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法開

相關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釋法度 朝代:南齊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黃龍人。
史失其氏。
少為沙門。
解經論。
以嚴苦自將。
游京師。
有齊郡明僧紹隱。
居瑯邪之??山。
師事度。
舍所居為棲霞精舍。
以居之。
歲馀忽旌旗造門。
通謁曰。
靳尚儀止甚偉。
拜起稱弟子。
且以為王有此山已七百年。
神物所在。
理不可干。
唯師道德崇大。
愿施居之演法。
以福此邦。
蓋其地。
人之居者輒死。
至度而始無他云。
神請受五戒。
度曰。
檀越血食世祀。
最佛戒所先柰何。
神曰。
儻蒙攝受。
先當去之。
黎明送錢一萬。
香燭刀子。
有疏著弟子靳尚名奉供至。
十五日度為設會。
尚乃至同眾行道。
受戒而去。
于是廟祝夢。
神告曰。
吾以受戒于度法師。
祭祀止月蔬食。
度嘗臥疾。
見尚來摩頭足。
以琉璃甌勺水。
使度呷之。
覺大甘涼。
所苦遂寧。
時有沙門法紹。
議論相上下。
號北山二圣。
紹巴西人。
汝南周颙。
自成都迎至于山。
茨精舍與度。
并為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遙光所師禮度。
永元二年沒。
壽六十四。
弟子僧朗。
解華嚴三論。
彭城慧開。
馀杭法開。
皆有講學。
與紹齊名。
神僧傳·卷第三
釋法度。黃龍人也。南齊初游于金陵。高士齊郡名僧紹。隱居瑯邪之攝山。挹度清真待以師友。及亡舍所居山為棲霞寺。先是有道士欲以寺地為觀。住者輒死。后為寺猶多恐動。自度居之群妖皆息。經歲馀忽聞人馬鼓角之聲。俄見一人投刺于度曰靳尚。度命前之。尚形甚都雅羽衛(wèi)亦眾。致敬畢乃言。弟子王有此山七百馀年矣。神道有法物不得。于前后棲托或非真直。故死病繼之。亦其命也。法師道德所歸。謹舍以奉給。并愿受五戒永結來緣。度曰。人神道殊無容相屈。且檀越血食世祀。此最五戒所禁。尚曰。若備門徒輒先去殺。于是辭去。明日一人送錢一萬并香燭等。疏云。弟子靳尚奉供。至其月十五日度為設會。尚又來同眾禮拜行道受戒而去。既而攝山廟巫夢神告曰。吾已受戒于度法師矣。今后祠祭勿得殺戮。由是廟中薦獻菜飯而已。度嘗動散寢于地。見尚從外來以手摩頭足而去。頃之復來持一琉璃。甌中如水以奉度。味甘而冷。度所苦即間。其徵感如此。
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五
釋法度。
黃龍人。
少出家。
游學北土備綜眾經。
而專以苦節(jié)成務。
宋末游于京師。
高士齊郡明僧紹抗跡人外。
隱居瑯琊之??山。
挹度清徽待以師友之敬。
及亡舍所居山為棲霞精舍。
請度居之。
先有道士欲以寺地為館。
住者輒死。
及后為寺。
猶多恐動。
自度居之群妖皆息。
住經歲許。
忽聞人馬鼓角之聲。
俄見一人持名紙通度曰靳尚。
度前之。
尚形甚都雅羽衛(wèi)亦嚴。
致敬已乃言。
弟子。
王有此山七百馀年。
神道有法物不得干。
前諸棲托或非真正。
故死病繼之。
亦其命也。
法師道德所歸。
謹舍以奉給。
并愿受五戒。
永結來緣。
度曰。
人神道殊無容相屈。
且檀越血食世祀。
此最五戒所禁。
尚曰。
若備門徒輒先去殺。
于是辭去。
明旦度見一人送錢一萬香燭刀子。
疏云。
弟子靳尚奉供。
至月十五日度為設會。
尚又來同眾。
禮拜行道受戒而去。
??山廟巫夢神告曰。
吾已受戒于度法師。
祠祀勿得殺戮。
由是廟用薦止菜脯而已。
度嘗動散寢于地。
見尚從外而來以手摩頭足而去。
頃之復來持一琉璃甌。
甌中如水以奉度味甘而冷。
度所苦即間。
其徵感若此。
時有沙門法紹。
業(yè)行清苦譽齊于度。
而學解優(yōu)之。
故時人號曰北山二圣。
紹本巴西人。
汝南周颙去成都。
招共同下止于山茨精舍。
度與紹并為齊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遙光。
恭以師禮。
資給四事。
度常愿生安養(yǎng)。
故偏講無量壽經。
積有遍數(shù)。
齊永元二年卒于山中。
春秋六十有四矣。
度有弟子僧朗。
繼踵先師復綱山寺。
朗本遼東人。
為性廣學思力該普。
凡厥經律皆能講說。
華嚴三論最所命家。
今上深見器重。
敕諸義士受業(yè)于山。
時有彭城寺慧開。
幼而神氣高朗。
志學淵深。
故早彰令譽。
立年便講。
又馀杭縣法開者。
亦清爽俊發(fā)善為談論。
出京止禪岡寺。
與同寺僧紹有聞當時。
釋曇斐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全梁文·卷七十四
曇斐俗姓王,會稽剡人,住法華臺寺。
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五
釋曇斐。
本姓王。
會稽剡人。
少出家受業(yè)于慧基法師。
性聰敏素著領牒之稱。
其方等深經皆所綜達。
老莊儒墨頗亦披覽。
后東西稟訪。
備窮經論之旨。
居于鄉(xiāng)邑法華臺寺。
講說相仍。
學徒成列。
斐神情爽發(fā)志用清玄。
故于小品凈名尤成獨步。
加又談吐蘊藉辭辯高華。
席上之風見重當代。
梁衡陽孝王元簡及隱士廬江何胤。
皆遠挹徽猷招延講說。
吳國張融汝南周颙颙子舍等。
并結知音之狎焉。
以天監(jiān)十七年卒于寺。
春秋七十有六。
其制作文辭亦頗見于世。
初斐有譽江東。
被敕為十城僧主。
符旨適行未拜便化厥土僧尼倍懷戀德。
斐同縣南巖寺有沙門法藏。
亦以戒素見稱。
憙放救生命興立圖像。
時馀姚縣有明慶比丘。
與斐同時致譽。
慶本姓鄭氏。
戒行嚴潔學業(yè)清美。
本師事炎公。
又弘實弟子。
師資三葉并見重東南焉。
論曰。
夫至理無言玄致幽寂。
幽寂故心行處斷。
無言故言語路絕。
言語路絕。
則有言傷其旨。
心行處斷。
則作意失其真。
所以凈名杜口于方丈。
釋迦緘默于雙樹。
將知理致淵寂。
故圣為無言。
但悠悠夢境去理殊隔。
蠢蠢之徒非教孰啟。
是以圣人資靈妙以應物。
體冥寂以通神。
借微言以津道。
托形傳真。
故曰。
兵者不祥之器不獲已而用之。
言者不真之物。
不獲已而陳之。
故始自鹿苑以四諦為言初。
終至鵠林以三點為圓極。
其間散說流文數(shù)過八億。
象馱負而弗窮。
龍宮溢而未盡。
將令乘蹄以得兔藉指以知月。
知月則廢指。
得兔則忘蹄。
經云。
依義莫依語。
此之謂也。
而滯教者謂至道極于篇章。
存形者謂法身定于丈六。
故須窮達幽旨妙得言外。
四辯莊嚴為人廣說。
示教利憙其在法師乎。
故士行尋經于于闐誓志而滅火。
終令般若盛于東川。
忘想傳乎季末。
爰次竺潛支遁于蘭法開等。
并氣韻高華風道清裕。
傳化之美功亦亞焉。
中有釋道安者。
資學于圣師竺佛圖澄。
安又授業(yè)于弟子慧遠。
惟此三葉世不乏賢。
并戒節(jié)嚴明智寶炳盛。
使夫慧日馀暉重光千載之下。
香土遺芬再馥閻浮之地。
涌泉猶注。
寔賴伊人。
遠公既限以虎溪。
安師乃更同輦輿。
夫高尚之道如有惑焉。
然而語默動靜所適唯時。
四翁赴漢。
用之則行也。
三閭辭楚。
舍之則藏也。
經云。
若欲建立正法則聽親近國王及持仗者。
安雖一時同輦。
乃為百民致諫。
故能終感應真云顯報。
其后荊陜著名。
則以翼遇為言初。
廬山清素。
則以持永為上首。
融恒影肇德重關中。
生睿暢遠領宗建業(yè)。
曇度僧淵獨擅江西之寶。
超進慧基。
乃揚浙東之盛。
雖復人世迭隆。
而皆道術懸會。
故使像運馀興歲將五百。
功效之美良足美焉贊曰。
遺風眇漫  法浪邅回  匪伊釋哲 孰振將頹  潛安比玉  遠睿聯(lián)瑰 鐇斧曲戾  彈沐斜埃  素絲既染 承變方來
僧旻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67—527 【介紹】: 南朝梁僧。吳郡富春人,俗姓孫。七歲出家,居虎丘西山寺。力學不怠,志操冠群輩。后居揚都莊嚴寺。自齊迄梁,登座講說逾二十年。梁武帝天監(jiān)初與諸僧于上定林寺抄一切經論。著有《論疏雜集》、《四聲指歸》、《詩譜決疑》等,尤以《成實論義疏》著名。與智藏、法云合稱梁代三大法師。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孫氏。世居吳之富春。三國有吳之后也。幼孤。七歲出家。住虎丘西山寺。師事僧回。從受五經義。宋吏部郎吳郡張辯。嘗謂之曰。沙彌何姓。家何處。旻曰。貧道姓釋。家此山。辯異之。特進張緒。見而嘆曰。松柏雖小。已有凌云之氣。年十三。隨回出都。住白馬寺年十六?;赝?。移住莊嚴寺。師事曇景。與同寺法云神岡法關。夕則合帔而臥。晝則假衣而行。往返咨詢。柔次遠亮四師。大明經律論指。振發(fā)擁滯。雖命世碩學。無所是非。齊文慧帝。竟陵王。深加貴敬。尚書令王儉。嘗延僧宗。講涅槃經。旻所扣問。輒摧衄。儉曰昔姚興于逍遙園。使竺道生。難道融義。往復百翻言義俱切。眾服其英秀。今旻法師過之遠矣。文宣帝請柔次二師。講成實論。旻于末席。有所議論。辭旨清新。宏邈。聽者傾屬。次師乃放麈尾嘆曰。老夫受業(yè)彭城精思五聚。有十五番。誠為難窟。每恨不逢勍敵。自至金陵五年。始見竭于今日矣。待為思之。晚講當答。及晚裁復數(shù)交。辭義遂擁。次師動容。顧四座曰。后生可畏。永明十年。始二十六歲。講成實論于興福寺。先輩后進。道俗交會。不遠萬里。嗚呼盛哉。晉宋來學者。務高談大語。以相誇罩。而旻謙讓。恬靜若不能言。晉安太守彭城劉業(yè)謂旻曰。師于經論該博。何以立義多儒。答曰貧道謹依經文。文玄則玄。文儒則儒。不知其他也。竟陵王世子昭胄出守會稽?;蜓麜F往征虜亭餞之。旻曰吾與相識于講席間耳。然未嘗修詣。聞其得郡便往。意所不欲。眾由是亦罷。永元初。詔僧局。請僧三十人。入華林園夏講。僧正擬旻法主。旻卻之?;騿柶涔?。答曰。此徒外潤。不能內益。由是譽傳遐邇。瑯琊王仲寶吳郡張思光。學冠當時。并投分納交。申以縞滯。齊亂避地入東。逮梁天監(jiān)五年。詔僧正慧超。到房請。與法寵法云。汝南周舍等。入華林園道義。六年制注般若經。請京城五大法師于五寺。首講。以旻道居其右。深其悅可。又詔于慧輪殿。講勝鬘經。帝躬臨聽。僧智僧晃臨川王記室東莞劉協(xié)等。三十人。同抄定林寺一切經論。以類相從成。八十卷。皆取旻考正來上。十一年。感風疾。詔吳郡太守張充吳興太守謝覽給。舟仗資糧津發(fā)至都。晉陵太守蔡撙出門候之。嘆曰。昔仲尼素王于周。今旻公又素王于梁矣。天監(jiān)末。詔莊嚴寺。建八座法輪。講者五僧。以年臘相次。旻最處后。而徒眾劇繁。莊嚴講堂。宋世祖所立者。其高廣??[〦/柔]。非他處比。是日至不能容。詔聽停講五十日。益辟窗牗。進床五十張。猶云迫隘。桄程為之摧折云。講十地經于簡靜寺。先為筑堂五間。以增其舊。至日悉滿。 尤薄于勢要。吳郡陸倕一日造房。旻稱疾不見。倕欣然曰。此誠弟子所望也。時吳興太守蕭昂過山展禮。山主智遷以告旻。旻曰。吾山藪病夫。無事見貴二千石。昔戴颙隱居北嶺。宋江夏王詣之。颙高臥牗下。不與相見。吾雖德薄。請附于戴公。及蕭至。旻從后門遁去。 其年?;侍右嗲餐ㄊ律崛撕嗡汲巍V露Y贈物。大通五年。詔還都。徙居開善寺。于路舊疾。增劇八年二月一日卒。壽六十一詔。以其月六日。窆鐘山之開善。 初旻樂禪默。乃依所立義。獲入定。問諸禪師。皆曰門戶雖殊。造寂則一。每開講先使眾于坐定后為舍靈轉經曰。道安故事也。時靈根寺道超。勤學。每禱佛。愿如旻。忽夢。人曰。僧旻法師。毗婆尸佛時。已能講說。君始發(fā)心。豈可遽及耶。但自加功。當?shù)瞄_解。 旻造彌勒像。朝夕禮謁。夢像遣化。送菩提樹。曰菩提者。梁言道場樹也。弟子頗宣其言。旻止之。著述殆百馀卷。行世。
續(xù)高僧傳·卷第五 義解篇初
釋僧旻。
姓孫氏。
家于吳郡之富春。
有吳開國大皇帝其先也。
幼孤養(yǎng)能言而樂道。
七歲出家。
住虎丘西山寺。
為僧回弟子。
從回受五經。
一聞能記。
精神洞出標群獨秀。
每與同輩言謔及諸典禮。
未嘗不慨慨然欲為己任。
宋吏部郎吳郡張辯謂之曰。
沙彌何姓家在何處。
旻曰。
貧道姓釋。
家于此山。
辯甚異之。
特進張緒見而嘆曰。
松柏雖小已有陵云之氣。
由是顯譽。
年十三隨回出都住白馬寺。
寺僧多以轉讀唱導為業(yè)。
旻風韻清遠了不厝意。
年十六而回亡。
哀容俯仰率由自至。
喪禮畢移住莊嚴師仰曇景。
景久居寺任。
雅有風軌。
大小和從。
寺給僧足。
旻安貧好學。
與同寺法云禪崗法開
稟學柔次達亮四公經論。
夕則合帔而臥。
晝則假衣而行。
往返咨詢不避炎雪。
其精力篤課如此。
大明數(shù)論究統(tǒng)經律。
原始要終望表知里。
內鑒諸己旁啟同志。
前疑往結靡不冰泮。
雖命世碩學有是非之辯。
旻居中振發(fā)曾無擁滯。
光緒既著風猷弘遠。
齊文惠帝竟陵王子良。
深相貴敬請遺連接。
尚書令王儉。
延請僧宗講涅槃經。
旻扣問聯(lián)環(huán)言皆摧敵。
儉曰。
昔竺道生入長安。
姚興于逍遙園見之。
使難道融義。
往復百翻言無不切。
眾皆睹其風神服其英秀。
今此旻法師超悟天體。
性極照窮言必典詣。
能使前無橫陣。
便是過之遠矣。
文宣嘗請柔次二法師。
于普弘寺共講成實。
大致通勝冠蓋成陰。
旻于末席論議。
詞旨清新致言宏邈。
往復神應聽者傾屬。
次公乃放麈尾而嘆曰。
老子受業(yè)于彭城。
精思此之五聚。
有十五番以為難窟。
每恨不逢勍敵。
必欲研盡。
自至金陵累年始見竭于今日矣。
且試思之晚講當答。
及晚上講裁復數(shù)交詞義遂擁。
次公動容顧四坐曰。
后生可畏。
斯言信矣。
年二十六。
永明十年始于興福寺講成實論。
先輩法師高視當世排競下筵。
其會如市山棲邑寺莫不掩扉畢集。
衣冠士子四衢輻湊。
坐皆重膝不謂為迮。
言雖竟日無起疲倦。
皆仰之如日月矣。
希風慕德者不遠萬里相造。
自晉宋相承凡論議者。
多高談大語競相誇罩。
及旻為師范。
棱落秀上機變如神。
言氣典正。
座無洪聲之侶。
重又性多謙讓。
未常以理勝加人。
處眾澄眸如入禪定。
其為道俗所推如此。
時人稱曰。
折剖磐隱通古無例。
條貫始終受者易悟。
庶方蕩諸異論大同正法矣。
于是名振日下。
聽眾千馀。
孜孜善誘曾無告倦。
晉安太守彭城劉業(yè)。
嘗謂旻曰。
法師經論通博。
何以立義多儒。
答曰。
宋世貴道生。
頓悟以通經。
齊時重僧柔。
影毗曇以講論。
貧道謹依經文。
文玄則玄。
文儒則儒耳。
時竟陵王世子蕭照胄。
出守會稽。
要旻共往。
征虜別之。
旻曰。
吾止講席。
相識未嘗修詣。
承其得郡。
便狼狽遠別。
意所不欲。
眾因是亦止。
永元元年。
敕僧局請三十僧。
入華林園夏講。
僧正擬旻為法主。
旻止之。
或曰何故。
答曰。
此乃內潤法師。
不能外益學士。
非謂講者。
由是譽傳遐邇名動京師。
瑯琊王仲寶。
吳人張思光。
學冠當時清貞獨絕。
并投分請交申以縞帶。
年立之后頻事解蔚為宗匠。
九部五時若指諸掌。
玄理伏難坦然夷易。
故緇素結轍華俗邀延往復屯萃矣。
時有令聞夙成負先來之風。
耆年素望懷新舊之恥。
設伏者比肩翹關者間出。
旻隨方領會。
弘量有馀。
皆銜璧輿櫬響然風靡者一人而已。
值齊歷橫流道屬昏诐。
時寵小人世嫉君子。
因避地徐部。
仍受請入吳。
法輪繼轉勝幢屢建。
皆隨根獲潤有聲南北。
皇梁膺運乃翻然自遠言從帝則。
以天監(jiān)五年游于都輦。
天下禮接下筵亟深眷悅。
敕僧正慧超銜詔至房。
欲屈與法寵法云汝南周舍等。
時入華林園講論道義。
自茲已后優(yōu)位日隆。
六年制注般若經。
以通大訓。
朝貴皆思弘厥典。
又請京邑五大法師。
于五寺首講。
以旻道居其右。
乃眷帝情深見悅可。
因請為家僧。
四事供給。
又敕于慧輪殿講勝鬘經。
帝自臨聽。
仍選才學道俗釋僧智僧晃臨川王記室東莞劉協(xié)等三十人。
同集上定林寺。
抄一切經論以類相從。
凡八十卷。
皆令取衷于旻。
十一年春忽感風疾后雖小間。
心猶忘誤言語遲蹇。
旻曰。
自登座講說已二十年。
如見此病例無平復。
講事盡矣。
乃修飾房內隔立道場日夜禮懺。
后吳郡太守張充。
吳興太守謝覽。
各遣僚左至都表上延請。
有敕給船仗資糧發(fā)遣。
二郡迎候舟楫滿川。
京師學士云隨霧合。
中途守宰莫不郊迎。
晉陵太守蔡撙。
出侯門迎之嘆曰。
昔仲尼素王于周。
今旻公又素王于梁矣。
天監(jiān)末年。
下敕于莊嚴寺。
建八座法輪。
講者五僧以年臘相次。
旻最處后。
眾徒彌盛。
莊嚴講堂。
宋世祖所立。
欒櫨增映延袤遐遠。
至于是日不容聽眾。
執(zhí)事啟聞。
有敕聽停講五日。
悉移窗戶四出檐霤。
又進給床五十張。
猶為迫迮。
桄桯摧折日有十數(shù)。
得人之盛皆此類焉。
旻因舍什物嚫施擬立大堂。
慮未周用付庫生長傳付后僧。
又于簡靜寺講十地經。
堂宇先有五間。
慮有迫迮又于堂前權起五間。
合而為一。
及至就講寺內悉滿。
斯感化之來殆非意矣。
少與齊人張融謝眺友善。
天下才學通人莫不致禮。
雖居重名不嘉榮勢。
閑處一室簡通豪右。
眾人多恨之。
唯吳郡陸倕。
博學自居。
名位通顯早崇禮敬。
旻亦密相器重。
時為太子中庶。
儐從到房。
旻稱疾不見。
倕欣然曰。
此誠弟子所望也。
人皆推倕之愛名德也。
彌重旻之不趣于世。
暨普通之后。
先疾連發(fā)彌懷退靜。
夜還虎丘人無知者。
時蕭昂出守吳興。
欲過山展禮。
山主智遷先知以告旻。
旻曰。
吾山藪病人。
無事見貴二千石。
昔戴颙隱居北嶺。
宋江夏王入山詣之。
高臥牖下不與相見。
吾雖德薄請附戴公之事矣。
及蕭至旻從后門而遁。
其年皇太子。
遣通事舍人何思澄。
銜命致禮。
贈以幾杖爐奩褥席麈尾拂扇等。
五年下敕延還移住善。
使所在備禮發(fā)遣。
不得循常以稽天望。
于路增劇未堪止寺。
權停莊嚴因遂彌留以至大漸。
良醫(yī)上藥備于寺內。
中使參侯相望馳道。
以大通八年二月一日清旦。
卒于寺房。
春秋六十一。
天子悲惜儲君嗟惋。
敕以其月六日。
窆于鐘山之善墓所。
喪事大小隨由備辦。
隱士陳留阮孝緒。
為著墓志。
弟子智學慧慶等。
建立三碑。
其二碑。
皇太子湘東王。
并為制文樹于墓側。
徵士何胤。
著文立于本寺。
初旻嘗樂于禪默。
乃依所立義試遍安心。
旬日之間遂得入定。
問諸禪師皆云。
門戶雖殊造寂不異。
又嘗于講日謂眾曰。
昔彌天釋道安。
每講于定坐后。
常使都講等為含靈轉經三契。
此事久廢。
既是前修勝業(yè)。
欲屈大眾各誦觀世音經一遍。
于是合坐欣然遠近相習。
爾后道俗舍物乞講前誦經。
由此始也。
時有靈根寺道超比丘。
勤學自勵。
愿明解如旻。
夢有人言。
僧旻法師毗婆尸佛。
已能講說。
君始修習。
云何可等。
但自加功。
不患不達。
隨分得解。
后大領悟。
旻嘗造彌勒佛并諸供具。
朝夕禮謁。
乃夢見彌勒佛遣化菩薩送菩提樹與之。
菩薩曰。
菩提樹者。
梁言道場樹也。
弟子頗宣其言。
旻聞而勖之曰。
禮有六夢。
正夢唯一。
乃是好惡之先徵。
故周立占夢之官。
后代廢之。
正以俗人澆薄亟多假托。
吾前所夢乃心想耳。
汝勿傳之。
以莊嚴寺門及諸墻宇古制不工。
又吳虎丘山西寺朽壞日久。
并加繕改事盡弘麗。
旻所造經像全不封附。
須者便給。
放生布施未嘗倦廢。
弟子咨曰。
和上所修功德誠多。
未始建大齋會。
恐福事未圓。
旻曰。
大齋乃有一時發(fā)起之益。
吾寡乏人力難得盡理。
又且米菜醬酢樵水湯灰踐踰澆炙。
信傷害微蟲豈有數(shù)量。
慮有此事故不敢為也。
始復求寄王官官府有勢之家。
使役雖多彌難盡意。
近識觀之藉此悟。
智者窺人有求名之誚。
要請法俗侵星早到。
若不專至有乖素心。
若現(xiàn)斯言猶涉譏笑。
故吾不為也。
旻美言笑善舉止。
吐納膏油自生顧眄風飆滿室。
凡所施為不為名利。
勤注教勖形于言晤。
先人后己常若不及。
常有馀師言弟子不恭者。
旻呼與相見為設飲食。
方便誘喻遂成善士。
生無左道卜筮。
不妄同惑凡人。
又不假托奇怪以誑近識。
貴人君子皆景慕焉。
營居負販者亦望風而畏敬。
聞其名者偽夫正鄙夫立。
所著論疏雜集。
四聲指歸詩譜決疑等。
百有馀卷流世。
僧曇崇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5—594 【介紹】: 隋僧。咸陽人。俗姓孟。七歲入道,博誦法言。受戒后志愈清厲,學行為同輩所推,號無上士,北周武帝以為周國三藏,任陟□(山左)寺主。入隋,住清禪寺。帝后欽敬,布施甚多。臨終,以衣資施于三寶,無疾而終。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出咸陽孟氏。七歲入道。循聽講肆。久之依止禪師開公。而攝念焉。逮于受具。其志逾清厲。學僧祇。十有馀遍。而講解之。致徒三百。京輔以為宗。后以言說無益。更脩前行。形若槁木。心如死灰。于是色想除。而光明發(fā)。六行偏精。五門并達矣。開公以上首稱之。眾中同學歸敬。開亡。遂以其徒二百馀人。委之訓導。聲馳隴塞。化滿關河。趨承下風。千里相屬。周武帝尤加欽注。詔曰。崇禪師精悟獨絕。所領學徒。淑于德義。未聞有犯。可為國之三藏。并陟岵寺主。崇以職事滯淹。假以他緣。奏乞于免。詔從之。及廢教。徇俗不自異。詔授金紫光祿。終無所屈。大象初。隋文帝以潛德秉周政。大法且復。詔先度百二十僧。崇預其數(shù)。住興善寺。仍詔充寺主。固辭。乃募緣創(chuàng)寺。以酬宿愿。蓋以法運之否。昔嘗許之云。帝登極。卒營九寺。以足十數(shù)焉。常是時。我唐高祖。方以留守居太原。亦割宅為清禪寺。以致眾。煬帝居晉邸。斥民七十戶水硙碾等。為寺基業(yè)。開皇初。賜帛一萬四千匹。布五千端。綿千屯。綾二百匹。錦二十匹。上色米千石?;屎箦X五千貫。氈五十領。剃刀五十具。其建浮圖也。仍以神尼智仙所授舍利六粒。用助弘業(yè)。會教門載啟。深契帝心。詔匠杜崇如法營治。賜錢三千馀貫。為磚瓦費。又悉斂內宮。及躬所御故服。得一千三百襲。使鬻之。以資匱竭。晉邸在楊越。自其鎮(zhèn)造露盤十一級。始開皇十一年。至十四年乃畢工致。而冠之浮圖之顛。見者稱嘆。其馀佛堂僧院。皆王力焉。詔崇出入禁籞。無擁通宮籍。以為常。因為帝后。述凈土業(yè)。帝每自稱師兒。后自稱師女。其恩禮之重如此。開皇十四年十月三十日。無疾卒于所居之房。壽八十。上哀慟。詔所司營給喪事。塔全身于終南山。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七 習禪篇之二
釋曇崇。
姓孟氏。
咸陽人。
生知正見幼解信奉。
七歲入道。
博誦法言。
勤注無絕。
后循聽講肆雄辯無前。
乃以慧燈欲全本資攝念。
圣果將克必固定想。
因從開禪師而從依止。
逮乎受戒志逾清厲。
遂學僧祇十有馀遍。
依而講解。
聽徒三百。
京輔律要此而為宗。
后弊于言說更崇前觀。
額上鼻端是所存想。
山間樹下為其居處。
既而光明內發(fā)。
色相外除。
形木若枯心灰猶死。
偏精六行冠達五門。
開公處眾稱為第一。
遂得同學齊敬。
又號為無上士也。
及師亡遺囑令攝后徒。
于時五眾二百馀人依崇習靜。
聲馳隴塞化滿關河。
尋路追風千里相屬。
填門盈室坐誨門人。
或初修不凈。
或終學人空。
念彼慈悲弘斯正則。
周武皇帝特所欽承。
乃下敕云。
崇禪師德行無玷精悟獨絕。
所預學徒未聞有犯。
當是尊以德義。
故則眾絕形清。
可為周國三藏年任陟岵寺主。
即從而教導。
僧尼有序響名稱焉。
每為僧職滯蹤。
未許游涉乃假以他緣遂蒙放免。
末遺法淪蕩便從流俗。
外順王威內持道素。
又授金紫光祿等銜。
并不依就。
雖沈厄運無癈利人。
大象之初皇隋肇命。
法炬還炤。
即預百二十僧。
敕住興善。
尋復別敕令宰寺任。
重勤辭遜又不受之。
而道冠僧群。
王公戒范。
昔以佛法頹毀。
私愿早隆。
謹造一寺用光末法。
因以奏上。
帝乃立九寺以副崇愿。
皆國家供給終于文世。
高唐公素稟行門偏所歸信。
遂割宅為寺引眾居之。
敕以虛靜所歸禪徒有譽。
賜額可為清禪。
今之清明門內寺是也。
隋氏晉王欽敬禪林。
降威為寺檀越。
前后送戶七十有馀。
水硙及碾。
上下六具永充基業(yè)。
傳利于今。
天子昔所承名。
今親正業(yè)。
開皇之初敕送絹一萬四千疋布五千端綿一千屯綾二百疋錦二十張五色上米前后千石。
皇后又下令送錢五十貫氈五十領剃刀五十具。
崇福感于今愿。
流于后望。
建浮圖一區(qū)。
用酬國俸。
帝聞大悅。
內送舍利六粒。
以同弘業(yè)。
于時釋教初開。
圖象全闕。
崇興此塔深會帝心。
敕為追匠杜崇。
令其繕績。
料錢三千馀貫計。
塼八十萬。
帝以功業(yè)引費。
恐有匱竭。
又送身所著衣及皇后所服者總一千三百對。
以助隨喜。
開皇十一年。
晉王鎮(zhèn)總楊越。
為造露盤并諸莊飾。
十四年內方始成就。
舉高一十一級。
竦耀太虛。
京邑稱最。
爾后?遺相接。
眾具繁委。
王又造佛堂僧院。
并送五行調度。
種植樹林等事。
并委僧眾。
監(jiān)檢助成。
崇既令重當朝。
往還無壅。
宮閤之禁門籍未安。
須有所論執(zhí)錫便進。
時處大內為述凈業(yè)。
文帝禮接自稱師兒。
獻后延德又稱師女。
及在于本寺則敕令載馳。
問以起居。
無晨不至。
自所獲外利盡施伽藍。
緣身資蓄衣缽而已。
開皇十四年十月三十日。
遷化寺房。
春秋八十矣。
皇情哀慘下敕葬焉。
所須喪事有司供給。
皂白弟子五千馀人。
送于終南至相寺之右。
為建白塔。
勒銘存今。
初崇未終七日。
寺內幡竿無故自折。
門外汲井忽爾便枯。
眾怪其由也。
及至晦夜。
崇遺告曰。
吾有去處今須付囑。
即以衣資施于三寶。
及至后夜覺有異相。
就而觀之方知氣絕。
無疾而逝。
形色如生。
因以奏聞。
莫不懷慟。
僧晃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綿州涪城南昌馮氏子。
軀干頎碩。
貌氣雄毅。
學博材敏。
幼負鄉(xiāng)里譽。
嘗夢手持日月。
坐太虛中。
自視光采晃然。
因即以立名焉。
苦求父母出家。
父母恐其逸去。
夜系兩足屋柱上。
忽自解。
乃嘆曰。
志之所在。
天地鬼神從之。
況他物哉。
父母感悟。
使依彖法師受業(yè)。
夙夜匪懈。
卒通大小乘學。
會梁末周初。
法復淆濫。
晃獨操守。
非類弗親。
登壇之后。
偏攻十誦。
周保定間。
進習僧祇。
又稟心法于曇相禪師。
開禪師等。
既而遐邇頌德。
聲達天朝矣。
武皇帝詔于明德殿法集。
授職本州三藏。
有隋啟祚。
仍以僧正。
匡御本州。
益部欽風。
前后州主。
皆授戒香。
開皇十五年。
別置頭陀眾于所住之振響寺。
以導墮窳。
仁壽后。
率寺眾轉藏經。
周而復始。
供給?施。
一出檀越。
武德初終于所住。
春秋八十五。
方其將終之際。
蓮池竭。
慈竹凋。
薔薇冬時盛華。
識者以為榮枯兩瑞。
必有生滅之徵焉。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九 興福篇第九
釋僧晃。
姓馮氏。
綿州涪城南昌人。
形長八尺。
顏貌都偉。
威容整肅。
動中規(guī)矩。
而鷹眼虎身鵝行象步。
聲氣雄亮志略宏遠。
綱維法任有柱石焉。
故使岷巴領袖咸所推仰。
昔年在志學。
文才博達。
時共聲譽。
嘗夢手擎日月太虛中坐。
便晃然厭俗。
欣慕出家。
私即立名為僧晃也。
父母未之許。
拘械兩足牢系屋柱。
決意已絕誓心無改。
不移旦夕鎖自然解。
乃嘆曰。
夫志之所及也。
山岳以之轉。
江河以之絕。
城臺以之崩。
瀛海以之竭。
日月為之潛光。
須彌為之崩頹。
星辰為之改度。
嘉樹為之藏摧。
況復金木之與桎梏。
奚足以語哉。
二親顧其冥感。
任從道化。
依彖法師出家受業(yè)。
學通大小夙夜匪懈。
會梁末周初佛法淆濫。
行多浮略迂誕毗尼。
晃具戒未聞。
而超然異表。
少能精苦性自矜持。
卒非師友所成立也。
眾皆挹其神宇。
密相高尚。
及升壇之后。
偏攻十誦。
數(shù)年劬勞朗鑒精熟。
研微造盡彬郁可崇。
周保定后更業(yè)長安。
進學僧祇討其幽旨。
有難必究是滯能通。
又于曇相禪師稟受心法。
觀道圓凈由此彌開。
又于開禪師方等行道。
洞入時倫無與相映。
自此罕得而傳者。
由多營福業(yè)勞事有為。
是以隱墜世不稱也。
既而遐邇諷德。
聲聞天庭。
武帝下敕。
延于明德殿。
言議闡彌遂圣心。
乃授本州三藏。
大隋啟祚面委僧正。
匡御本邑。
而剛決方正賞罰嚴平。
綿益欽風貴賤攸奉。
前后州主十有馀人。
皆授戒香斷惡行善。
開皇十五年。
又于寺中置頭陀眾。
僧事蠲免以引墮者。
仁壽以后。
重率寺眾共轉藏經。
周而復始初不斷絕。
供給?錫一出俗緣。
皆晃指授。
故福報所至如泉不窮。
僧業(yè)茂盛方類推舉。
以武德冬初。
終于所住之振向寺。
春秋八十五矣。
初未終前。
佛堂蓮華池自然枯竭。
池側慈竹無故彫死。
寺內薔薇非時發(fā)花曄如夏月。
眾以榮枯兩瑞不無生滅之懷德異常倫故。
感應之所期耳。
僧曇遷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42—607 【介紹】: 隋僧。博陵饒陽人。俗姓王。少俊朗,通詩書,明《周易》,善卜筮。二十一歲從定州曇靜律師出家。從師至五臺山及鄴都求道進益。后隱林慮山凈國寺。研習《華嚴》、《十地》、《維摩》、《棱伽》等諸經。文帝開皇初入京講經,從之受業(yè)者千余人。聲名遐布。帝下敕使主勝光寺,為蜀王楊秀門師。后又主禪定道場。
全隋文·卷三十四
曇遷俗姓王,博陵饒陽人,初住揚都道場寺,終西京禪定寺。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七 攝念科
博陵饒陽王氏子也。姿性俊朗。年十三。父母俾從舅氏權會受學。備善經史。而于易老莊。尤究心焉。然佛典幽極。非妙悟深證。莫可窺測。于是哀懇二親。以祈出家。年二十一。遂依定州賈和寺曇靜律師薙落。初誦勝鬘。輒了其義。乃復問法綱要于曇遵法師。當有齊教門之盛。宮禁營治福利。眾所奔競。遷因遁避林慮山。黃華谷凈國寺。蔬素覃研華嚴十地維摩楞伽地持起信等。方尋唯識。感心熱之疾。而悉略去醫(yī)藥。專事懺禱。夜夢月入懷取而擘食之。香脆清涼。如冰片。覺而所苦頓愈。馀味經旬。流齒頰間。易名月德。其謂此歟。每授戒。則對其人唱曰。于我月德前。三說求授菩薩戒。是以逮周武帝失正見。遽南造金陵。道路屢遭攘奪。達壽陽。謂其屬曰。吾輩為群盜所窘如此。皆宿業(yè)也。今茲值遇怨結深矣。茍非解免。來報莫窮。乃于曲水寺。估鬻行季。以作佛事。冀于他生為善知識。既濟江。住揚都道場寺。掃衣乞食。攝念而已。時慧曉智璀。學兼內外。弘暢定宗。陳朝之領袖也。又有高麗智晃。善薩婆多部。遷亦綜理唯識。并一見傾蓋?;蛴赃w之名行。聞于上者。立謝絕。獨與國子博士張機。發(fā)莊易義。機為盡禮。 偶詣桂州刺史蔣君家。獲大乘攝論。誠為全珠。樂不自勝。將事開演。而聞隋歷聿新。盛隆釋運。未幾陳亡。區(qū)宇混一。故遷奉持攝論。北返彭城。會檀越舍宅創(chuàng)慕圣寺。而攝論之流通于北。寔此其始也。兼以楞伽起信如實等論。輪環(huán)披析。則其指趣愈益白矣??偣芄瘸枪f緒。引僚佐伸弟子禮。上柱國宋公賀若弼。鎮(zhèn)維揚。遣長史張?zhí)?。具疏邀之。遷往應。則宋公鋤驕刬慢。悉使妻子受歸戒。 開皇七年秋詔曰?;实劬磫栃熘輹疫w法師。承脩敘妙因。勤精道教。護持正法。利益無邊。誠釋氏之棟梁。即僧倫之龍象也。深愿巡歷所在。趨風餐德。限以朝務。實懷虛想。當即來儀。以沃勞望。弟子之內。間解法相。能轉梵音。并將入京。當與師崇建正法。刊定經典。且道法初興。觸途草創(chuàng)。弘獎建立。終藉通人。京邑之間。近遠所湊。宣揚法事。為利殊廣。想振錫拂衣。勿辭勞也。尋望見師。不復多及。 時洛陽慧遠。魏郡慧藏。清河僧休。濟陽鎮(zhèn)寶。汲郡洪遵同。被詔至。則偕謁帝。于大興殿接遇優(yōu)渥。詔于大興善寺安置。咨詢問遺。冠蓋相望。而眾以攝論初辟。投誠請業(yè)者千數(shù)。雖慧遠以老成自居。猶處輪下。橫經稟義。自是攝論一燈。傳者盛矣。蓋真諦懸記。有所謂大國大根性人能弘之。噫信矣。 十年春。駕幸晉陽。詔遷從。夜復同榻行在所。察其地多私度僧尼。上悉欲拘檢以從公度。間語遷。遷恐致騷動。對曰。此皆周武廢教之時。逃竄巖谷。及陛下恩宥?;蚴щH會而然者。惟陛下憐之。上默然久之。詔凡出家。雖私度不復問。尋詔京師。建勝光寺。起遷主之。并其徒六十馀人。相與俱。仍詔皇子蜀王秀。為檀越。其供養(yǎng)之豐。施予之饒。茲不暇述。而或以遷過于沈痼聲利。乃著巳是非論。文多不載。 十三年春。駕蒐于岐從之。詔蜀王縱騎逐走獸。獸入故窯中。故窯中無所見。徒見殘壞佛像堆積而已。王即具以聞。遷進曰。靈儀圣相。厄于前朝。陛下嚴飾。不為不多。而其遺馀尚爾充遍。貧道觸目增慟。莫之奈何。上悵然曰。弟子垂拱巖廊。而使尊像蒙冒霜露。朕之咎也。今日之事。殆天所以啟朕也。如師之說。情實摧割。詔諸有舊像。仰所在官司。送置近寺。俾率土之內??谑┮晃?。以完美焉。 十四年。駕幸岱宗柴祭。遷有奏請。復岱寺之廢者。及無貫逃僧。皆俾安堵。故詔河南王。以朗公寺。為泰岳神通道場。齊王。以靜默寺。為神寶道場。華陽王。以靈巖寺。為寶山道場。諸王悉奉詔。以檀越從事。且詔天下寺。自一僧已上。聽給額私度附貫。 仁壽初。上出天竺沙門。于龍潛時。所授大覺真身舍利若干。詔遷相與枚計之。以定其數(shù)。雖彼此專意。至再三。輒增減不能當。上問其故。遷曰。如來法身。過于數(shù)量。上悟。由是先詔天下三十道。起塔。分遣大德。安置舍利。而遷始以蜀王故。將之梁益中。以道險。非老人所宜。遂請易岐。乃于鳳泉寺。東北二十里而塔焉。函石四段。光潤如玉。倏忽變化雙樹狀。枝葉宛轉。鳥獸龍象。異色相宣。上聞而悅之。二年春。益詔以舍利。分五十馀州起塔。四年又詔三十州。至是合一百馀州。起塔如前指。其感應祥瑞。語具各傳。皆自遷發(fā)之也。 獻后之喪。創(chuàng)禪定寺。薦冥福。堂盤萬礎。塔聳七層。工費殫極。觀者以為侈。詔曰。自稠師之滅。禪門不開。今所立寺。既名禪定。宜于海內。召禪師百二十人。各許侍者二人自隨。庶嗣前塵。尚光末運。并委遷禪師具名以聞。有司以禮迎致者。仍詔遷主其寺。 大興善寺像。有光景。上問遷。遷辨答祥允。上不能詰。 大業(yè)三年十二月六日。以風瘺疾作。禪坐而卒于勝光寺。春秋六十六。葬于終南之北麓云。 遷美容儀。器宇恢雅。談吐應對合機要。疏財慕義。薄于奉己。而厚于恤物。能自慕圣。至禪定。所獲施予。不可勝紀。而隨以盡。其所濟多矣。停柩之際。忽有一白犬。號叫柩側。而亦莫察其所從來者。既葬乃失所在。且其將終也?;驂舳U定佛殿傾者。俄而沙門專誠。夢凈土嚴麗。于既卒之后。嗚呼其亦偉矣。著攝論疏十卷。楞伽起信惟識如實等疏。九識四明等章。華嚴明難品玄解等。二十馀卷。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八 習禪三
釋曇遷。
俗姓王氏。
博陵饒陽人。
近祖太原歷宦而后居焉。
少而俊朗爽異常倫。
年十三父母嘉其遠悟。
令舅氏傳授。
即齊中散大夫國子祭酒博士權會也。
會備練六經偏究易道。
剖卦析爻妙窮象系。
奇遷精采。
乃先授以周易。
初受八卦相生。
隨言即曉。
始學文半。
馀半自通。
了非師受悟超詞理。
會深異也。
曾有一嫗失物。
就會決之。
得于兌卦。
會告遷曰。
汝試辯之。
應聲答曰。
若如卦判。
定失金釵。
嫗驚喜曰。
實如所辯。
遷曰。
兌是金位。
字腳兩垂似于釵象耳。
舅曰。
更依卦審悉盜者為誰。
對曰。
失者西家白色女子。
奉口??角可年十四五者將去。
尋可得之。
后如言果獲。
有問其故。
遷曰。
兌是西方少女之位。
五色分方。
為白也。
兌字上點表??角之象。
內有尖形表奉口之相。
推而測知。
非有異術。
舅乃釋策而嘆曰。
吾于卜筮頗工。
至于取斷依俙而已。
豈如汝之明耶。
老舅實顧多慚。
方驗宣尼之言后生可畏也。
乃更授以禮傳詩尚莊老等書。
但經一覽義無重問。
于時據(jù)宗儒學獨擅英聲。
每言大小兩雅當時之諷刺。
左右二史君王之事言。
禮序人倫樂移風俗。
無非耳目之玩。
其勢亦可知之。
未若李莊論大道。
周易辯陰陽。
可以悟幽微。
可以怡情性。
究而味之。
乃玄儒之本也。
當時先達頗蔑其幼年。
致或抗言褒貶者。
遷辯對縱橫詞旨明爛。
無不挹謝其聲實。
自爾留心莊易歸意佛經。
愿預染衣得通幽極。
二親愛之弗許。
懇誠歲久乃蒙放遣。
初投饒陽曲李寺沙門慧榮。
榮頗解占相。
知有濟器。
告遷曰。
有心慕道理應相度。
觀子骨法當類彌天。
自揣澄公有慚德義。
可訪高世者以副雅懷。
遷雖屬伸勤請。
而固遮弗許。
又從定州賈和寺曇靜律師而出家焉。
時年二十有一。
本圖既遂襟期坦然。
猛勵精勤昏曉無倦。
初誦勝鬘不日便了。
怪而檢覆未差一字。
當夜問經中深疑。
莫非妙義。
既知神思大成。
乃與受具恣其問道。
從師五臺山此山靈跡極多。
備見神異。
后歸鄴下歷諸講肆。
棄小專大不以經句涉懷。
偏就曇遵法師。
稟求佛法綱要。
當有齊之盛釋教大興。
至于宮觀法祀。
皆鋒芒馳騖。
遷性不預涉。
高謝世利。
眾咸推焉。
密謂人曰。
學為知法。
法為修行。
豈以榮利即名為道。
秦世道恒。
削跡巖藪。
誠有由矣。
遂竄形林慮山黃花谷中凈國寺。
蔬素覃思委身以道。
有來請問乍為弘宣。
研精華嚴十地維摩楞伽地持起信等。
咸究其深賾。
嘗尋唯識論。
遂感心熱病。
專憑三寶不以醫(yī)術纏情。
夜夢月落入懷。
乃擘而食之。
脆如冰片。
甚訝香美。
覺罷所苦痊復。
一旬有馀流味在口。
因其圣助食月成德。
遂私改名以為月德也。
爾后每授人戒常云。
于我月德前三說受菩薩戒。
逮周武平齊佛法頹毀。
將欲保道存戒。
逃跡金陵。
結侶霄征。
間行假導多被劫掠。
進達壽陽曲水寺。
顧法屬曰。
吾等薄運所鐘。
屢逢群盜。
若怨結不解來報莫窮。
眾可哀彼愚迷自責往業(yè)各舍什物為賊營懺。
冀于來世為法知識。
既而南濟大江安然利涉。
由斯以推。
誠齋福之助也。
初達楊都棲道場寺。
掃衣分衛(wèi)攝念無為。
時與同侶談唯識義。
彼有沙門慧曉智瓘等。
并陳朝道軸江表僧望。
曉學兼孔釋妙善定門。
瓘禪慧兩深帝王師表。
又有高麗沙門智晃。
善薩婆多部。
名扇當涂為法城塹。
并一見而結友于。
再敘而高沖奧。
有欲以聞天子者。
遷預知情事。
謂之曰。
余以本朝淪覆正法凌夷。
所以冒死浮江得參梵侶。
生平果志遂得有馀。
結援時榮幸愿緘默。
惟有國子博士張機。
每申盡禮請法。
馀景時論莊易。
竊傳其義用訓庠序。
因至桂州刺史蔣君之宅。
獲攝大乘論。
以為全如意珠。
雖先講唯識薄究通宗。
至于思搆幽微有所流滯。
今大部斯洞文旨宛然。
將欲弘演未聞彼之家國。
承周道失御隋歷告興。
遂與同侶俱辭建業(yè)。
緇素知友祖道新林。
去留哀感各題篇什。
曉禪師命章賦詩曰。
生平本胡越。
關吳各異津。
聯(lián)翩一傾蓋。
便作法城親。
清談解煩累。
愁眉始得申。
今朝忽分手。
恨失眼中人。
子向涇河道。
慧業(yè)日當新。
我住?江側。
終為松下塵。
沈浮從此隔。
無復更來因。
此別終天別。
迸淚忽沾巾。
馀之名德并有綴詞。
久失其文。
各執(zhí)手辭袂。
登石頭岸。
入舟動楫。
忽風浪騰涌眾人無計。
遷獨正想不移。
捧持攝論告江神曰。
今欲以大法開彼未悟。
若北土無運命也如何。
必應聞大教請停風浪。
冀傳法之功冥寄有屬。
言訖須臾恬靜安流達岸。
時人以為此論譯于南國。
護國之神不許他境。
事同迦延之出罽賓為羅剎之稽留也。
進達彭城。
新舊交集遠近欣赴。
郁為大眾有一檀越。
舍宅棲之。
遂目所住為慕圣寺。
始弘攝論。
又講楞伽起信如實等論。
相繼不絕。
攝論北土創(chuàng)開。
自此為始也。
徐州總管谷城公萬緒。
率諸僚佐擁彗咨承。
盡弟子之禮。
遷弘化此土屢動暄涼。
黑白變俗大有成業(yè)。
自周毀正法。
遺形充野。
乃勸獎有緣。
于慕圣寺多構堂閣。
隨有收聚莊嚴供養(yǎng)。
上柱國宋公賀若弼長史張?zhí)埂?div id="4eeg588" class='inline' id='people_11994_3_234_comment'>
出鎮(zhèn)楊州。
承風思展。
結為良導。
及諸道俗佇愿德音。
坦乃手疏邀延。
遷亦虛舟待吹。
遠到廣陵。
舉郭迎望。
歌梵遏云霞。
香花翳日月。
桑門一盛榮莫加斯。
宋公名重位高。
頗以學能傲誕。
遷應權授法。
不覺心醉形摧。
乃攜其家屬。
從受歸戒。
初停善建弘攝論。
請益千計。
不久徐方官庶思渴法言。
江都才了復迎還北。
盛轉法輪聲名遐布。
屬開皇七年秋。
下詔曰。
皇帝敬問徐州曇遷法師。
承修敘妙因勤精道教。
護持正法利益無邊。
誠釋氏之棟梁。
即人倫之龍象也。
深愿巡歷所在承風餐德。
限以朝務實懷虛想。
當即來儀以沃勞望。
弟子之內閑解法相能轉梵音者十人。
并將入京。
當與師崇建正法刊定經典。
且道法初興觸途草創(chuàng)。
弘獎建立終藉通人。
京邑之間遠近所湊。
宣揚法事為惠殊廣。
想振錫拂衣。
勿辭勞也。
尋望見師不復多及。
時洛陽慧遠。
魏郡慧藏。
清河僧休。
濟陰寶鎮(zhèn)。
汲郡洪遵。
各奉明詔同集帝輦。
遷乃率其門人。
行途所資皆出天府。
與五大德謁帝于大興殿。
特蒙禮接勞以優(yōu)言。
又敕所司。
并于大興善寺安置供給。
王公宰輔冠蓋相望。
雖各將門徒十人。
而慕義沙門敕亦延及。
遂得萬里尋師。
于焉可想。
于斯時也宇內大通。
京室學僧多傳荒遠。
眾以攝論初辟投誠請祈。
即為敷弘。
受業(yè)千數(shù)。
沙門慧遠領袖法門。
躬處坐端橫經稟義。
自是傳燈不絕于今多矣。
雖則寰宇穿鑿時有異端。
原其解起莫非祖習。
故真諦傳云。
不久有大國不近不遠大根性人。
能弘斯論。
求今望古豈非斯人乎。
十年春。
帝幸晉陽。
敕遷隨駕。
既達并部。
又詔令僧御殿行道。
至夜追遷入內與御同榻。
帝曰。
弟子行幸至此。
承大有私度山僧。
于求公貫。
意愿度之如何。
遷曰。
昔周武御圖殄滅三寶。
眾僧等或刬跡幽巖。
或逃竄異境。
陛下統(tǒng)臨大運更闡法門。
無不歌詠有歸來投圣德。
比雖屢蒙招引度脫。
而來有先后致差際會。
且自天地覆載莫匪王民。
至尊汲引萬方寧止一郭蒙慶。
帝沈慮少時。
方乃允焉。
因下敕曰。
自十年四月已前。
諸有僧尼私度者。
并聽出家。
故率土蒙度數(shù)十萬人。
遷之力矣。
尋下敕為第四皇子蜀王秀。
于京城置勝光寺。
即以王為檀越。
敕請遷之徒眾六十馀人。
住此寺中受王供養(yǎng)。
左仆射高颎。
右衛(wèi)將軍虞慶則。
右仆射蘇威。
光祿王端等。
朝務之暇。
執(zhí)卷承旨。
四門博士國子助教劉子平。
孔門俊乂。
屈膝餐奉。
魏郡道士仇岳。
洞曉莊老。
文皇欽重。
入京造展共談玄理。
遷既為帝王挹敬侯伯邀延。
抗行之徒是非紛起。
或謂滯于榮寵者。
乃著亡是非論以示諸己。
其詞曰。
夫自是非彼。
美己惡人。
物莫不然。
以皆然故舉世紜紜無自正者也。
斯由未達是非之患。
乃致于此。
言至患者有十不可。
一是非無主。
二自性不定。
三彼我俱有。
四更互為因。
五迭不相及。
六隱顯有無。
七性自相違。
八執(zhí)者偏著。
九是非差別。
十無是無非。
初明無適主者。
此云我是。
彼云我是。
彼此競取。
乃令是非無定從。
彼云此非。
此云彼非。
彼此競興。
遂使非無適趣。
或者必欲以是自歸以非屬彼者。
此有何理而可然耶。
理不然故強為之者莫不致敗耳。
物豈知其然哉。
文多不委。
十三年。
帝幸岐州。
遷時隨彼。
乃敕蜀王布圍南山。
行春蒐之事也。
王逐一獸入故窯中。
既失蹤跡。
但見滿窯破落佛像。
王遂罷獵。
具以事聞。
遷因奏曰。
比經周代毀道。
靈塔圣儀填委溝壑者多。
蒙陛下興建已得修營。
至于碎身遺影尚遍原野。
貧道觸目增慟。
有心無事。
帝聞惘然曰。
弟子庸朽垂拱巖廊。
乃使尊儀冒犯霜露。
如師所說。
朕之咎也。
又下詔曰云云。
諸有破故佛像。
仰所在官司。
精加檢括。
運送隨近寺內。
率土蒼生口施一文。
委州縣官人檢校莊飾。
故一化嚴麗遷寔有功。
十四年。
柴燎岱宗。
遷又上諸廢山寺并無貫逃僧。
請并安堵。
帝又許焉。
尋敕率土之內。
但有山寺一僧已上皆聽給額。
私度附貫。
遷又其功焉。
又敕河南王。
為泰岳神通道場檀越。
即舊朗公寺也。
齊主為神寶檀越舊靜默寺也。
華陽王為寶山檀越。
舊靈巖寺也。
又委遷簡齊魯名僧來住京輦。
其為世重誠無以加。
文帝昔在龍潛。
有天竺沙門。
以一顆舍利授之云。
此大覺遺身也。
檀越當盛興顯。
則來福無疆。
言訖莫知所之。
后龍飛之后。
迫以萬機未遑興盛。
仁壽元年。
追惟昔言將欲建立。
乃出本所舍利。
與遷交手數(shù)之。
雖各專意。
而前后不能定數(shù)。
帝問所由。
遷曰。
如來法身過于數(shù)量。
今此舍利即法身遺質。
以事量之。
誠恐徒設耳。
帝意悟。
即請大德三十人安置寶塔為三十道。
建軌制度一準育王。
帝以遷為蜀王門師。
王鎮(zhèn)梁益。
意欲令往蜀塔檢校為功。
宰輔咸以劍道危懸涂徑盤折。
高年宿齒難冒艱阻。
更改奏之。
乃令詣岐州鳳泉寺起塔。
晨夕祥瑞。
以沃帝心。
將造石函。
于寺東北二十里許。
忽見文石四段光潤如玉大小平正。
取為重函。
其內自變作雙樹之形。
高三尺馀。
異色相宣。
或有鳥獸龍象之狀。
花葉旋轉之形。
以事上聞。
帝大悅。
二年春。
下敕于五十馀州分布起廟。
具感祥瑞如別傳敘之。
四年又下敕于三十州造廟。
遂使宇內大州一百馀所皆起靈塔勸物崇善。
遷寔有功。
及獻后云崩。
于京邑西南置禪定寺。
架塔七層駭臨云際。
殿堂高竦房宇重深。
周閭等宮闕。
林圃如天苑。
舉國崇盛莫有高者。
仍下敕曰。
自稠師滅后禪門不開。
雖戒慧乃弘而行儀攸闕。
今所立寺既名禪定。
望嗣前塵。
宜于海內召名德禪師百二十人各二侍者并委遷禪師搜揚。
有司具禮。
即以遷為寺主。
既恩敕爰降。
不免臨之。
綏撫法眾接悟賢明。
皆會素心振聲帝世。
時大興善有像放光。
道俗同見。
以事聞上。
敕問遷曰。
宮中尊像并是靈儀。
比來修敬光何不見。
遷曰。
但有佛像皆放光明。
感機既別有見不見。
帝曰。
朕有何罪生不遇耶。
遷曰。
世有三尊各有光明。
其用異也。
帝曰。
何者是耶。
答曰。
佛為世尊。
道為天尊。
帝為至尊。
尊有恒政不可并治。
所以佛道弘教示來業(yè)。
故放神光除其罪障。
陛下光明充于四海。
律令法式禁止罪源。
即大光也。
帝大悅。
遷美容儀善風韻。
故臨機答對如此。
又器宇恢雅。
含垢藏疾。
妙于定門練精戒品。
天性仁慈寡于貪競。
雖帝王贈舍遠近獻餉。
一無自給并資僧眾。
或濟接貧薄。
追崇圖塔。
又不重厚味。
不飾華綺。
內有關籥外屏名利。
顯助弘道冥心幽隱。
立志清簡不雜交游。
時俗頗以疏傲為論。
深鑒國士而體其虛心應物也。
凡有言述理無不當。
皆能遣滯顯旨深矣。
故遠公每云。
遷禪師破執(zhí)入理。
此長勝我。
斯言合也。
而詞旨典正有文章。
焉。
雖才人沈郁含豪。
未能加也。
夙感風痿之疾。
運盡重增卒于禪定。
春秋六十有六。
即大業(yè)三年十二月六日也。
葬于終南北麓勝光寺之山園。
鑿石刻銘樹于墳所。
當停柩之日。
有一白犬不知何來。
徑至喪所。
雖遭遮約終不肯去。
見人哀哭犬亦號叫。
見人止哭犬亦無聲。
與食不啖。
常于喪所右縈而臥。
既輿柩隨行。
犬便前后奔走。
似如監(jiān)護之使。
及下葬訖。
便失所在。
識者以犬為防畜。
將非冥衛(wèi)所加乎。
初未終之前。
有夢禪定佛殿東傾。
數(shù)人扶之還正。
惟東北一柱陷地。
拔之不出。
遷房屬于陷角。
故有先驗之徵。
既卒之后。
有沙門專誠祈請欲知生處。
乃夢見凈土嚴麗故倍常傳。
寶樹宮闕郁然相峙。
道俗徒侶有數(shù)千人。
遷獨處金臺為眾說法。
雖夢通虛實。
而靈感猶希。
況隨請而知。
故當降靈非謬矣。
所撰攝論疏十卷。
年別再敷。
每舉法輪諸講停務。
皆傾渴奔注有若不足也。
又撰楞伽起信唯識如實等疏九識四月等章華嚴明難品玄解總二十馀卷。
并行于世。
有沙門明則。
為之行狀覼縷終始見重京師。
僧靜端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43—607 【介紹】: 隋僧。雍州人。一名慧端。年十四出家。投僧實禪師受治心法。以靜操知名。后從曇相禪師習行定業(yè)。北周武帝廢佛時,竭力掩藏諸經像,得不毀。入隋,發(fā)所藏,經籍得廣為流傳。后住大禪定道場,煬帝大業(yè)二年十二月卒。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五 護教科
一名慧端。年十四從僧寶禪師。受心法。后復依曇相禪師。參證。則所獲益以加妙。及周而廢教之禍起。端則遍斂經像。埋匿深僻地。至隋發(fā)之諸圖廟。皆賴其用。端謙損儉退。無所競名稱。操行為時敬慕。漢王諒師事之。上與后宮。皆稟歸戒。嘗留宿禁中。端獨引去。不奉詔。所賜牙席檀龕。諸珍玩物。至今以懸之屋梁云。仁壽間詔葬舍利于豫州。白光宛轉。為五彩流溢。函石鐫銘。當皇帝字變金色。事具別傳。煬帝嗣歷。立大禪定寺于京師。詔選海內名德居之。以追嚴大行冥福。而端寔首領綱任。眾咸肅然。大業(yè)二年冬十二月二十七日。終于禪林寺。春秋六十有四。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八 習禪三
釋靜端。
一名慧端。
本武威人。
后住雍州。
年十四投僧實禪師。
受治心法。
深所印可。
經魏周隋。
崇挹佛化闡弘不絕。
以靜操知名。
后歸于曇相禪師。
習行定業(yè)。
周滅法時。
乃竭力藏舉諸經像等百有馀所。
終始護持。
冀后法開用為承緒。
及隋開化。
并總發(fā)之。
經籍廣被。
端之力也。
重預出家還宗本習。
擁徒結道綽有馀勛。
而謙損儉退。
無與時爭。
服御三衣應法杖缽。
一床一食用卒生報。
獲利即散馀無資畜。
名行既著貴賤是崇。
隋漢王諒。
重其戒德數(shù)受弘訓。
文帝獻后延進入宮。
從受正法稟其歸護。
遂留宮宿。
端曰。
出家之人情標離俗。
宮中非宿寢之所。
數(shù)引宮禁。
常弘戒約。
敕以牙像檀龕及諸金貨。
前后奉賜令興福力。
故今寺宇高廣。
皆端之馀緒焉。
所以財事增榮日懸寺宇。
一無所受并歸僧庫。
而常掩室下帷。
靜退人物。
仁壽年中。
有敕送舍利于豫州。
屢放白光變?yōu)槲宀市D瓶側。
見者發(fā)心。
鑿石為銘。
文至皇帝。
鐫治將訖。
乃變?yōu)榻鹱帧?div id="fjgxvqy" class='inline' id='people_12236_2_53_comment'>
分明外徹。
時以為嘉瑞也。
屬高祖升遐隋儲嗣歷。
造大禪定。
上福文皇。
召海內靜業(yè)者居之。
以端道悟群心。
敕總綱任。
辭不獲免。
創(chuàng)臨僧首。
于時四方義聚人百其心。
法令未揚。
或愆靈化。
而端躬事軌勉。
咸敬而揖之。
使夫饕惰之士悛勵而從訓勖者殷矣。
以大業(yè)二年冬十二月二十七日。
終于禪林本寺。
春秋六十有四。
瘞于京之東郊故禪林寺廟。
猶陳五色。
牙席千秋。
樹皮袈裟存焉。
由物希故觀者眾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六 護教科(二)
龍泉石樓人。地屬隰州。群山險隘。夐僻見圖諜。多幽僧介士居之。風俗尤薄惡。游僧或有道于其間者。以不知所向而問。其人則遭灰面之辱。通時雖未出家。每厭苦之。開皇末。舉室從釋。謂人曰。吾今乃得脫杻械。辭鉗??矣。抵州委二男二女并妻于僧尼寺。己以弟子。禮事通化寺明法師。自爾道風所被。盡汾晉。莫不推慕。村邑聚落。月建齋會。且則餅餌相饋遺以解齋。高門大第。直造堂奧無擁滯。主人迎笑。如舊知識。此其習俗至今。 嘗值縣令于甲野間。問通何僧。曰山客。令命拘系以聽。通即絕粒。繞獄行道。是夕狐鳴令聽事。尊幼寢寐不能安。且欲縱之。通不肯曰。我方以為樂。雖縱我焉適哉。且不食行道自若。狐夕鳴益甚。又明日父老相與譬解。乃引去。 又暮投宿一村舍。犬嚙脛。血濡踵。犬尋震死。傳者異焉。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四
釋法通。
龍泉石樓人。
初在隰鄉(xiāng)未染正法。
眾僧行往不達村閭。
如有造者以灰灑面。
通雖處俗情厭恒俗。
以開皇末年。
獨懷異概超出意表。
剃二男二女并妻之發(fā)。
被以法衣。
陟道詣州委僧尼寺。
時有問者通便答曰。
我舍枷鎖志欲通法。
既達州寺如前付囑。
便求通化寺明法師度出家。
于即游化稽湖。
南自龍門北至勝部。
嵐石汾隰無不從化。
多置邑義月別建齋。
但有沙門皆延村邑。
或有住宿明旦解齋。
家別一槃。
以為通供。
此儀不絕至今流行。
河右諸州聞風服義。
有僧投造直詣堂中。
承接顏色譬若親識。
故通之率導其德難倫。
曾行本邑。
縣令逢之。
問是何僧。
答云山客令乃禁守不許游從。
通即絕粒竭誠繞獄行道。
其夜聽事野狐鳴叫。
怪相既集通夕不安。
及明放遣。
通曰。
我繞獄行道正得道理。
如何見放。
經日不食。
夜又狐鳴。
宮庶以下莫不震懼。
苦勸引挽方從其請。
爾后巡行無時寧舍。
曾投人宿。
犬咋其脛。
尋被霹死。
風聲逾顯。
后卒于龍泉。
余以貞觀初年。
承其素跡遂往尋之。
息名僧綱住隰州寺。
親說往行高聞可觀。
欣其馀論試后披敘。
夫以高世之量隨務不倫。
統(tǒng)其大歸莫非通道。
所以九十六部。
兼邪正之津途。
一十七群。
現(xiàn)機緣之化跡。
故能光開佛日。
弘導塵蒙。
攝迷沒之鄙夫。
接戒濁之澆首。
并得開智清悟通圣革凡。
弘道利生于是乎在。
今有不達之者。
同世相輕。
睹其家業(yè)叢雜。
閱其形骸塵弊遂則雷同輕毀。
曾不大觀。
由之自陷。
備于成教。
故文云。
不觀法師種姓形有。
但受其法開我精靈。
斯言可歸。
通有之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七 攝念科
??氏。
雍之扶風人。
出家事法開為師。
于元魏之季。
住京兆之王寺。
沈默寡欲無累于世。
其禪定之趣。
人莫能測。
顯既久于咨承。
則其所得可知矣。
仁壽以日巖寺主。
詔送舍利。
置塔于瀧州藥王寺。
反終年且八十矣。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釋法顯。
雍州扶風人。
厥姓寧氏。
生平志尚禪寂為宗。
文字紙筆性不游履。
沈默寡欲不為世累。
其師法開。
定門幽秘。
殆是不測。
元魏之末。
住京兆王寺。
與實禪師齊駕朝野。
兼以簡約清素。
華貴傾屬。
顯遇斯明匠承奉累年。
傳習師宗頗接微緒。
住日嚴寺。
仁壽末歲。
置塔隴州。
下敕令送。
顯發(fā)自帝京。
奉輿至彼藥王寺內。
然寺去州一十馀里。
褊狹邪仄殊非形望。
乃移近州北三王山下。
背崖臨水。
高勝博敞。
仍構大塔。
放大光明。
闔境同觀。
欣其罪滅。
顯因其所利。
即而利之。
廣說法要。
傾其心惱。
當斯一會榮嘆成諠。
晚還入京聚徒綜業(yè)。
每年歲首受具者多。
顯為發(fā)戒緣。
鼓行壇懺。
引聚清眾即而惠之。
后終時也。
將八十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7—1136 【介紹】: 宋僧。和州含山人。十五歲得度受具。后五年,謁長蘆信禪師,得其大略。又謁圓悟于夾山,言下得悟。初主彰教,尋遷住平江虎丘寺,大振臨濟之風。
全宋詩
釋紹?。ㄒ弧鹌咂摺灰蝗?,和州含山(今屬安徽)人。九歲出家,十五歲削發(fā),二十歲遇長蘆凈照禪師。復謁寶峰湛堂準禪師、黃龍死心禪師。得法于圓悟克勤禪師。初住和州開圣禪院,后主彰教寺,遷住平江府虎丘寺。為南岳下十五世。高宗紹興六年卒,年六十。事見徐林撰塔銘(《續(xù)藏經·虎丘紹隆禪師語錄》附),《嘉泰普燈錄》卷一四、《五燈會元》卷一九、《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一二有傳。今錄詩三十二首。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三
禪師和之含山人也。名紹隆。機投佛果勤禪師。出世開圣。次遷彰教。果還□移居虎丘。時佛果門賢雖有妙喜輩。尚庵居。楚吳衲子惟趨虎丘。故虎丘法筵之盛。無異佛果之住蔣山也。師凡見學流。必以湛堂死心諸宗匠而龜鏡之。蓋師初為大僧。輒知有于長蘆信公。言下因慕。佛果老人造夾山。而道繇寶峰。見器于湛堂。又過黃龍??箼C于死心。抵夾山。適佛果移道林。師從其行。佛果問曰。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豎拳云見么。對曰見。曰頭上安頭。師脫然契證。佛果復召曰。見個甚么。師曰。竹密不妨流水過。佛果深肯之。于是二十載。侍從于果。而隆睡虎之名。飫驚叢社矣。宣和間。辭歸省親。因住褒禪山。靖康改元。領開圣。為建炎之擾。退隱銅峰。尚書李公光。起師居彰教。間有老宿。聞而笑曰。瞌睡虎今插翅矣。紹興癸丑。遷平江之虎丘?;⑶馂槟蠂鹿谥?。懷香請益外。掀禪床喝。大眾之輩。騰騰不絕。僧問。為國開堂一句作么生道。師曰。一愿皇帝萬壽。二愿重臣千秋。曰秖如生佛未興時一著。落在甚么處。師曰。吾常于此切。曰官不容針。更借一問時如何。師曰。據(jù)虎頭收虎尾。曰中間事作么生。師曰。草繩自縛漢。曰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師曰。幾行巖下路。少見白頭人。問九旬禁足意旨如何。師曰。理長即就。曰秖如六根不具底人。還禁得也無。師曰。穿過鼻孔。曰學人小出大遇。師曰。降將不斬。曰恁么則和尚放某甲逐便也。師曰。停囚長智。問如何是大道真源。師曰。和泥合水。曰便恁么去時如何。師曰。截斷草鞋跟。問古人到者里因甚么不肯住。師曰。老僧也恁么。曰忽然一刀兩段時如何。師曰。平地神仙。問如何是截鐵之言。師曰。滿口含霜。曰何必如此。師曰。阇黎又作么生。曰痛領一問。師曰。也須吐卻。諸方以師之機。類于五祖。其上堂曰。凡有展托。盡落今時。不展不托。墮坑落塹。直饒風吹不入。水灑不著。簡點將來。自救不了。豈不見道。直似寒潭月影。靜夜鐘聲。隨扣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拈拄杖一劃云。劃斷古人多年葛藤。點頭石。不覺拊掌大笑。且道。笑個甚么。腦后見腮。莫與往來。又曰。目前無法。萬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難辨。不是目前法。觸處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離見聞覺知。雖然如是。也須踏著它向上關棙子始得。所以道。羅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佛祖不安排。至今無處所。如是則不勞斂念。樓閣門開。寸步不移。百城俱到。還委悉么。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諸方又以師語類于白云。白云端和尚嘗立祖堂。昭享先澤師追繹其事。圖其像而安奉之。故有語曰。天子之廟九。諸候之廟七。況金輪世譜。寧甘草草飲水。遽昧其源。于義安乎。于是叢林咸遵行焉。師前后據(jù)室。嚴展化儀。不以獅乳。暴迸非器。所以得法于師者。氣宇如王。丙辰五月。佛果訃始至。師乃白眾曰。當以第一座宗達。承虎丘院事。復索筆書最后法語。儼然化去。壽六十。坐四十五夏。塔于本山。有門人應庵華禪師。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二
釋紹隆,合山人也。
年九歲辭親,投佛慧院,六年得度,受具足戒,精研律部五夏,而后游方。
首訪長蘆信,得其大略而已。
一日,見有僧傳圓悟勤語錄,隆讀之,歡曰:“想酢生液,雖未得澆腸沃胃,要且使人慶快,但恨未聆謦咳耳。
”遂至寶峰,依湛堂。
次見黃龍死心,然后參圓悟于夾山。
一日,入室,圓悟問曰:“見見之時,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悟忽舉拳曰:“還見么?
”隆曰:“見。
”悟曰:“頭上安頭。
”隆聞,脫然契證。
悟曰:“見個什么?
”隆對曰:“竹密不妨流水過。
”悟首肯之,俾掌藏錀。
有僧問于圓悟,曰:“隆藏主其柔易若此,烏能為哉?
”悟笑曰:“瞌睡虎耳。
”后因圓悟回蜀,隆乃住邑之城西開圣。
宋建炎間,結廬于桐峰之下,郡守李光延居彰教。
次遷虎邱,道大顯著。
嘗登座云:“此柱杖一劃,劃斷生法師多年葛藤,有人于此著眼,知前阿師住此山者都從一鼻孔出氣,庶不負點頭石,拊掌一笑也。
”因追繹白云端立祖堂故事,乃曰:“為人之后,不能躬行遺訓,于義安乎?
”遂圖像奉安,題贊其上。
達摩贊曰:“闔國人難挽,西攜只履歸。
只應熊耳月,千古冷光輝。
”百丈贊曰:“迅雷吼破澄潭月,當下曾經三日聾。
去郤膏肓必死疾,叢林從此有家風。
”開山明教大師贊曰:“春至百花觸處,幽香旖旎襲人來。
臨風無限深深意,聲色堆中絕點埃。
”蓋白云以百丈海禪師創(chuàng)建禪規(guī)之功,宜配享達摩,可謂知本矣。
隆既為贊,且發(fā)明其道,亦為知禮者歟。
紹興六年丙辰示微恙,白眾曰:“當以首座宗達承院事。
”索筆,大書伽陀曰:“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所以佛法,無有剩語。
”加趺而逝,年六十,夏四十五,塔于寺之西南隅。
司農少卿徐林銘曰:“于穆初祖,一花東土。
讖至馬駒,益昭益著。
派衍而蕃,實惟圓悟。
圓悟得師,如馬之縶。
大座虎丘,雷動云騖。
臨濟中興,楊岐再住。
只履忽西,聿嚴龕墓。
有神在天,來訶來護。
咨爾后昆,展轉流布。
”后一百七十四年,當元至大二年歲在己酉,吳興趙孟頫重書,住山壽永立石。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