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錢徽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710—約780 【介紹】: 唐吳興人,字仲文。大歷十才子之一。詩與郎士元齊名,時稱:“前有沈、宋,后有錢、郎。”玄宗天寶九載進士。所作《省試湘靈鼓瑟》詩末二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為世傳誦。肅宗乾元中任藍田縣尉,與王維相過從。歷司勛員外郎、司封郎中,終考功郎中,世稱錢考功。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10?—782? 字仲文,排行大。
吳興(今浙江湖州)人。
玄宗天寶十載(751)登進士第(一說九年),釋褐授秘書省校書郎。
安史亂起,逃難在外,肅宗至德二載(757)在長安迎肅宗還京。
乾元元年(758)前后任藍田縣尉,與隱居終南山之王維酬唱,得王維稱許。
寶應(yīng)二年(763)后入朝任司勛員外郎、司封郎中,終考功郎中、太清宮使。
傳附《舊唐書·錢徽》,事跡見《極玄集》卷上、《新唐書·盧綸傳》、《嘉泰吳興志》卷一六、《唐才子傳》卷四等。
今人傅璇琮有《錢起考》。
錢起詩才清逸,為“大歷十才子”之冠。
因久歷臺閣,詩多應(yīng)景獻酬之作。
長于餞送,與郎士元齊名,時稱“前有沈、宋,后有錢、郎”。
達官貴人出使作牧而無二人詩祖餞者,時論鄙之。
其詩不甚接觸社會現(xiàn)實,有粉飾太平之傾向。
然藝術(shù)水平較高,高仲武稱其“體格新奇,理致清贍”(《中興間氣集》卷上),列于大歷詩人之首。
其詩眾體兼擅,不拘一格。
歌行風(fēng)華流麗,為大歷翹楚;古詩清空工致,在盛唐渾厚質(zhì)樸外別開一境。
近體閑雅纖秀,語言洗練,足以代表大歷詩風(fēng)。
五絕《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步武王維《輞川集》,別有恬淡趣味,頗為人稱道。
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詩1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錢考功集》10卷。
今人王定璋有《錢起詩集校注》。
全唐詩》存詩4卷,混入其孫錢珝詩多首,如《江行無題一百首》、《同程九早入中書》、《赴章陵酬李卿贈別》、《罷章陵令山居過中峰道者二首》等。
今人吳企明《錢起錢珝詩考辨》一文有辨析。
《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8首,斷句2。
唐詩匯評
錢起,生卒年不詳,字仲文,吳興(今屬浙江)人。天寶十載(751)登進士第。釋褐授秘書省校書郎。乾元中任藍田尉,與王維頻有唱和。大歷中,官司勛、祠部員外郎,遷考功郎中。建中末或貞元初卒。起工詩,與郎士元齊名,時稱“錢郎”。又與盧綸、韓翃、吉中孚、司空曙、苗發(fā)、耿湋、崔峒、李端、夏侯審合稱“大歷十才子”。有《錢起詩》一卷。今有《錢考功集》十卷行世,其中《江行無題一百首》等乃其曾孫錢珝詩誤入。《全唐詩》編詩四卷。
全唐詩補逸
錢起字仲文,吳興人。天寶十載李巨榜及第。大歷中,與韓翃、李端輩號十才子。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九
起。吳興人。天寶十年進士。釋褐秘書省校書郎。大歷中官司勛員外郎司封郎中。終考功郎中。

作品評論

中興間氣集
員外詩,體格新奇,理致清贍。越從登第,挺冠詞林,文宗右丞,許以高格,右丞沒后,員外為雄。芟齊宋之浮游,削梁陳之靡嫚,迥然獨立,莫之與群。且如“鳥道掛疏雨,人家殘夕陽”,又“牛羊上山小,煙火隔林疏”,又“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皆特出意表,標(biāo)雅古今。又“窮達戀明主,耕桑亦近郊”,則禮義克全,忠孝兼著,足可弘長名流,為后楷式。士林語曰:前有沈、宋,后有錢、郎。
南部新書
大歷來,自丞相已下出使作牧,無錢起、郎士元詩祖送者,時論鄙之。
韻語陽秋
錢起與郎士元齊名,時人語曰:“前有沈、宋,后有錢、郎?!比焕韶M敢望錢哉!起《中書遇雨》詩云:“云銜七曜起,雨拂九門來?!薄堆缋畋O(jiān)宅》云:“晚鐘過竹靜,醉客出花遲。”《罷官后》云:“秋堂入閑夜,云月思離居。”《對雨》云:“生事萍無定,愁心云不開?!币嗫芍^奇句矣。士元詩豈有如此句乎?《贈蓋少府新除江南尉》云:“客路尋常隨竹影,人家大抵傍山嵐?!薄额}王季友半日村別業(yè)》云:“長溪南路當(dāng)群岫,半景東鄰照數(shù)家?!贝撕蔚日Z!余讀其詩,盡帙未見有可喜處,以是知不及起遠甚。
唐詩品匯
天寶以還,錢起、劉長卿并鳴于時,與前諸家實相羽翼,品格亦近似。至其賦詠之多,自得之妙,或有過焉。
《批點唐詩正聲》
錢詩亦有奇趣,蓋劉為主盟,而錢為尸祝矣。排律自錢起以后,自是一格,中間隨珠、燕石俱在,觀者少失淘洗,便墜跡蹊徑矣。
四溟詩話
錢、劉七言近體,兩聯(lián)多用虛字,聲口雖好,而格調(diào)漸下,此文隨世變故爾。錢仲文七言律,《品匯》所取十九首,上四字虛者亦強半。
唐詩歸
鐘云:錢詩精出處,雖盛唐妙手不能過之,亦有秀于文房者。泛覽全集,冗易難讀處實多,以此知詩之貴選也。
詩藪
詩至錢、劉,遂露中唐面目。錢才遠不及劉,然其詩尚有盛唐遺響。
《唐詩韻匯》
唐詩七律……錢仲文清新閑雅,風(fēng)趣一變。
唐音癸簽
唐七言律……錢、劉稍加流暢,降為中唐,又一變也。
《詩源辨體》
錢、劉才力既薄,風(fēng)氣復(fù)散……五七言律造詣興趣所到,化機自在。
《唐詩品匯刪》
流利清雋,錢、劉亦可式也。
《唐詩歸折衷》
敬夫云:劉頗閑婉,其失也??;錢稍峭厲,其失也滯。似正相反,不知當(dāng)時何以錢、劉并稱。
《唐詩別裁》
仲文五言古仿佛右丞,而清秀彌甚。然右丞所以高出者,能沖和,能渾厚也。
《大歷詩略》
錢起詩盡有裴、王意,其失也淺。儲、王作清詩,定有厚氣裹其筆端。(《小澥草堂雜論詩》仲文五言稍近宣城,亦工起調(diào),顧語多輕俊,體質(zhì)不厚,為遜儲、王。
《大歷詩略》
仲文詩如芷珠春色,精麗絕塵,右丞以后,一人而已。
《四庫全書總目》
大歷以還,詩格初變,開、寶渾厚之氣漸遠漸漓,風(fēng)調(diào)相高,稍趨浮響。升降之關(guān),十子實為之職志。起與郎士元,其稱首也。然溫秀蘊藉,不失風(fēng)人之旨,前輩典型,猶有存焉。
《說鈴》
予謂中唐七言律詩,……唯錢員外規(guī)模摩詰,差屬秾麗。
《唐詩箋要》
理致清淡,仲文之長。高仲武稱其芟齊宋之浮游,削梁陳之靡嫚,未免太過。
石洲詩話
盛唐之后,中唐之初,一時雄俊,無過錢、劉。然五言秀絕,固足接武,至于七言歌行,則獨立萬古,已被杜公占盡,仲文、文房皆浥右丞馀波耳。然卻亦漸于轉(zhuǎn)調(diào)伸縮處,微微小變。誠以熟到極處,不得不變,雖才力各有不同,而源委未嘗不從此導(dǎo)也。
石洲詩話
鐘仲文七律,平雅不及隨州,而撐架處轉(zhuǎn)過之。
《峴傭說詩》
大歷錢.劉古詩亦近摩詰,然清氣中時露工秀,淡字、遠字、微字皆不能到,此所以日趨于薄也。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謝朓,清新?lián)P采,寥然遠音?!兜歉摺?、《愁望》、《苦雨》、《秋夜》諸篇,茜逸神清,宛然齊秀。《行路難》、《秋夜長》,亦梁陳之選也。五律則“山來樵路”、“岸去花林”,與老杜“青惜峰巒”、“黃知橘柚”體境同工,不徒“江上峰青”、湘靈千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山陰人,俗姓夏侯。住五臺山清涼寺,博綜經(jīng)論。德宗延入譯場,使造疏,遂編成十卷以進。好游名山。憲宗時賜號清涼國師,尋示寂,年七十余。弟子傳法者百余人。有《毗廬疏》、《隨疏演義》、《華嚴(yán)綱要》、《三圣圓融觀》等。
全唐文·卷九百十九
澄觀字大休。俗姓夏侯氏。越州山陰人。年十一。依寶林寺霈禪師出家。元和中住太原府大崇福寺。后住清涼山大華嚴(yán)寺。開成三年卒。謚清涼國師。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六 傳宗科(四)
生會稽之夏侯氏。
年十一。
依應(yīng)天山寶林寺霈禪師。
誦法華經(jīng)。
年十四。
以恩澤。
獲隸此寺落發(fā)。
即走四方。
訪求師友。
乾元中。
從閏州棲霞寺醴律師。
及鄉(xiāng)里曇一。
究律部。
詣金陵玄壁法師。
稟關(guān)河三論。
大歷中。
傳起信涅槃于瓦官寺。
受東海起信疏義于淮南。
然后溫習(xí)華嚴(yán)大經(jīng)。
于天竺法詵門下。
往剡溪扣成都惠量。
覆探三論十年。
就蘇州習(xí)天臺止觀于湛然法師。
兼法華維摩等經(jīng)疏。
復(fù)咨決南宗禪旨于牛頭山忠?guī)煛?div id="0ptdzna" class='inline' id='people_18102_2_24_comment'>
徑山欽師。
洛陽無名師。
北宗于惠云師。
于是旁覽泛問。
天竺悉曇。
四囲。
五明。
秘咒。
儀軌。
東土經(jīng)史。
子傳。
三雅。
訓(xùn)詁。
世間技藝。
莫不該綜。
每曰。
五地圣人。
身證真如。
猶于后得智中。
起世俗念。
況于方居學(xué)地。
能忌是乎。
大歷十一年。
巡禮五臺峨嵋。
備瞻圣像。
俄還居五臺大華嚴(yán)寺。
專行方等懺法。
既因寺主賢林所請。
為講經(jīng)論。
乃惙然長想。
以為華嚴(yán)合文殊之智。
普賢之理。
表彰毗盧遮那萬行之極。
而舊疏文繁義約。
不足發(fā)明。
于寤寐間。
見金色人立日中。
捉觀納口。
咀嚼都盡。
駭汗而覺。
喜曰。
此吞受光明遍照之徵。
可不疏華嚴(yán)。
以報三圣之德哉。
乃始興元元年正月。
終貞元三年十二月。
成二十卷。
飯千僧以落之。
自爾欲求可以付授者。
夜而夢。
已化為大龍。
鱗鬣耀日。
拿攫碧落。
矯首于南臺。
蟠尾于北臺。
頃之身出小龍千數(shù)。
蜿蜒騰躍。
分散青冥。
四年春正月寺主賢林。
請開新疏。
七年河?xùn)|節(jié)度使李自良。
復(fù)請開于崇福寺。
德宗朝。
遣中使李輔光宣詔。
即日入都。
參預(yù)罽賓三藏般若譯事。
烏茶國王所進后分。
辭以明年。
詔許焉。
又明年至蒲津。
中令梁公。
留安居于中條之棲巖寺。
寺有異僧。
所為莫測。
而語多應(yīng)驗。
初觀未至前。
忽驅(qū)僧眾灑掃曰。
不久菩薩至此。
先是寺多妖祟。
及戾止俱息。
五月中使霍仙鳴宣詔以趣。
至則上加禮敬。
即延入館。
刊正所譯。
為四十卷。
詔造疏于終南山草堂寺。
成十卷。
仍詔兩街各開新疏一遍。
方其撰疏之際。
堂前池中蓮華五朵。
有雙蒂三節(jié)之瑞。
尋詔譯守護國界主經(jīng)。
職綴文。
當(dāng)順宗之在春宮也。
時觀居五臺。
承教述了義一卷。
心要一卷。
食肉得罪因緣等。
至是入朝。
意尤欽屬。
觀夙發(fā)十愿。
一長止方丈。
但三衣一缽。
不畜長。
二當(dāng)代名利。
去之如遺。
三目不視女人。
四身影不落俗家。
五未舍報受。
長誦法花經(jīng)。
六長讀大乘經(jīng)典。
普施含靈。
七長講華嚴(yán)大經(jīng)。
八一生晝夜不臥。
九不邀名惑眾代善。
十不退大慈悲普救心。
故觀能循持。
而行之終身焉。
卒于元和之初。
壽七十馀。
弟子嗣法者百馀人。
若相國齊抗武元衡鄭絪李吉甫權(quán)德輿李逢吉中書舍人錢徽兵部侍郎歸登太常韋渠牟襄陽節(jié)度使嚴(yán)綬越州觀察使孟簡洪州韋丹。
咸服戒訓(xùn)。
又著隨疏演義四十卷。
華嚴(yán)綱要一卷。
法界玄覽一卷。
三圣圓融觀一卷。
華嚴(yán)。
法華。
楞伽。
中論等。
別行小鈔疏。
共三十卷。
設(shè)無遮大齋十二會。
云花寺般若閣下。
畫華嚴(yán)世界圖相。
其諸塑繢尊像。
繕寫經(jīng)典。
具見門人清沔所述記。
宋高僧傳·卷第五 義解篇第二之二
釋澄觀。
姓夏侯氏。
越州山陰人也。
年甫十一依寶林寺(今應(yīng)天山)霈禪師出家。
誦法華經(jīng)。
十四遇恩得度。
便隸此寺。
觀俊朗高逸。
弗可以細(xì)務(wù)拘。
遂遍尋名山旁求秘藏。
梯航既具壸奧必臻。
乾元中依潤州棲霞寺醴律師學(xué)相部律。
本州依曇一隸南山律。
詣金陵玄璧法師傳關(guān)河三論。
三論之盛于江表觀之力也。
大歷中就瓦棺寺傳起信涅槃。
又于淮南法藏受海東起信疏義。
卻復(fù)天竺詵法師門。
溫習(xí)華嚴(yán)大經(jīng)。
七年往剡溪。
從成都慧量法師覆尋三論。
十年就蘇州。
從湛然法師習(xí)天臺止觀法華維摩等經(jīng)疏。
解從上智性自天然。
所學(xué)之文如昨拋舍。
鮑靜記井。
蔡邕后身。
信可知矣。
又謁牛頭山忠?guī)煆缴綒J師洛陽無名師。
咨決南宗禪法。
復(fù)見慧云禪師了北宗玄理。
觀自謂己曰。
五地圣人身證真如棲心佛境。
于后得智中起世俗念學(xué)世間技藝。
況吾學(xué)地能忘是心。
遂翻習(xí)經(jīng)傳子史小學(xué)蒼雅天竺悉曇諸部異執(zhí)四圍五明秘咒儀軌至于篇頌筆語書蹤。
一皆博綜。
多能之性自天縱之。
大歷十一年誓游五臺。
一一巡禮祥瑞愈繁。
仍往峨嵋求見普賢。
登險陟高備觀圣像。
卻還五臺居大華嚴(yán)寺。
專行方等懺法。
時寺主賢林請講大經(jīng)。
并演諸論。
因慨華嚴(yán)舊疏文繁義約。
惙然長想。
況文殊主智普賢主理。
二圣合為毗盧遮那。
萬行兼通即是華嚴(yán)之義也。
吾既游普賢之境界。
泊妙吉之鄉(xiāng)原。
不疏毗盧有辜二圣矣。
觀將撰疏。
俄于寤寐之間見一金人。
當(dāng)陽挺立以手迎抱之。
無何咀嚼都盡。
覺即汗流自喜。
吞納光明遍照之徵也。
起興元元年正月。
貞元三年十二月畢功。
成二十軸。
乃飯千僧以落成也。
后常思付授。
忽夜夢身化為龍。
矯首于南臺。
蟠尾于山北。
拿攫碧落鱗鬣耀日。
須臾蜿蜓化為千數(shù)小龍。
騰耀青冥分散而去。
蓋取象乎教法支分流布也。
四年春正月寺主賢林請講新疏。
七年河?xùn)|節(jié)度使李公自良。
復(fù)請于崇福寺講。
德宗降中使李輔光。
宣詔入都。
與罽賓三藏般若。
譯烏荼國王所進華嚴(yán)后分四十卷。
觀苦辭請明年入敕允。
及具行至蒲津。
中令梁公留安居。
遂于中條山棲巖寺住。
寺有禪客拳眉剪發(fā)。
字曰癡人。
披短褐操長策狂歌雜語。
凡所指厈皆多應(yīng)驗。
觀未至之前狂僧驅(qū)眾僧。
灑掃曰。
不久菩薩來此。
復(fù)次壁畫散脂大將及山麋之怪。
往往不息。
觀既止此寺。
二事俱靜。
五月內(nèi)中使霍仙鳴。
傳宣催入。
觀至。
帝頗敦重。
延入譯場刊正。
又詔令造疏。
遂于終南草堂寺編成十卷。
進呈。
敕令兩街各講一遍為疏。
時堂前池生五枝合歡蓮華。
一華皆有三節(jié)。
人咸嘆伏。
尋譯守護國界主經(jīng)。
觀綴文潤色。
順宗在春宮。
嘗垂教令述了義一卷心要一卷。
并食肉得罪因緣。
洎至長安頻加禮接。
朝臣?xì)w向。
則齊相國杭韋太常渠牟皆結(jié)交最深。
故相武元衡鄭絪李吉甫權(quán)德輿李逢吉中書舍人錢徽兵部侍郎歸登襄陽節(jié)度使嚴(yán)綬越州觀察使孟簡洪州韋丹。
咸慕高風(fēng)。
或從戒訓(xùn)。
以元和年卒。
春秋七十馀。
弟子傳法者一百許人。
馀堪講者千數(shù)。
觀嘗于新創(chuàng)云花寺般若閣下。
畫華藏世界圖相。
又著隨疏演義四十卷。
允齊相請述華嚴(yán)經(jīng)綱要一卷法界玄鑒一卷三圣圓融觀一卷華嚴(yán)法華楞伽中觀論等別行小鈔疏共三十卷。
設(shè)無遮大會十二中。
其諸塑繢形像繕寫經(jīng)典不可殫述。
門人清沔記觀平時行狀云。
觀恒發(fā)十愿。
一長止方丈但三衣缽不畜長。
二當(dāng)代名利棄之如遺。
三目不視女人。
四身影不落俗家。
五未舍執(zhí)受長誦法華經(jīng)。
六長讀大乘經(jīng)典普施含靈。
七長講華嚴(yán)大經(jīng)。
八一生晝夜不臥。
九不邀名惑眾伐善。
十不退大慈悲普救法界。
觀逮盡形期。
恒依愿而修行也。
神僧傳·卷第八
釋澄觀。姓夏侯氏。越州山陰人也。年甫十一依寶林寺霈禪師出家。誦法華經(jīng)。十四遇恩得度。便隸此寺。觀俊朗高逸弗可以細(xì)務(wù)拘。后將撰華嚴(yán)疏。于寤寐之間見一金人。當(dāng)陽挺立以手迎抱之。無何咀嚼都盡。覺即汗流。自喜吞納光明遍照之徵也。起興元元年正月。貞元三年十二月畢功。成二十軸。乃飯千僧以落成之為疏。時堂前池生五枝合歡蓮華一華。皆有三節(jié)。人咸嘆伏。觀常思付授。忽夜夢身化為龍。矯首于南臺蟠尾于山北。拿欋碧落鱗鬣耀日。須臾蜿蜒化為千數(shù)小龍。騰躍青冥分散而去。蓋取象乎教法支分流布也。遂于中條山棲巖寺住。寺有禪客拳眉剪發(fā)。字曰癡人。被短褐操長策。狂歌雜語。凡所指斥皆多應(yīng)驗。觀未至之前??裆?qū)眾僧灑掃曰。不久菩薩來此。以元和年中示滅。春秋七十馀。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夏侯。越州山陰人。觀俊朗高逸。不拘細(xì)務(wù)。遍尋名山。旁求秘藏。乾元中。依潤州棲霞寺醴律師。學(xué)相部律。本州依曇一。隸南山律。詣金陵玄璧法師。傳關(guān)河三論。大歷中。就瓦棺寺。傳起信涅槃。又于淮南法藏。受海東起信疏義。卻復(fù)天竺詵法師門。溫習(xí)華嚴(yán)大經(jīng)。七年。住剡溪。從成都慧量法師。覆尋三論。十年就蘇州從湛然法師。習(xí)天臺止觀法華維摩等經(jīng)疏解。又謁牛頭山忠?guī)?。徑山欽師。洛陽無名師。咨決南宗禪法。復(fù)見慧云禪師。了北宗玄理。大歷十一年。誓游五臺。一一巡禮。祥瑞愈繁。仍往峨嵋。求見普賢。登險陟高。備觀圣像。卻還五臺。居大華嚴(yán)寺。專行方等懺法。時寺主賢林。請講大經(jīng)。并演諸論。因慨華嚴(yán)舊疏。文繁義約。惙然長想。況文殊主智。普賢主理。二圣合為毗盧遮那。萬行兼通。即是華嚴(yán)之義也。吾既游普賢之境界。泊妙吉之鄉(xiāng)原。不疏毗盧。有辜二圣矣。觀撰疏。起興元元年正月。貞元三年十二月畢功。成二十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35 【介紹】: 唐湖州吳興人。錢起孫。登進士第。歷祠部員外郎、禮部郎中。文宗大和九年,鄭注出鎮(zhèn)鳳翔,李訓(xùn)選名家子為其賓佐,乃授可復(fù)為鳳翔節(jié)度副使。是年甘露之變,鄭、李事敗,可復(fù)亦為鳳翔監(jiān)軍使所殺。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35 吳興(今浙江湖州)人,錢起孫。
登進士第,歷祠部員外郎,累官至禮部郎中。
文宗大和九年(835),鄭注出鎮(zhèn)鳳翔,李訓(xùn)選名家子為其賓佐,授可復(fù)檢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充鳳翔節(jié)度副使。
是年“甘露之變”,李、鄭敗,可復(fù)亦為鳳翔監(jiān)軍使所害。
生平見新、舊《唐書·錢徽》附,《資治通鑒》卷二四五。
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66 【介紹】: 唐僧。
湖州長城人,俗姓錢。
錢徽孫。
早以孝聞,出家依湖州開元寺僧高閑。
高閑善草隸,傳其筆法。
后參鹽官齊安,得悟禪法。
尋歸鄉(xiāng),傳徒講法。
懿宗咸通三年,住杭州徑山院,為徑山第二祖。
卒于山。
吳越時,追謚無上大師。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七 傳宗科(五)
姓錢氏。湖州長城人。祖徽禮部侍郎。父晟不仕。臥病久之。宗刲股肉作羹以進。病因愈。孝譽遠著。時高閑以內(nèi)供奉上都臨壇大德。居州之開元寺。閑善草書。聲名藉甚。宗請禮以為師。而剃染焉。謁鹽官悟空大師。獲印記。咸通三年辛巳。巡歷名山。遂止天目東峰之徑山。道俗歸心。化以弘闡。有弟子洪諲。以講論自矜。宗謂之曰。佛祖正法。直截亡詮。汝算海沙。于理何益。但能莫存知見。泯絕外緣。離一切心。即汝真性。諲聞茫然。禮辭游方。至溈山悟旨。乃知宗訓(xùn)為不誣也。七年丙戌。閏三月五日示滅。塔全身于大寂巖下。梁乾化五年。吳越國王尚父錢氏。表請謚曰無上天下號為徑山第二祖。云芽先生吳興沈敬脩述贊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吳興人,字瑞文。
錢徽孫。
昭宗乾寧六年進士。
善文辭,由宰相王摶薦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
后摶得罪,珝貶撫州司馬。
有集及《舟中錄》。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字瑞文,吳興(今浙江湖州)人,錢起曾孫。
僖宗乾符六年(879)登進士第,又《登科記考》卷二三據(jù)《永樂大典》引《蘇州府志》,定為廣明元年(880)登第。
先后任京兆府參軍、藍田縣尉、集賢校理、章陵令等職。
昭宗乾寧二年(895)以宰相王溥薦,知制誥,進中書舍人。
后貶為撫州(今屬江西)司馬。
事跡散見《新唐書·錢徽》、《唐才子傳》卷九及《文苑英華》卷四〇〇薛廷圭制文多種。
五絕精煉秀朗,《江行無題》百首,尤為世所稱誦。
全唐詩》存詩1卷。
《全唐詩續(xù)拾》移正8首。
唐詩匯評
錢珝,生卒年不詳,字瑞文,吳興(今屬浙江)人。錢起曾孫。善丈辭。乾符六年(879),登進士第。龍紀(jì)元年(889),官太常博士。乾寧二年(895),宰相王摶棹為膳部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光化三年(900),王摶貶官,珝亦獲譴,出為撫州司馬。赴任途中,自編詩文為《舟中錄》二十卷。后不知所終。其《舟中錄》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一
珝字瑞文?;罩印F鹬畬O。唐末官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梁門平初貶撫州司馬。卒。

作品評論

《新唐書?錢徽傳》
錢徽)子珝,字瑞文,善文辭。
唐才子傳
(珝)工詩,有集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