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果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04 【介紹】: 唐僧。潞州銅鞮人。俗姓姜。師事神秀。住藍(lán)田化感寺二十余年,未嘗出字外。后隸京城慈恩寺。玄宗開元十一年,從駕往東都,途經(jīng)蒲、虢二州,刺史及官吏士女,皆賚幡花迎之,所在途路充塞。卒謚號大智禪師。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俗姓姜。
潞州銅鞮人。
出家從神秀禪師。
得心法。
始居藍(lán)田之廣化寺。
凡二十年。
徒京師慈恩寺。
道望日以隆重。
開元十一年。
駕幸東都。
詔扈從。
所過官吏士女。
具華幡迎導(dǎo)。
充塞道路。
蒲虢二州尤甚。
蓋秀公出自黃梅。
而化行關(guān)洛。
雖為帝后王公所敬。
禮然其所在。
殊未嘗提唱宗旨。
以開發(fā)徒眾。
故福亦如之。
一日升堂演說。
若太尉房琯兵部侍郎張均禮部侍郎韋陟。
群公咸在。
因曰。
日吳吾與汝輩訣別矣。
既退而張竊語房。
某以早歲餌金丹。
深忌臨喪。
今大師如此。
某不敢留。
遂去。
人莫知者。
福徐與房曰。
吾與張游有年矣。
而宿業(yè)之來。
其不可免如此。
茍能小忍。
以終吾會。
則猶庶幾。
且就執(zhí)房手曰勉之。
必為中興名臣。
張果陷賊。
而房有翼戴功。
宋高僧傳·卷第九 習(xí)禪篇第三之二
釋義福。姓姜氏。潞州銅鞮人也。幼慕空門黍累世務(wù)。初止藍(lán)田化感寺處方丈之室。凡二十馀年未嘗出房宇之外。后隸京師慈恩寺。道望高峙傾動物心。開元十一年從駕往東都經(jīng)蒲虢二州。刺史及官吏士女。皆赍幡花迎之所在。途路充塞。拜禮紛紛瞻望無厭。以二十年卒。有制謚號曰大智禪師葬于伊闕之北。送葬者數(shù)萬人。中書侍郎嚴(yán)挺之躬行喪服。若弟子焉。又撰碑文。神秀禪門之杰。雖有禪行得帝王重之無以加者。而未嘗聚徒開法也。洎乎普寂始于都城。傳教二十馀載。人皆仰之。初福往東洛。召其徒戒其終期。兵部侍。郎張均太尉房琯禮部侍郎韋陟常所信重。是日皆預(yù)造焉。福乃升堂為門人演說。且曰。吾沒日昃當(dāng)為此決別耳。久之張謂房曰。某夙歲餌金丹未嘗臨喪。言訖張遂潛去。福忽謂房曰。與張公游有年矣。張公將有非常之咎名節(jié)皆虧。向來若終此法會足以免禍。惜哉。乃提房手曰。必為中興名臣。其勉之。言訖而終。后張均陷賊庭也受其偽官。而房翼戴兩朝畢立大節(jié)。皆終福之言矣。又釋行思。姓劉氏。廬陵人也。濡潤厥躬貞諒其性。出塵之后納戒已還。破觚求圓斲雕為樸。厥志天然也。往韶陽見大鑒禪師。一言蔽斷猶擊蒙焉。既了本心。地祇迭告還復(fù)吉州闡化。四方禪客繁擁其堂。開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入滅于本生地。敕。謚大師號。曰洪濟(jì)。塔曰歸真。其塔會昌中例從堙毀后法嗣者重崇樹之。
神僧傳·卷第七
僧義福者。上黨人也。梵行精修相好端潔。搢紳士庶翕然歸依。嘗從駕往東都。所歷郡縣人皆傾向。檀施巨萬皆委之而去。忽一旦召其學(xué)徒。告以將終。兵部侍郎張均。中書侍郎嚴(yán)挺之。刑部侍郎房琯。禮部侍郎韋涉。常所禮謁。是日亦同相造焉。義福乃升座為門徒演法。乃曰。吾歿于是日當(dāng)以決別耳。久之張謂房曰。某宿歲餌金丹。爾來未嘗臨喪。言訖張遂潛去。義福謂房曰。某與張公游有年數(shù)矣張有非常之咎。名節(jié)皆虧。向來若終法會足以免難惜哉。乃攜房之手曰。必為中興名臣。公其勉之。言訖而終。及祿山之亂。張均陷賊庭授偽署。房琯翊贊兩朝竟立大節(jié)真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
喜黃老,隱潁陽石堂山,作《潁陽書》。
據(jù)傳善知人夭壽善惡。
玄宗開元中奉詔推算張果生死,懵然莫知其甲子。
后不知所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3—830 【介紹】: 唐道士。
河南緱氏人。
家世奉道。
幼辭親修道,歷事河內(nèi)張通玄、中岳邢歸一,后棲居王屋山,修習(xí)十二年。
應(yīng)詔入京,敬宗躬執(zhí)弟子禮,賜號升元先生。
文宗初東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47—924 【介紹】: 五代時僧。鄭州新鄭人,俗姓張。年十四,投汴州相國寺出家。年十八升論座。于嵩山受戒后,住封禪寺,學(xué)新章律疏。年二十三,策名講授,時人稱奇。唐昭宗大順二年,相國寺遭火焚,寺眾堅(jiān)請貞峻歸為本寺上座。數(shù)年后,重建寺宇,被請為新章宗主,復(fù)開律講。后梁時,臨壇秉法,度僧尼三千余人。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 利物科
鄭州新鄭張氏子。年十四。依相國寺歸正律師出家。誦習(xí)凈名仁王等經(jīng)。不久即能暗憶不忘。后既緇薙。聽俱舍論。年十八。升座弘演。冠歲納戒于。嵩山會善寺。因掛錫封禪寺。蓋今之開寶院也。新章律疏。探索玄微。而講授之。勤未嘗小怠。時年甫二十三爾。大順二年。相國寺災(zāi)。滌地皆盡。耆宿以為非大福德力。莫可以再成就。或曰峻其庶幾。于是相率以請峻。則無所辭讓。歸以上座職自任。未一紀(jì)而檀越旁午。寺之堂氣廊廡一新。眾推為新章宗王。僧尼弟子。百五十馀人。操行高潔。誠有足以動物者。故能坐致功業(yè)如此。同光二年。夏四月十二日。微疾而終。春秋七十八。法臘五十八。葬祔慧云禪師之塔。
宋高僧傳·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釋貞峻。
姓張氏。
鄭州新鄭人也。
唐張果先生之裔孫。
今榮陽有張果里。
其墳楸槚存焉。
峻風(fēng)度寬裕髫齡不弄。
年十四忽超然離俗。
人莫我知。
雖二親褰衣昆弟截路。
終弗能沮之。
乃投相國寺歸正律師出家。
神機(jī)駿發(fā)乍觀可驚。
雖背碑覆棋彼不足多也。
未幾諷徹凈名仁王諸經(jīng)。
計(jì)數(shù)萬言。
時同儕戲之曰。
汝是有腳經(jīng)笥也。
峻辭讓斯題恭遜而已。
及削染為僧形。
即聽俱舍論。
隨講誦頌八品計(jì)六百行。
至十八升論座。
年滿于嵩山會善寺戒壇院納法。
因棲封禪寺。
今號開寶律院。
學(xué)新章律疏。
二十三策名講授。
長宿積奇。
當(dāng)大順二年災(zāi)相國寺。
重樓三門七寶佛殿。
排云寶閣文殊殿里廊。
計(jì)四百馀間都為煨燼。
時寺眾惶惶莫知投跡。
或曰。
如請得峻歸寺寺可成矣。
乃相率往今開寶。
堅(jiān)請峻歸充本寺上座。
前后數(shù)年重新廊廡。
殿宇增華。
又請為新章宗主。
復(fù)開律講僧尼弟子日有五十馀人。
執(zhí)疏聽采。
峻之律行冰雪相高。
署無裸意寒止袷衣。
食惟知量清約太過。
乾化元年臨壇秉法。
及梁朝革命。
所度僧尼計(jì)三千馀人。
以同光二年夏四月十二日微疾而終。
春秋七十八。
法臘五十八。
葬于寺莊。
袝慧云禪師塔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