙泯。即落空亡。動靜雙收。即漫汗佛性。必須對其塵境。如枯木寒灰。但臨時應(yīng)用。不失其宜。如鏡照像。不亂光輝。如鳥飛空。不雜空色。所以十方無影像。三界絕行蹤。不墮往來機。不住中間相。鐘中無鼓響。鼓中無鐘聲。鐘鼓不交參。句句無前后。如壯士展臂。不借他力。如師子游行。豈求伴侶。九霄絕翳。何用穿通。一段光明。未曾昏昧。到這里。體寂寂。常皎皎。赤赫??。無邊表。圓覺空中。不動搖。吞爍乾坤。迥然照出世者。元無出入。蓋名相無體。道本如如。法爾天真。不因修證。只要虛閑。不昧作用。不涉塵泥。若纖毫不盡。即落魔界。且句前句后。是學人難處。所以云。一句當機。八萬法門。生死路絕。直似秋潭月影。靜夜鐘聲。隨扣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道人行處。如火銷冰。箭既離弦。無反回勢。所以牢籠不肯住。呼喚不迥頭。古圣不安排。至今無處所。步步登玄。不屬邪正。識不能識。智不能知。動便失宗。覺即迷旨。二乘膽戰(zhàn)。十地魂驚。語路處絕。心行處滅。直得釋迦掩室于摩竭。凈名杜口于毗耶。須菩提唱無說而顯道。釋梵絕視聽而雨花。與么。現(xiàn)行無疑。此外更疑何事。勿棲泊處。離去來今。限約不得。尋思路絕。不因莊嚴。本來清凈。動用語笑。隨處明了。更無少欠。時人不悟。妄自涉塵。處處染著。頭頭系絆。縱悟則塵境紛紛。名相不實。更擬凝心斂念。攝事歸空。隨有念起。旋旋破除。細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見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瓴簧⒌姿廊?。冥冥寞寞。無覺無知。塞耳偷鈴。徒自欺誑。我這里則不然也。更不隈門旁戶。分明句句現(xiàn)前。不屬商量。不涉文字。權(quán)名出家兒。畢竟無蹤跡。真如凡圣。地獄天堂。皆是療狂子之方。都無實事。虛空尚無改變。大道豈有升沉。悟則縱橫不離本際。到這里凡圣也無立處。若向句中作意。則沒溺汝。學人若向外馳求。又屬魔王眷屬。如如不動。沒可安排。恰似??爐。不藏蚊蚋。本來平坦。何用刬除動轉(zhuǎn)。施為是真解脫。纖毫不受。措意便差。借使千圣出頭來。也安排他。一字不得。又曰。仁者如今事不獲已。教我抑下多少威光。苦口相勸。百千方便道。如此如彼。共相知聞。盡成顛倒知見。將此喉咽唇吻。祇成得個野狐精業(yè)。謾汝我。還肯么。只如今有過無過。唯我自知。汝又爭得會。若是恁么人出頭來。甘伏呵責。夫為人師匠。大不容易。須是善知識始得。我如今恁么道。方便助汝。猶尚不能覯得。可中渾舉宗乘。是汝向什么處措手。還會么。四十九年是方便。祇如靈山會上。有百千眾。唯有迦葉一人親聞。馀皆不聞。汝道。聞底事作么生。不可道。如來無說說。迦葉不聞聞。便當?shù)梅?。不可是汝修因成果。福智莊嚴底事。知么。且道吾有正法眼藏。付囑大迦葉。我道猶如話月。曹溪豎拂。還同指月。所以道。大唐國內(nèi)宗乘。未有一人舉唱。設(shè)有一人舉唱。盡大地人失卻性命。無孔鐵錘相似。一時亡鋒結(jié)舌去。汝諸人賴我不惜身命。共汝顛倒知見。隨汝狂意。方有申問處。我若不共汝與么知聞去。汝向什么處得見我。會么。大難大難。備疾大法難舉。罕遇上根。學者依語生解。隨照失宗。乃示綱宗三句。曰第一句。且自承當?,F(xiàn)成具足。盡十方世界。更無他故。祇是仁者。更教誰見誰聞。都來是汝心王所為。全成不動智。只欠自承當。渙作開方便門。使汝信有一分真常流注。亙古亙今。未有不是。未有不非者。然此句。只成平等法。何以故。但是以言。遣言以理逐理。平常性相。接物利生耳。且于宗旨。猶是明前。不明后。號為一味平實。分證法身之量。未有出格之句。死在句下。未有自由分。若知出格量。不被心魔所使。入到手中。便轉(zhuǎn)換落落地。言通大道。不墮平懷之見。是謂第一句綱宗也。第二句。迥因就果。不著平常一如之理。方便喚作轉(zhuǎn)位投機。生殺自在??v奪隨宜。出生入死。廣利一切。迥脫色欲。愛見之境。方便喚作頓超三界之佛性。此名二理雙明。二義齊照。不被二邊之所動。妙用現(xiàn)前。是謂第二句綱宗也。第三句。知有大智。性相之本。通其過量之見。明陰洞陽。廓周沙界。一真體性。大用現(xiàn)前。應(yīng)化無方。全用全不用。全生全不生。方便喚作慈定之門。是謂第三句綱宗也。因見亡僧。謂眾曰。亡僧面前。正是觸目菩提。萬里神光頂后相。學者多溟涬其語。梁開平二年戊辰十二月二十七日。示疾而化。閱世七十有四。坐四十四夏。備狀短小。然精神可掬。與閩帥王審知。為內(nèi)外護。審知盡禮。延至安國禪院。眾盈七百。石頭之宗。至是遂中興之。有得法上首羅漢琛禪師。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
生閩之謝氏。少隨其父。漁南臺江中。得魚輒縱之。父雖怒不恤也。咸通初。出家芙蓉山。即往豫章開元寺受具。歸執(zhí)役隸業(yè)院。辛苦無所憚。布納芒鞋。日中一食。常坐不臥。叢林以備頭陀稱之。雪峰存禪師。其同學兄也。嘗謂之曰。備頭陀何不遍參去。備曰。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存深以為然。出世玄沙。毳士之相從者。常七百許人。備一日上堂。默坐良久。大眾將謂不說法。一時散去。備咄云??凑咭魂牆h。略無一個有智慧者。但見我開者兩片皮。盡來簇著。覓言覓語。是我真實為他。卻總不會。若恁么大難大難。 備有時垂語曰。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且問汝三種病人來。汝作么生接。若拈椎豎拂。盲者不見。提唱古今。聾者不聞。待他對答。啞者無言。若接不得。佛法無靈驗。有僧。出云。三種病人。和尚還許人商量否。備云。汝作么生商量。其僧便珍重而出。備云。不是不是。羅漢云。桂深現(xiàn)有眼見。有耳聽。又有口說話。和尚作么生接。中塔云。三種病人。即今在什么處。 備見僧來禮拜。乃云。因我得禮汝。備問長生。維摩觀佛。前際不去。后際不來。見在不住。汝作么生觀。長生云。放皎然過。有個商量。備云。放汝過。作么生商量。長生良久。備云。情知汝向鬼窟里作活計。 僧問云。是什么得恁么難見。備云。只為太近。又問。學人為什么道不得。備云。畐塞汝口。爭解道得。 當是時。審知王氏。以侍中據(jù)有閩土。為奏賜紫伽梨。師號宗一。開平二年。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終。壽七十四。臘四十四。忠懿王為樹塔焉。
宋高僧傳·卷第十三 習禪篇第三之六(正傳十七人附見六人)唐東京封禪寺圓紹傳
釋師備。俗姓謝。閩人也。少而憨黠酷好垂釣。往往泛小艇南臺江自娛。其舟若虛。同類不我測也。一日忽發(fā)出塵意。投釣棄舟。上芙蓉山出家。咸通初年也。后于豫章開元寺具戒還歸故里。山門力役無不率先。布衲添麻芒鞋續(xù)草。減食而食語默有常。人咸畏之。汪汪大度雖研桑巧計不能量也。備同學法兄則雪峰存師也。一再相逢。存多許與故目之為備頭陀焉。有日謔之曰。頭陀何不遍參去備對曰。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存深器重之。先開荒雪峰。備多率力。王氏始有閩土。奏賜紫衣號宗一大師。以開平二年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示疾而終。春秋七十四。僧臘四十四。閩越忠懿王王氏樹塔。備三十年演化。禪侶七百許人。得其法者眾推桂琛為神足矣。至今浙之左右山門盛傳此宗法嗣繁衍矣。其于建立透過大乘初門。江表學人無不乘風偃草歟。
七言絕句
送靈云和尚頌(題擬) 唐末至五代 · 師備
七言絕句
三十年來祇如常,葉落幾回放毫光。
(卷十九作「從」)此一去云霄外,圓音體性應(yīng)法王(見《祖堂集》卷十、卷十九。)
⑴ 卷十九作「幾回葉落」

偈頌
其一 唐末至五代 · 師備
玄沙游徑別,時人切須知。
三冬陽氣盛,六月降霜時。
有語非關(guān)舌,無言切要辭(《五燈會元》卷七作「詞」)。
會我最后句,出世少人知。

奇哉一靈叟,那頓許吺吺(音兜)。
風起引箜篌,迷子爭頭湊。
設(shè)使總不是,蝦蟆張大口。
開口不開口,終是犯靈叟。
欲識個中意,南星真北斗。

萬里神光頂后相,沒頂之時何處望。
事已成,意已休,此個從來觸處周。
智者聊聞猛提取,莫待須臾失卻頭(均見《景德傳燈錄》卷二九。)。
⑴ 《五燈會元》作「亦」
⑵ 《五燈會元》作「來蹤」
⑶ 《五燈會元》作「撩著便」

一二三四五,日輪正當午。
可憐大丈夫,先天為心祖(《祖庭事苑》卷二。)。

其一 唐末至五代 · 師備
三棒愚癡不思議,浩浩溶溶自打之。
行來目前明明道,七顛八倒是汝機。

用處妙理不換機,問來答得不思議。
應(yīng)現(xiàn)常聞明知友,人人自在得功稀。

再睹道友話清源,人人問道無不全。
法法恒然皆如是,四生九類體中圓(均見《祖堂集》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