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文奎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4 首
昔在丁巳之冬。孽臣擅國柄。黷亂天紀。謀廢母后。脅百僚庭請之有不從者。論以大辟。敦寧府都正金公。杜門謝病。絕不預朝請。至戊午二月。卒于正寢。于時余與公之胤今宗伯公諸人。俱被白簡。及聞公訃。余方削跡郊外。不得與憑棺之哭。于后四年。公之夫人卒于尼山縣衙。余又未得奔哭。念余與宗伯公從游最久。伯仲諸君。迭為兄弟。于公蓋父事之。而公遇余特厚。以故每訪諸君。必先拜公。公亦遇興必呼。逮宗伯諸公上壽于大夫人也。亦嘗升堂奉觴矣。通家之好。蓋三十年所。向來悲歡。森然在眼。而公之墓草宿矣。尚忍為此銘哉。顧義有不敢辭者。按狀。安東之金。其來蓋久。有諱宣平。佐麗太祖。統合三韓。策勛為太師。號亞父。歿祀于社。子孫之居安東者。遂以太師為始祖。名卿鉅公。譜牒相望。曾祖諱永銖。掌令。祖諱璠。平壤庶尹。兼編修官。贈都承旨??贾M生海。信川郡守贈吏曹判書。娶完山李氏王子景明君諱忱之女。生三男。公于序季。諱克孝。字希閔。自號四味翁。自幼俊穎異凡兒。年十五。委禽于林塘鄭公之門。林塘愛之。親授之學。亟稱才氣過人。十七。丁判書公憂。廬墓三年。毀幾滅性。二十一。選補翊衛(wèi)司洗馬。以仕太早不欲出。大夫人強之乃就。公標望絕人華雅夙成。諸僚嘆服。二十三。中進士。聲譽藹蔚。名人聞士。折輩行愿為交。乙丑。移授宗廟奉事。歷尚瑞敦寧、直長。升主簿。拜楊口縣監(jiān)。五年。棄歸。敘拜同福、陰竹、大興縣監(jiān)。漢城府兼參軍、宗廟署令、豐德郡守、忠州判官、掌隸院司評、漢城府、司饔院判官、錦山郡守。癸巳。為翊衛(wèi)。甲午。拜慈山郡守。秩滿。入授典簿、司禦。遷通禮院相禮、廣興倉守、軍資。繕工監(jiān)僉正、司贍寺副正。至壬子。命錄癸巳撫軍南下時扈從功。升授僉知中樞府事。且錄原從之首。蓋以酬其勞而惜其不與錄也。丙辰。拜敦寧都正。此蓋公歷官之序。而官無小大。必恪謹祗力。絕不挾勢而玩事。為邑宰。政務平直簡嚴。一切掃除苛急誅求之政。最惡起事規(guī)利違道干譽之習。持行不以皎皎為潔。而自奉甚約。月廩之外。毫發(fā)不許入。妻子常不免困乏。雖平日素所厚者。方居顯列。則不通饋問。有所托屬。亦不枉循。坐是不能久于任。罷后又無肯引薦者?;騽裨?。公多子姓。獨不為生產計耶。公嘆曰。各自有命。何至愁勞遒公為。判書公歿。事大夫人色養(yǎng)無方。屬孀伯嫂侍大夫人。供養(yǎng)備至。而公別居近宅。每日晨詣大夫人所。視起居寢膳。灑掃庭內外。經紀家事。事仲氏。愛敬俱至。一堂湛樂。至老如一日。大夫人歿。以事大夫人者。事孀伯嫂。遇先忌。別具齋服。居外室三日。不接外事。終身悲慕。居第在順懷廟之右。每過必下。傍人竊視之。雖黑夜大醉一不廢。值其忌。必素食不與宴飲。恒修敦睦。于貧者尤厚。聞中表老鰥無歸。館谷數年。歿又衣食。其諸孤撫養(yǎng)猶己出。居平不治生產業(yè)。官雖高。橐無羨貲。性伉直不能藏人過。然亦不復留。故人雖外莊公。而中實愛之。人有以佞色進者不直視。去亦不再邀。門庭之內。不許出入浮屠巫覡。不設雜技。不談說置倦立契爭訟之事。一室蕭然。左右圖書。庭列奇花異草。幾案不留一塵。使人灑然易慮。遇好客必傾情歡飲。風流溢發(fā)。精彩映人。醉必歌呼忼慨。未嘗見飾貌軟語。余之始拜公。蓋已公之暮境。恨余不及見公之盛年也。夫人東萊鄭氏??贾M惟吉。左議政。世稱林塘相公。即領議政文翼公光弼之孫。娶觀察使元繼蔡之女。生夫人。與公一甲。端莊靜一。動止自矩。生長法家。不離典訓。十五歸公。英秀異常。為舅姑所重。恪恭婦事。切不以門地才能加人。未嘗學習文字而能通大義。雅有鑒識。古今理亂事是非人邪正。無不別白通曉。公好客。客至必置酒。咄嗟之辦。皆有異味。公喜施。甔粟篋衣。不問有無。率皆先意恪承。絕不示窶色。歷蒞六邑。不許外人交關。不事巫卜祈禳。不通商貨市賣。衙庭肅然。既家列卿相。又內連椒掖。門族之因緣。希望以售其私者甚多。而夫人終始無一口請托。至于諸子所居官。人有以事干者。輒謝遣曰。事若是。必不待吾言。茍不是。是吾以非道教之??扇虨楹?。性淡泊。不喜芬華。終日正坐。手不舍女紅。無故不出戶閾。訓諸子必以禮法。雖一言一事之非。隨即警責。伯姊孀居窮約。事之如母。諸子孫有獻。雖少必分。撫媵妾以恩。及其無子而死。常祭其死日。始從公封淑夫人。后封貞敬夫人。辛酉。從季子尚宓之任溫陽。孫光煥宰尼山。仍移往。遂卒于縣衙。春秋八十。凡舉五男。長尚容。即宗伯公。以輔國崇祿。兼禮曹判書。次尚寬。長湍府使。次尚謇。光陵參奉。次尚憲。再中文科。今為刑曹判書。公之伯兄無子子之。次尚宓。桿城郡守。宗伯娶佐郎權愷女。生三男三女。男長光炯。次光煥。江華經歷。次光炫。再中文科。今為執(zhí)義。女長適主簿南好學。次適吏曹判書張維。次適縣令李以省。長湍娶南應井女。生二男二女。男長光赫。兵曹佐郎。次光燦。生員。女長適鄭弘澤。次適縣監(jiān)柳時英。參奉娶縣令宋應光女。無后。刑判娶宣傳官李義老女。生一子不育。取光燦為后。尚宓娶僉知李麟奇女。生一男三女。男光烒。女長適縣監(jiān)宋致中。次適生員尹集。次適李悟。宗伯有妾子曰光熽。司果。錄振武勛。尚寬有妾子。曰光?、光■、光炓。光炯生一男曰壽昌。奉事。光煥生一男壽弘。進士。光炫生三男五女。男壽仁。女長適趙錫馨。進士。次適尹云舉。次適李廷夔。馀幼。光赫生四女。光燦生二男三女。皆幼。公之才華。雖不得大展。既位躋貂玉??芍^貴矣。七十又七??芍^壽矣。而人猶以不盡用為恨。豈天之未定耶。公之內外曾玄孫。共六十馀人。卒能業(yè)詩書顯科名。一家三尚書。俱以文章行誼。遭際圣明。為世名臣。彬彬乎盛矣哉。古未有也。豈不盡用者在是。而天固未嘗不定也耶。噫。功而不居。危不詭隨。皆人所難。癸巳撫軍之行。公實終始陪從。則勘勛之日。公應遵例預錄。又主勛事者。多平生故舊。即公一開口。顧不乏與為地。而公獨恥之。卒不言。此見公之德。當兇論之煽動也。公以近屬尊行。居地最難。彼之飛媒間染。欲借公重者。誘且脅百端。一從庭。榮禍立判。而公閉門涕泣。命酌就枕。終不一詣闕遲。此見公之操。余于是益知公之福祿。皆公自致。以是銘公。非溢美也。銘曰。
謂公為達兮,數奇不第志業(yè)未成。
謂公不達兮,妙歲翹英蔚有令名。
琴書花竹,謂公富兮。
歷典六邑,家徒四壁。
酒賦歌呼,謂公樂兮。
暮年傷時,流涕在席。
涅而不緇貞不絕俗,行之獨也。
視勛若浼臨禍不怵,守之確也。
八十偕老相敬如賓,家之睦也。
二男若婿同拜尚書,慶之積也。
天之施公曷嘗不厚,五福備也。
我懷公風載揚于詩,筆不愧也。
恭惟我世宗大王遠撫長駕。延攬群材。修起禮樂。損益章程。以開昌明博大之治。儒學文章之士。于斯為盛。云蒸龍躍。鱗集仰流。以左右鴻猷者。指可多屈。其最著者曰。樗軒李公諱石亨字伯玉。世傳延安之李。來自唐中郎將李茂。以副將從蘇定邦平百濟。留仕新羅。賜籍于延。是其鼻祖云。至麗朝有諱賢呂。判少府監(jiān)。高祖諱孝信。版圖判書。曾祖諱匡。司仆正、贈兵曹判書。祖諱宗茂。工曹典書、贈左贊成??贾M懷林。侍衛(wèi)司大護軍、贈左議政。妣春川樸氏。司仆正彥之女。議政天性至孝。朝夕躬掃家廟。喪祭一遵禮制。太宗寵遇極隆。晚無子。禱三角山。生公于乙未十月。前一日。議政公直禁省。夢坐大石。白龍拆石而出。覺則舍人報生男。名公以此也。狀奇?zhèn)?。骨格異凡。稍長。文思日進。十四???。升補入學成均。聲名已藉甚。二十六。并魁生員進士及第初試。翌年。連魁三榜。設科以來未嘗有也。英廟大喜得人。直拜左正言、知制教。命三館賜宴闕門外。俄被選賜暇。讀書于真寬寺。拜集賢殿副校理。同撰治平要覽。以編修事殷。不煩他務。遂升至應教。丁卯。重試對策。公又居魁。而同公優(yōu)等者八人。親試定魁。御題八駿圖任制各體。公始制箋。以天佑作之君。圣人應千齡之運。地用莫如馬。神物效一時之能為頭聯。成謹甫言今場可畏。莫如李某。見而詒曰。君欲效老學究。對儷為工耶。且以馬對君。無乃不可。公長者。信其言。舍而制詩。成瞯知之。掠其聯為箋。竟占一頭。公曰。此膝不屈于人久矣。成曰。我能屈不屈人之膝。一時傳為勝談。超授直提學。辛未。議政卒。廬墓三年。服闋。拜直提學。甲戌。升通政。仍前職。乙亥。光廟即位。拜僉知兼成均司成。公在集賢凡十四年。始遷他職。丙子。出為全羅監(jiān)司。瓜滿。拜刑曹參議。又出判公州。命升嘉善。治以勸學為先。未及期?;笮?。召拜僉知。以修文殿提學。朝京還。上曰。特召李某者。將以大用。何寂寥耶。命拜漢城府尹。上將西巡。海西缺方伯。難其人。特命公往。公翌日登途。整理延鑾。區(qū)畫無欠。上大喜。褒賞甚渥。升秩嘉靖。拜刑曹參判、大司憲。先是。臺官以言事多獲罪。公風裁凜然。甚得論事體。疏劾一大臣貪縱。辭激切。上嗟嘆即召見。降御榻命進勺。握公手曰。向使任言責者皆如卿。予豈不從。仍以疏示左右曰。今不得庇護某矣。即允之。然公亦不久而辭遞。拜京畿觀察使、戶曹參判。升資憲。判漢城府事。兼左賓客。時設號牌。五年不就。特舉公總治。悉以委之。俄升崇政。兼八道都體察使。辭朝。又加崇祿。公判京兆七年。上常曰。卿勿嫌久。事成。將以待卿。光廟升遐。以告訃請承襲如京。還加輔國。成廟即位。拜判中樞。命兼知成均館事。故事主文者。必兼知館。而時主文者久不釋。故特有是除。蓋以公文學宿望。常欲以命公者。酬之也。公亦以育才為己任。與二三儒老。輪坐明倫堂。訓誨多士。甚有薰陶之效。辛卯。錄佐理功。封延城府院君。光廟嘗謂公曰。再三勛盟。卿何獨不與。然必為他日功臣。至是果驗。丁酉。卒于第。春秋六十三。成廟悼甚。輟朝減膳。祭及葬俱如禮。謚曰文康。葬龍仁文秀山圃隱先生墓左麓。遺命也。與夫人鄭氏同塋。公寬平而嚴重。端雅而剛正。識見超邁。論議正大。決大事亭疑法。片言傅古義。毅然不可奪。居恒無疾言遽色。未嘗以私干人。亦不受人私。雖親莫敢以惰容近。訓子弟常如寒素。子渾。殿講通經。特命除職。公固辭曰。此兒年少。何敢早干恩澤。安平大君負貴而好儒。聞公名。艷慕之。累遣人求一見。公終不往。亦不受其遺。人以為先見。光廟踐祚。公以先朝帷幄。形跡自孤。齮龁者伺公萬狀。公凝然自持。無幾微見于色辭。絕不競馳而求進。又力求外以遠害。在湖南。聞六臣之死。題詩于益山東軒曰。虞時二女竹。秦日大夫松。縱是哀榮異。寧為冷熱容。蓋寄哀而示志也。有人惡之于上。且請按治。上曰。此特詞人詠物。何必深求。終不問。后上益向重公。禮遇殊絕。雖格于時。未果顯授。而升超日隆。嘗于內殿宴公。中殿親執(zhí)御衣一襲以賜之。命宮女制三壯元詞。歌以侑酒。自是每召飲必歌之。嘗謂公曰。五百年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非卿而誰。公曰。臣不敢當。公筆法妙。一時集賢諸公發(fā)愿詩。亦以公書為首。公嘗撰大學衍義輯略二十一卷。隨箋上進。上嘉獎賜鞍馬。即命印頒。晚年官閒。詩酒自娛。家在泮水西。溪壑窈窕。葛巾藜杖。嘯詠其中??椭亮粜★嫛H送缟裣?。清慎節(jié)儉。不治生產業(yè)。位極人臣。而斗屋蕭然。有屢空之嘆。構茅亭數椽于園中。名之曰戒溢。平生飭躬訓子弟。皆以是。卒之日。朝野悲。號哭吊賻無不盡。公著述甚多。而散失殆盡。明廟朝命裒輯印頒。僅二卷行于世。噫。文章之選。莫盛英廟朝。而公每舉。獨冠多士。一時群材。莫敢望焉。倘非公之望實洽于朝壄。烏能若是其卓卓。當乙亥丙子年間。并游諸人。非禍則顯。鐘簴鼎鑊。判于左右。而公獨履順居正。危不詭隨。負勢者不能屈。工讒者不能間。倘非公之樹立如是卓卓。烏能免于及哉。公雖未臻大拜。位望固已顯隆矣。而人猶以不盡用為恨。惟其用之不盡也。故其名愈益重。世之望公如泰山喬岳。至今婦人孺子。皆能誦之不衰。觀于國乘野史。可知已。公之內外諸孫。共一千五百馀人。世繼簪纓。蟬聯登簉。豈其不盡用者在是耶。不肖孫廷龜。生于公沒百年之后。祗奉遺訓。忝竊名位。雖典刑邈焉。未及見道德之光輝。先君子常以太史公臨絕之語。托于不肖曰。我先祖高名大業(yè)。赫赫照人耳目。非子若孫所敢私。惟是墓道不朽之業(yè)。予既赍志未遂。汝其勉哉。不肖孤夙夜佩服。耿耿三十年所矣。敢以平昔先君所詔者。詮次如右。蓋有略而無溢云。銘曰。
天眷圣王,蔚啟昌期,惟岳降靈。
乃魁多士,乃儀于朝,金門歲星。
云龍風虎,千載一時,拔茅匯征。
如彼祥鳳,雍雍麗霄,瑞世文明。
黃麻六經,振玉鏗金,萬竅俱瘖。
黼黻皇王,笙簧禮樂,日虛圣襟。
天地變化,公惟自靖,亨以濟艱。
進不離正,貞不絕俗,壁立危班。
雖居散秩,恩遇日渥,士望愈碩。
京兆七年,體察八路,所至手額。
成廟之初,擢長成均,蔚然儒宗。
策名佐治,優(yōu)游盟府,位聯上公。
發(fā)揮曾書,纂成治鑒,筆下經綸。
名標文苑,功著儒林,澤在斯民。
文秀之山,昔賢所宅,公卜其麓。
芳徽不孤,百世如昨,過者必式。
按:公前配烏川鄭氏??h監(jiān)保之女。圃隱文忠公之孫。后配高靈樸氏。宗廟署丞真言之女。鄭氏生一男。曰渾。文科掌令。樸氏生一男一女。男曰浩。進士。女適府使宋汝諧。此公之子若女也。曰大護軍壽長、命長、福長、孝長。同知順長、文科僉知敬長、原陽君邊士謙。公之孫行。曰承旨巙、縣監(jiān)嶬、監(jiān)察?、縣令??、兵使邊明胤、郡守邊季胤、司評樸謹等三十四。公之曾孫行。曰郡守廷秀、廷華、廷虎、縣監(jiān)麟瑞、麟趾、麟定、判書廷龜、僉知廷顯、崔泳津、判書邊協等八十七。公之四代孫行。曰縣令赟、寶、資、右贊成貴、參軍賚、察訪賓、蕡、縣監(jiān)蕆、汝興、中興、永興、監(jiān)察楫、檣、梯、櫓、樞、橈、楠、欄、柍、樺、司諫明漢、修撰昭漢、判尹邊應星、兵使邊應奎、掌令邊應璧、兵使趙誼、趙讱、趙諶、承旨韓孝仲、察訪金積、教官閔后騫、縣監(jiān)崔應斗、府使李廷哲、主簿樸大健、大華、司藝洪霙、鄭玄源、樸知警、李運、閔相元、許繼忠、鄭象海等二百馀。公之五代孫行。曰教官時尹、時曾、時孟、時程、時說、時達、時敏、延陽君時白、時聃、牧使時昉、時亮、時益、時稷、時奭、時陟、時尚、時良、時英、時俊、時藝、時遇、時選、時進、時迪、時健、時燁、時燮、時熏、時煥、判書吳允謙、正郎吳允諧、察訪吳允諴、允誠、承旨申應矩、正、李舜民、洪汝一、邊慶胤、金慶馀、翰林金卨??h令尹吉元、承旨張自好、柳秀春、邊屹、崔峻天、金俊男、縣監(jiān)樸峻成、弘憲、僉知趙國信、國哲、國俊、佐郎韓必遠、必厚、必久、副正邊忠范、永安尉洪柱元、許峋等二百四十馀。公之六代孫行。曰遠基、僩、慱、悌、悰、縣令恪、恒、憬、恂、憕、悙、?、悅、吳達天、具鳳瑞等五十。公之七代孫行。此掌令出也。曰郡守宋世忠、宋世良、尹伯齡、公之外孫。曰參贊宋麒壽、參判宋麟壽、贊成丁應斗??h監(jiān)成悌元等十三。公之曾孫行。曰大司諫宋應溉、牧使宋應泂、副提學宋應洵、應期、應光、應慶、監(jiān)司尹希吉、判書尹自新、郡守尹克任、都事申承緒、校理金瞻、俞大脩、監(jiān)司丁胤禧、參議丁胤佑、參判丁胤福、尹仁涵等四十一。公之四代孫行。曰右議政申欽、監(jiān)司申鑒正、宋碩祚、孝祚、裕祚、顯祚、邦祚、廷祚、熙祚、甲祚、參贊李慶全、判決事李愖、參判南以信、李尚信、李惕、監(jiān)司丁好善、丁好恭、丁好寬、丁好恕、丁好德等一百三十。公之五代孫行。曰參判宋錫慶、權昐、權昕、東陽尉申翊圣、申翊亮、丁彥圭、丁彥璜、南斗瞻、李晉英等一百五十。公之六代孫行。此府使出也。曰導壤守。公之孫。曰洪佑卿、李岑等八。公之曾孫。曰洪儀、李天鵬、慎泓等八。公之四代孫行。曰李宗誠、李克一、金重鎰等十三。公之五代孫行。曰金克新、慎惟一、慎惟誠等二十五。公之六代孫行。此進士出也。派遠而不顯者。幼且未冠嫁者。不盡錄。
數椽風雨,幾劫滄桑,想月中跨鶴來歸,詩魂當下陳蕃榻;
半架青藤,一池乳液,看石上飛鴻留影,名跡應光越絕書。
讀書擊劍,友光黃間異人,鴻抱世誰知,表微合待東坡筆;
廣座明燈,話江淮中遺事,麈談今不再,感舊難忘北海樽。
注:《楚望樓聯語箋注(婁希安)》:劉啟瑞(1900——1974),安徽貴池人。1915年加入了中華革命黨,先后創(chuàng)辦《民聲報》、《光明周刊》。1918年畢業(yè)于安慶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旋赴北平,入私立民國大學預科。1920年考入北京大學中國哲學系,兼任《京報》編輯,并創(chuàng)辦《新生活周刊》。1928年任國民黨安徽省黨部改組委員會指導委員會委員,并創(chuàng)辦《老百姓報》。1930年又在南京創(chuàng)辦《大同新聞社》。1934年應戴笠之邀,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任設計委員會主任。1945年當選為第四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同時主持軍統局南京辦事處。1948年當選為立法委員。1949年任國民黨安徽省部委員兼皖南特派員。解放前夕東渡,仍任“立法委員”。1974年病逝于臺北。
光黃間異人:光黃,即光州和黃州。光州和黃州鄰接,宋時同屬淮南西路?!坝嗦劰狻ⅫS間多異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見。”出自蘇軾《方山子傳》。
鴻抱:偉大的抱負。
表微:表明微細的事。 出自《禮·檀弓》下:“君子表微?!笔瑁骸叭羰ФY顯著,凡人皆知;若失禮微細,唯君子乃能表明之?!?br />麈談:魏晉時名士清談,常持麈尾。后因稱客座清談為麈談。 出自宋辛棄疾《稼軒詞》《滿江紅·中秋》:“更如今,不聽麈談清,愁如發(fā)?!?br />北海樽:比喻主人好客。亦詠飲宴??兹冢伪焙O?,有言:「坐上客恒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br />箋:
1.上聯全聯隱用方山子事。
2.王闿運賀黎元洪(宋卿)總統壽誕:
與觀音同日生,來救大千塵劫;
應光黃異人出,能開五百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