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葛郯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3—1176 【介紹】: 宋僧。眉州眉山人,俗姓彭,字瞎堂。年十三因其兄而出家,先至成都習經(jīng)論學于大慈寺,留四年乃出游。云游各地近四十年,問答無滯,機鋒峻發(fā)。孝宗乾道中,居臨安靈隱寺。帝屢召入內(nèi)殿,咨論法要,賜號佛海大師。淳熙中,說偈預示終期,安坐而逝。
全宋詩
釋慧遠(一一○三~一一七六),號瞎堂,俗姓彭,眉山(今屬四川)人。年十三隸藥師院為僧,后依靈巖徽禪師。會圓悟領(lǐng)昭覺,往見之,得悟,機鋒峻發(fā),眾目為鐵舌遠。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由虎丘奉詔住皋亭崇光。六年,被旨補靈隱。曾召入禁中,賜號佛海禪師。淳熙三年卒,年七十四。為南岳下十五世,天寧佛果圓悟克勤禪師法嗣。有齊已等編《瞎堂慧遠禪師廣錄》,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周文忠集》卷四○《靈隱佛海禪師遠公塔銘》?!?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五、《五燈會元》卷一九、《補續(xù)高僧傳》卷一○有傳。 慧遠詩,以輯自《佛?;圻h禪師廣錄》卷一至卷三者編為卷一,以見于《廣錄》卷四者編為卷二,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大明高僧傳·卷第五 習禪篇第三之一
釋慧遠眉山彭氏子。年十三從藥師院宗辯和尚薙染。首詣大慈講肆。次參靈巖徽禪師。微有所入。會圓悟復領(lǐng)旨住昭覺遠投之。值悟普說舉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因緣。遠忽頓悟仆于眾。眾掖之。起遠乃曰。吾夢覺矣。至夜小參遠出問曰。凈裸裸空無一物。赤骨力貧無一錢。戶破家亡。乞師賑濟。悟曰。七珍八寶一時拿。遠曰。禍不入謹家之門。悟曰。機不離位墮在毒海。遠便喝。悟以拄杖擊禪床云。吃得捧也未。遠又喝。悟連喝兩喝。遠便禮拜。自此機鋒峻發(fā)無所抵捂。出世初住皋亭山顯孝。宋乾道六年十月十五日詔遷靈隱。上堂僧問。即心即佛時如何。曰頂分了角。僧曰。非心非佛時如何。曰耳墜金環(huán)。僧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又作么生。曰頹頂脩羅舞柘枝。七年二月十五日召入選德殿賜坐。孝宗問。如何免得生死遠對曰。不悟大道終不能免。帝曰。如何得悟。遠曰。本有之性究之無不悟者。帝曰。悟后如何。遠曰。悟后始知脫體現(xiàn)前了無毫發(fā)可見之相。帝首肯之。帝又曰。即心即佛如何。遠曰。目前無法。陛下喚甚么作心。帝曰。如何是心。遠正身叉手立曰。只這是。帝大悅。八年秋八月七日召遠入東閣賜坐。帝曰。前日夢中忽聞鐘聲。遂覺不知夢與覺。是如何。遠曰。陛下問夢耶問覺耶。若問覺而今正是寐語。若問夢而夢覺無殊。教誰分別。夢即是幻。知幻即離。覺心不動。故曰若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帝曰。夢幻既非。鐘聲從甚處起。遠曰。從問處起。帝又問曰。前日在此閣坐。忽思得不與萬法為侶有個見處。遠曰。愿聞。帝曰。四海不為多。遠曰。一口吸盡。西江水又如何。帝曰。亦未曾欠闕。遠曰。才涉思惟便成剩法。正使如斷輪如閃電了無干涉。何以故。法無二故。見無二見。心無別心。如天無二日。帝悅賜佛海大師之號。淳熙二年乙未秋示眾說偈曰。淳熙二年閏季秋九月旦。鬧處莫出頭。冷地著眼看。明暗不相干。彼此分一半。一種作貴人。教誰賣柴炭。向爾道不可毀不可贊。體若虛空。沒涯岸相喚。相呼歸去來。上元定是正月半。明年正月忽感微疾。果于上元說偈曰。拗折秤錘。掀翻露布。突出機先。鴉飛不度。安坐而逝。留七日顏色不異。全身塔焉。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眉山彭氏子。年十三。從藥師院宗辯薙染。首詣大慈講肆。次參靈巖徽禪師。微有所入。會圓悟領(lǐng)旨住昭覺。遠投之。值悟普說。舉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因緣。遠忽頓悟。仆于眾。眾掖之起。遠乃曰。吾夢覺矣。至夜小參。遠出問曰。凈裸裸空無一物。赤骨力貧無一錢。戶破家亡。乞師賑濟。悟曰。七珍八寶一時拿。遠曰。禍不入謹家之門。悟曰。機不離位。墮在毒海。遠便喝。悟以拄杖擊禪床云。吃得棒也未。遠又喝。悟連喝兩喝。遠便禮拜。自此機鋒峻發(fā)。無所抵捂。出世。初住皋亭山顯孝。宋乾道六年十月十五日。詔遷靈隱。上堂。僧問即心即佛時如何。曰頂分了角。僧曰。非心非佛時如何。曰耳墜金環(huán)。僧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又作么生。曰禿頂修羅舞柘枝。七年二月十五日。召入選德殿賜坐。孝宗問如何免得生死。遠對曰。不悟大道。終不能免。帝曰。如何得悟。遠曰。本有之性。究之無不悟者。帝曰。悟后如何。遠曰。悟后始知。脫體現(xiàn)前。了無毫發(fā)可見之相。帝首肯之。帝又曰。即心即佛如何。遠曰。目前無法。陛下喚甚么作心。帝曰。如何是心。遠正身又手立曰。只這是。帝大悅。八年秋八月七日。召遠入東閣賜坐。帝曰。前日夢中。忽聞鐘聲遂覺。不知夢與覺是如何。遠曰。陛下問夢耶。問覺耶。若問覺而今正是寐語。若問夢而夢覺無殊。教誰分別。夢即是幻。知幻即離。覺心不動。故曰。若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帝曰。夢幻既非。鐘聲從甚處起。遠曰。從問處起。帝又問曰。前日在此閣坐。忽思得不與萬法為侶。有個見處。遠曰愿聞。帝曰。四海不為多。遠曰。一口吸盡西江水又如何。帝曰。亦未曾欠闕。遠曰。才涉思惟。便成剩法。正使如斷輪。如閃電。了無干涉。何以故。法無二故。見無二見。心無別心。如天無二日。帝悅。賜佛海大師之號。淳熙三年正月。忽感微疾。于上元說偈曰。拗折秤錘。掀翻露布。突出機先。雅飛不度。安坐而逝。留七日。顏色不異。全身塔焉。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慧遠。號瞎堂。眉山金流鎮(zhèn)彭氏子。年十三。??藥師院為僧。聽習經(jīng)論。棄而依靈巖。徽公。微有省發(fā)。會圓悟領(lǐng)昭覺。師即之聞。舉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因緣。師大悟。仆于眾。眾掖之。師乃曰。吾夢覺矣。自是機鋒峻發(fā)。眾目為鐵舌遠。圓悟順寂。師東下。屢遷名剎。繇虎丘。奉詔住皋亭崇光。時孝宗留心空宗。召師入對選德殿?;蛉雰?nèi)觀堂見。必延坐進茶。稱師而不名。禮數(shù)視諸師有加。上曰。前日睡中。忽聞鐘聲遂覺。未知夢與覺如何。師曰。夢覺無殊。覺心不動。上曰。夢幻既非。且鐘聲從何處起。師曰。從陛下問處起。上曰。然則畢竟如何。免得生死。師曰。不悟大乘。終不能免。曰。如何得悟。師曰。本有之性磨之。歲月自然得悟。曰。悟后如何。師曰。悟后。始知今日問答皆非。曰。一切處不是后如何。師曰。脫體現(xiàn)前。更無可見之相。上首肯之。賜號佛海禪師。一日車駕幸其室。室掛行道影。上指問師曰。此是水墨空塵。而真者安在。師叉手近前曰。春氣和暖。恭惟圣躬萬福。上大笑。因書贊焉。師一身系法門之望。奇言妙句。傳播諸方。學者云奔川委。視師所在為歸正。如一佛出世。乙未秋。示眾曰。淳熙二年閏季秋九月旦。鬧處莫出頭。冷地著眼看。明暗不相干。彼此分一半。一種作貴人教。誰賣柴炭向汝。道不可毀不可贊。體若虛空沒涯岸。相喚相呼歸去來。上元定是正月半。都下喧傳而疑之。至期諸王卿相皆至。師升座說法。遂入方丈扄閉。師舊蓄一猿。頗馴狎因衣之。命曰猿行者。久之。眾窺窗隙聲息并無。惟見猿持卷侍側(cè)。亟入師已逝矣。猿書。乃辭世偈也。偈曰。拗折秤錘。掀翻露布。突出機光。鴉飛不度。留七日顏色不變。塔全身于寺之烏峰。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四
瞎堂禪師者。
名慧遠。
生眉山之彭氏。
為圓悟禪師之晚子也。
圓悟復領(lǐng)昭覺時。
年老。
乃以化柄屬之門賢。
其門賢已播海內(nèi)矣。
以故摩竭之令。
復行于昭覺。
而遠新從靈崖來。
靈崖為徽禪師所居。
得起鐵拂為首座。
敲唱黃龍宗旨。
遠事之二載。
于徽言下。
得其概焉然起首座。
屢誘掖之。
遠無留意。
乃抵昭覺。
侯十日。
始得通謁于悟公。
公與語大奇之。
嘆曰。
吾道未衰也。
許遠得非時入室。
遠每大跪請益。
公但笑曰。
將謂吾老矣。
故如此著急耶。
遠屏氣自失。
不敢進言。
一日聞舉龐居士不與萬法為侶因緣。
大徹其旨越眾進問曰。
凈裸裸空無一物。
赤骨立貧無一錢。
戶破家殘。
乞師賑濟。
公曰。
七珍八寶一時拿。
曰賊不入謹家之門。
公曰。
機不離位。
墮在毒海。
遠便喝。
公以拄杖擊禪床曰。
吃得棒也未。
遠又喝。
公連喝兩喝。
遠作禮趨而去。
自此機發(fā)莫禦。
叢林共加其號。
為鐵舌遠。
遂與元布袋輩齊名。
紹興間。
嵋守請居象耳山。
不赴。
未幾圓悟順世。
遠勃然起曰。
芳躅云亡。
繼之者誰。
高臥北窗。
顧可得耶。
扁舟出峽。
抵淮南開化龍蟠。
遷瑯琊。
繇瑯琊遷普濟。
繇普濟遷定業(yè)。
繇定業(yè)遷光孝。
歷十八載。
名輩歸之。
僧問。
即心即佛時如何。
遠曰。
頂分丫角。
非心非佛時如何。
曰。
耳墮金環(huán)。
不是心。
不是佛。
不是物。
又作么生。
曰。
禿頂修羅舞柘枝。
又問。
浩浩塵中如何辨主。
遠曰。
木杓頭邊鐮切菜。
莫便是和尚為人處也無。
曰。
研槌撩馎饦。
又問。
不與萬法為侶。
是甚么人。
遠曰。
腳踏轆轤。
曰。
庵里人為甚不知庵外事。
遠曰。
拄杖橫挑鐵蒺藜。
又問。
昔有一秀才。
作無鬼論。
論成。
鬼叱曰。
爭柰我何。
意作么生。
遠以手斫額曰。
何似生。
曰。
祇如五祖以手作鵓鳩嘴曰。
谷孤孤。
又且如何。
遠曰。
自領(lǐng)出去。
曰。
東山水上行。
明甚意旨遠曰。
初三十一不用擇日。
曰。
十二時中如何用心。
遠曰。
蘸雪吃冬瓜。
其機海無涯。
約多類此。
又過南岳寓南臺。
是時璉禪師住龍王。
與方廣行公。
皆月庵高弟。
道著湖湘。
私相語曰。
此間壁立萬仞。
遠來何所措足乎。
故請升座。
設三十馀問。
皆從上誵訛。
險節(jié)關(guān)棙。
遠畢酬之。
辭旨超倫。
璉等屈服。
欲以名剎居遠。
遠不顧。
東隱天臺。
來往國清護國鴻福三寺。
乾道丁亥。
平江守以虎丘迎遠。
又奉旨歷崇光靈隱二處。
孝廟常召見。
咨詢法要。
加號佛海禪師。
名儒日繞座下。
以居士身而嗣法者。
則有內(nèi)翰曾開知府葛郯。
號信齋。
聞遠發(fā)揮即心即佛之案。
有省。
而呈頌曰。
非心非佛亦非物。
五鳳樓前山突兀。
艷陽影里倒翻身。
野狐跳入金毛窟。
遠曰。
公見處只可入佛。
難入魔在。
愕曰。
何也。
遠曰。
何不道金毛跳入野狐窟。
乃領(lǐng)旨。
曾開字天游。
久升圓悟大慧之堂。
聞風來訪。
故問曰。
如何是善知識。
遠曰。
露柱燈籠。
貓兒狗子。
曰。
為甚贊即歡喜。
毀即煩惱。
遠曰。
侍郎曾見善知識否。
開變色曰。
三十年參方。
何言不見。
曰。
向煩惱處見。
向歡喜處見。
開擬議。
遠喝之。
開復擬進語。
遠搖手曰。
開口底不是。
開愧汗透重襟。
遠召曰。
侍郎向甚處去也。
開猛省踴躍。
說偈曰。
咄哉瞎驢。
叢林妖孽。
震地一聲。
天機漏泄。
有人更問意如何。
拈起拂子劈口截。
遠笑曰。
也秖得一橛。
妙喜在嶺南。
因閱遠語錄。
大駭曰。
老師暮年有子如是耶。
遂以圓悟所付法衣。
寄贈之。
于是江湖以為。
遠公見超妙喜云。
一日忽示眾曰。
淳熙二年。
閏季秋九月旦。
鬧處莫出頭。
冷處著眼看。
明暗不相干。
彼此分一半。
一總作貴人。
教誰賣柴炭。
向你道。
不可毀不可贊。
體若虛空沒涯岸。
相喚相呼歸去來。
上元定是正月半。
時都下喧傳。
頗疑之。
遂達上聽。
至期無疾。
升座如常。
然士庶競集。
上亦密遣中使。
伺起居。
遠命侍者。
并赴堂。
及齋畢。
寢室窅然。
白氣氤氳。
侍者入帷。
見猿行者手捧卷莊立榻前。
遠已化矣。
急取行者手卷視之。
乃辭世偈也。
偈曰。
拗折秤錘。
掀翻露布。
突出機先。
鴉飛不度。
四眾殷留十日。
受朝廷最后之供。
其顏不少異也。
年七十四。
坐五十九夏。
遠公素蓄一黑猿。
馴知人意。
名曰猿行者。
亦悠然脫去。
其小師道濟及緇素。
奉遠公塔于寺之烏峰。
亦葬猿行者于其側(cè)焉。
贊曰。
姬氏曰貞勝者也。
余考佛海提唱。
如赤帝子斷蛇。
而神姥夜號。
其出沒縱橫。
與五祖演公類也。
此妙喜寧不望風而駭焉。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三
釋慧遠,眉山彭氏子。年十三,從藥師院宗辯薙染。首詣大慈講肆,次參靈巖徽禪師,微有所入。會圓悟復住昭覺,遂投之。值悟普說,舉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因緣,遠頓悟,仆于眾中,眾掖之起,遠乃曰:“吾夢覺矣?!敝烈剐ⅲh出問曰:“凈裸裸空無一物赤骨力,貧無一錢,戶破家亡,乞師賑濟?!蔽蛟唬骸捌哒浒藢氁粫r拿?!边h曰:“禍不入謹家之門?!蔽蛟唬骸皺C不離位,墮在毒海。”遠便喝,悟以拄杖擊禪床云:“吃得棒也未?”遠又喝,悟連喝,遠便禮拜。自此,機鋒俊發(fā),無所抵午。初住皋亭山顯孝,宋乾道六年十月十五日詔遷靈隱,上堂,僧問:“即心即佛時如何?”曰:“頂分了角?!鄙唬骸胺切姆欠饡r如何?”“耳墜金環(huán)?!鄙唬骸安皇切摹⒉皇欠?、不是物,又作么生?”曰:“頹頂修羅舞柘枝?!逼吣昶咴率迦?,召入選德殿,賜坐,孝宗問:“如何免得生死?”遠對曰:“不悟大道,終不能免?!钡墼唬骸叭绾蔚梦??”遠曰:“本有之性,究之無不悟者?!钡墼唬骸拔蚝笕绾??”遠曰:“悟后始知脫體現(xiàn)前,了無毫發(fā)可見之相。”帝首肯之。帝又曰:“即心即佛如何?”遠曰:“目前無法,陛下以甚么作心?”帝曰:“如何是心?”遠正身叉手立,曰:“只這是?!钡鄞髳偂0四昵锇嗽缕呷?,召遠入東閣,賜坐,帝曰:“前日夢中忽聞鐘聲,遂覺,不知夢與覺是如何?”遠曰:“陛下問夢耶?問覺耶?若問覺而今正是寐語,若問夢而夢覺無殊,教誰分別?夢即是幻,知幻即離,覺心不動。故曰:若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钡墼唬骸皦艋眉确?,鐘聲從甚處起?”遠曰:“從問處起?!钡塾謫栐唬骸扒叭赵诖碎w坐,忽思得不與萬法為侶,有個見處?!边h曰:“愿聞?!钡墼唬骸八暮2粸槎??!边h曰:“一口吸盡西江水又如何?”帝曰:“亦未曾欠闕。”遠曰:“才涉思維,便成剩法,正使如斷輪如閃電,了無干涉。何以故?法無二故,見無二見,心無別心,如天無二日。”帝悅,賜“佛海大師”之號。淳熙二年乙未秋,示眾說偈曰:“淳熙二年閏,季秋九月旦。鬧處莫出頭,冷地著眼看。明暗不相干,彼此分一半。一種作貴人,教誰賣柴炭。向你道,不可毀不可贊,體若虛空沒涯岸。相喚相呼歸去來,上元定是正月半。”明年正月,忽感微疾,果于上元說偈曰:“拗折秤錘,掀翻露布,突出機先,鴉飛不度?!卑沧牛羝呷?,顏色不異,全身塔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