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宗渭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憲宗元和至武宗會(huì)昌間在世。嗣藥山惟儼,與云巖曇晟、道吾宗周為同道交。住蘇州華亭,常泛一小舟,隨緣度日,世稱華亭和尚,又稱船子和尚。撰《撥棹歌》三十九首,多歌詠漁人生活以寓禪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禪宗僧侶,藥山惟儼法嗣。與云巖曇晟、道吾宗周為同道交,約中唐元和、會(huì)昌間人。住蘇州華亭,常泛一小舟,隨緣度日,世因謂之華亭和尚、船子和尚。《祖堂集》卷五、《景德傳燈錄》卷一四、《五燈會(huì)元》卷四有傳。其詩今存40首。元刻本《船子和尚撥棹歌》(《機(jī)緣集》)中凡收39首,多詠歌漁人生活以寓禪理,與張志和《漁父詞》句法相同?!?a target='_blank'>五燈會(huì)元》、《觀林詩話》、《至元嘉禾志》、《藝林伐山》等書中亦有引錄。《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以上諸書,收入德誠詩作40首。
槜李詩系·卷三十
德誠,蜀東武信人。初參澧州藥山儼禪師。儼云:“子后上無片瓦,下無錐地,大闡吾宗。”后乘小舟住秀州洙涇(后析松江),以綸釣舞棹,隨緣而度,號(hào)船子和尚,傳法夾山。遂覆舟而逝。咸通十年,僧藏暉即其處建寺焉。有《棹歌二十九首》,呂益柔為序而刻之。今載《機(jī)緣集》。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節(jié)操高邈。
度量不群自印心于藥山。
與道吾云巖。
為同道。
交洎離藥山。
乃謂同志曰。
公等應(yīng)各據(jù)一方建立藥山宗旨。
爾率性疏野。
惟好山水。
樂情自遣。
無所能也。
他后知我所止之處。
若遇靈利座主。
指一人來。
或堪雕琢將授生平所得。
以報(bào)先師之恩。
遂分。
至秀州華亭。
泛小舟隨緣度日。
以接四方往來。
人莫知其高蹈。
因號(hào)船子和尚。
道吾后到京口。
遇夾山上堂。
僧問。
如何是法身。
山曰。
法身無相。
曰如何是法眼。
山曰。
法眼無瑕。
道吾不覺失笑。
山便下座請(qǐng)問。
適來祗對(duì)這僧話。
必有不是。
致上座失笑。
望不吝慈悲。
吾曰。
和尚一等是出世。
未有師在。
山曰。
甚處不是。
望為說破。
吾曰。
不須說。
請(qǐng)和尚卻往華亭船子和尚處去。
山曰。
此人如何。
吾曰。
此人上無片瓦。
下無卓錐。
和尚若去。
須易服而往。
山乃散眾束裝。
直造華亭。
船子才見便問。
大德住甚么寺。
山曰。
寺即不住。
住即不似。
師曰不似。
似個(gè)甚么。
山曰。
不是日前法師曰。
甚處學(xué)得來。
山曰。
非耳目之所到。
師曰。
一句合頭語。
萬劫系驢橛。
師又問。
垂絲千尺。
意在深潭。
離鉤三寸。
子何不道。
山擬開口。
被師一橈。
打落水中。
才上船師又曰道道。
山擬開口。
師又打。
山豁然大悟。
乃點(diǎn)頭三下。
師曰。
竿頭絲線從君弄。
不犯清波意自殊。
山遂問拋綸擲釣。
師意如何。
師曰。
絲懸綠水浮。
定有無之意。
山曰。
語帶玄而無路。
舌頭談而不談。
師曰。
釣盡江波。
金鱗始遇。
山乃掩耳。
師曰。
如是如是。
乃囑曰。
汝向去。
直須藏身處沒蹤跡。
沒蹤跡處莫藏身。
吾二十年。
在藥山。
祇明斯事。
汝今既得。
但向深山里。
钁頭邊。
覓取一個(gè)半個(gè)接續(xù)。
毋令斷絕。
山乃辭行。
頻頻回顧。
師遂喚阇黎。
山乃回首。
師豎起橈子曰。
汝將謂別有。
乃覆舟入水而逝。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十五
釋德元,字在瞻,號(hào)耐亭,姓丁氏,吳興人。
生而端靜,風(fēng)采不凡,總角即禮龐山妙智寺西嵐禪宿為驅(qū)烏。
入塾肄藝,仿書屬句,恒度越馀子,一時(shí)名流為之刮目。
年二十受具于覺海寺,歸而嚴(yán)凈毗尼,暇則游神典籍,杜門宴寂,即有叩戶者,樞不為轉(zhuǎn)也。
既而憬悟文字非究竟法,大事不可不明,乃杖笠出游,參巨濤于云林,一見器之,留侍巾瓶,妙密鉗椎,精求累載,將有所得,及聞萬法歸一語,恍然契悟,遂獲印可。
乾隆庚午,出主華亭船子道場(chǎng),學(xué)徒輻湊,檀護(hù)歸崇。
乃于隨機(jī)化物之馀,復(fù)營土木,鼎新殿宇,西林舊面,忽焉改觀。
唱導(dǎo)三載,幾欲化成,會(huì)巨濤浸倦,寄聲??助,遄返鷲峰,過雁流云,曾無系戀。
乾隆十八年,繼主法席,純廟南巡,翩然戾止。
德元仰承天問,答語雍容,上協(xié)皇情,寵錫紫衣及香金,諸方榮之。
無何,維摩善病,欲息勞肩。
因謝院事,唯以泉聲林影,時(shí)助吟詠,以永禪悅。
雖有詩稿語錄,多未付梓。
寂于乾隆庚辰九月十五日,塔天圣院左蓮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